课件42张PPT。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思想解放潮流?1890年代-20世纪初近代化探索1860-70年代器物变革制度变革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洋务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初—20年代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1914年9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早年留学日本,曾参加反抗清政府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xíng]注:磨刀石)。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结合材料分析陈独秀为什么把社会的新陈代谢寄希望于青年人?
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1915年) 《新青年》(1916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上海北京位于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
位于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
京师大学堂
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旧址位于沙滩后街59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箭杆胡同陈独秀旧居
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1917—1920年在京时的住所 蔡元培(1868-1940)
字孑民,浙江绍兴人,1916—1927年曾任北大校长。
(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以无背于第一种主张为界限。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君》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当时北大教坛中,即有旧式的学者:刘师培、辜鸿铭、黄侃等人;
也有新思想的代表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
——根据顾颉刚回忆文章整理原名《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沈嘉蔚,198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思想方针
2.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员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忠、孝、节)、旧政治(特权人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中国戏)和旧宗教(鬼神);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哪些?核心内容又是什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思想方针
2.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员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法律面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图为袁世凯天坛祭天平等自由人权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精神主要有哪些?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思想方针
2.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员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灵学丛志图为上海《时报》
1918年4月10日,第4版。 “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的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象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 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最大的效用。”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尚尊严的地位,无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维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思想方针
2.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员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结合材料概括旧道德包含哪些内容? 总观伦理道德,于君臣关系,只用一个‘忠’字,使臣的一方完全牺牲于君;于父子关系,只用一个‘孝’字,使子的一方完全牺牲于父;于夫妻关系,只用几个‘顺’、 ‘从’、‘贞节’的名词,使妻的一方完全牺牲于男子。
——李大钊《守常文集》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结合材料分析新道德与旧道德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反孔”斗士们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改变》结合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思想方针
2.新文化运动主要成员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欲得改革,乃畏阻力而迁就之,此东方人之思想,此改革数十年前而毫无进步之最大原因也。
——陈独秀、胡适《论〈新青年〉之主张》胡适(1891-1962)
哲学博士,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26岁任北大教授。安徽绩溪人。提倡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 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第一首白话新诗新文化运动期间
第一部白话诗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蝴蝶《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字仲甫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一)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二)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三)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我翻阅了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商务国文教课书第一册商务国文教课书第二册民主科学 新道德
(自由平等)封建迷信专制 旧道德
(三纲五常)新文学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 《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到1922年休刊,其间有7个年头。这7年,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是新旧思潮大激战的年代。《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蔡和森等都受过它的深刻遍和重要影响。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周恩来:我这几天连着把三卷的《新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以前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大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 毛泽东: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1890年代-20世纪初近代化探索1860-70年代器物变革制度变革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洋务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初—20年代民主共和制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民主共和制民主与科学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力量。
——《大国崛起》 欧洲文化的坏处,已经被欧洲大战(指一战),已经被欧洲大战显示得明明白白。……我们文化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产业注意。这种制度在早年的时代,虽然带进了许多物质上科学上的进步,然而只能引到破坏战争的道路上去。……西方文化虽说不会就此衰落,即使能够残存,也要变成机械的向大处不断的膨胀,完全蔑弃个人的地位和个人的特性,又有什么价值可言?所以决计不是一味效法西方,中国人才能为他的国家或世界谋幸福。
——《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演讲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0-301页。 德谟克拉西,无论在政治上、经济社会上,都要尊重人的个性社会主义的精神,亦是如此。??社会主义与德谟克拉西有同一的源流。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晨报副刊》,1921年12月16日。 1918年1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讴歌十月革命。→←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新青年》出版的
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