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 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 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7 09:38: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 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自主探索
任务一 平行线的性质1
活动1 请每位同学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a、b,再随意画一条直线c与a、b相交,标出这些角.
问题:(1)∠1至∠8中,哪些是同位角?
(2)各对同位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胆地去猜想,试着说一说!
(3)度量相应角度并填写表格.
小结: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 .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
【即时测评】
如图所示,a∥b,∠1 = 60°,则∠2 的度数为( )
A.90° B.100° C.110° D.120°
任务二 平行线的性质2,3
活动2 能否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来得到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1)如图所示,如果 a∥b ,能得出∠3 = ∠2 吗?
总结: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 .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
(2)如图所示,如果 a∥b ,能得出 ∠2+∠4=180° 吗?
总结: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
【即时测评】
1.如图所示,AB∥CD,如果∠B=20°,那么∠C的度数为( )
A.40° B.20° C.30° D.60°
2.如图所示,要在一条公路的两侧铺设平行管道,已知一侧铺设的角度为120°,为使管道对接,另一侧铺设的角度大小应为(  )
A.120° B.100° C.80° D.60°
【范例应用】
例题 如图所示的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 = 100°,∠B = 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当堂达标
1. 如图所示,直线l1∥l2,直线l与l1,l2相交,若图中∠1=60°,则∠2为(  )
A.30° B.40° C.50° D.60°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A=110°,则∠B=
3.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B是142°,第二次拐的∠C是多少度? 为什么?
4.如图所示,若AB∥DE ,AC∥DF,请说出∠A和∠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
1.D 2.70°
3. 解:∠C=142°.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解: ∠A =∠D.理由:
∵ AB∥DE,
∴∠A=∠CGE,
∵AC∥DF,
∴∠D=∠CGE,
∴∠A=∠D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标摘录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2、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能熟练运用这三条性质解决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 通过“做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先度量,通过填空引入性质,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从推理能力来说,“说理”对于学生来讲还较为陌生,不知应该说什么,根据什么,得出什么,因此鼓励学生利用性质1对性质2进行说理、论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导入 回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共同作答. 思考: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为后面平行线性质的学习做铺垫;由已知推动未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初探 探究一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 活动1  请每位同学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为a,b,再随意画一条直线c与a,b相交,标出这些角. 问题1:∠1至∠8中,哪些角是同位角 问题2:各对同位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胆地去猜想,试着说一说. 再用量角器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填到表格中,验证你的猜想.(表格见课件、导学案) 师生活动:学生按照要求绘制平行线,并度量相应角度填写表格;完成表格后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回答问题. 追问1:如果改变截线位置,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 追问2:如果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这个猜想还成立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对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课后再进行测量等操作). 预设:猜想仍然成立,但当a,b不平行时猜想不成立. 追问: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归纳总结:见课件. 追问:如图所示,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平行线的性质1吗 (图示见课件) 探究一 意图说明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强的感性认识,便于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思考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探索,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即时测评】见课件、导学案.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1的理解,培养应用意识. 探究二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活动2 能否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来得到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问题1:回想一下,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时,是如何得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预设:把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同位角的数量关系.
问题2:如图所示,如果a∥b,能得出∠3=∠2吗 师生活动:教师安排学生尝试写出几何求解过程,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选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 追问:你能按照平行线的性质1,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2吗 学生完成证明后,尝试按照性质1总结性质2. 归纳总结:见课件. 追问: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平行线的性质2吗 问题3:如图所示,如果a∥b,能得出∠2+∠4=180°吗 师生活动:教师安排学生尝试写出几何求解过程,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选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巡视. 追问:你能按照平行线的性质1、性质2,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3吗 学生完成证明后,尝试按照性质1、性质2总结性质3. 归纳总结:见课件. 追问: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平行线的性质3吗 探究二 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回顾平行线判定的探索方法,自主探究平行线中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迁移、归纳思想.通过用性质1来证明性质2、性质3,锻炼学生的归纳和证明能力,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例题】见教材P16例2或课件、导学案.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展示他做题的过程.并且要强调解题的步骤与格式.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3的理解,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即时测评】见课件、导学案.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它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什么区别
当堂达标 见课件、导学案.
课堂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它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本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有哪些温馨提示 3.你还有哪些困惑 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板书设计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7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 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新知初探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两直线平行
1.同位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问题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思考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回顾与思考
新知初探

新知初探
任务一 平行线的性质1
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的角. 度量所形成的8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
角 ∠1 ∠2 ∠3 ∠4
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b
1
2
a
c
5
6
7
8
3
4
问题
(1)∠1~ ∠8中,哪些是同位角?
(2)各对同位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胆地去猜想,试着说一说!
猜想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
相等
b
1
2
a
c
5
6
7
8
3
4
a
b
d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1
2
a
c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已知)
几何语言:
总结归纳
即时测评
如图所示,a∥b,∠1 = 60°,则∠2 的度数为( )
A.90° B.100° C.110° D.120°
D
任务二 平行线的性质2,3
思考:在上一节中,我们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推出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类似的,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那么能否得到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所示,已知a//b,那么 2与 3相等吗?为什么
解 ∵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1=∠3(对顶角相等),
∴ ∠2=∠3(等量代换).
b
1
2
a
c
3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1
2
a
c
3
∴∠2=∠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已知)
几何语言:
总结归纳
如图所示,已知a//b,那么 2与 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
b
1
2
a
c
4
解: ∵a//b (已知),
∴ 1=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 4=180°
(邻补角定义),
∴ 2+ 4=180°
(等量代换).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
1
2
a
c
4
∴∠2+∠4=180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已知)
几何语言:
总结归纳
1.如图所示,AB∥CD,如果∠B=20°,那么∠C的度数为( )
A.40° B.20° C.30° D.6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要在一条公路的两侧铺设平行管道,已知一侧铺设的角度为120°,为使管道对接,另一侧铺设的角度大小应为(  )
A.120° B.100° C.80° D.60°
即时测评
B
D
范例应用
例题 如图所示,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A=100°,
∠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A
B
C
D
解:因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所以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 、 65°.
于是∠D=180 °-∠A=180°-100°=80°,
∠C= 180 °-∠B=180°-115°=65°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线的关系
角的关系
性质
角的关系
线的关系
判定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判定有什么区别?(分组讨论)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1. 如图所示,直线l1∥l2,直线l与l1,l2相交,若图中∠1=60°,则∠2为(  )
A.30° B.40° C.50° D.6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A=110°,则∠B= .
D
70°
3.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B是142o,第二次拐的∠C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C=142o
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C
解: ∠A =∠D.理由:
∵ AB∥DE(  )
∴∠A=_______ ( )
∵AC∥DF( )
∴∠D=______ ( )
∴∠A=∠D ( )
4.如图所示,若AB∥DE , AC∥DF,请说出∠A和∠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已知
∠CG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CG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判定
性质
已知
得到
得到
已知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1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2、3题

谢(共13张PPT)
7.2.3 平行线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预习导学
课堂互动
中档题
素养题
基础题
预习导学
1.平行线的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
2.平行线的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
3.平行线的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
相等
相等
互补
课堂互动
知识点 平行线的性质
例题 如图所示,m∥n,其中∠1=40°,则∠2的度数为( )
A.130° B.140°
C.150° D.160°
B
基础题
1.(2023贵州)如图所示,AB∥CD,AC与BD相交于点E.若∠C=40°,则∠A的度数是( )
A.39° B.40°
C.41° D.42°
2.(2024湖北)如图所示,一条公路的两侧铺设了AB,CD两条平行管道,并有纵向管道AC连通,若∠1=120°,则∠2的度数是( )
A.50° B.60°
C.70° D.80°
B
B
3.(2024泸州)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于两条平行线之间,若∠1=45°,则∠2=( )
A.10° B.15° C.20° D.30°
B
120°
4.(2024乐山)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1=
60°,那么∠2=   .
5.如图所示,已知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试说明:∠1+
∠2=90°.请将下面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中档题
6.将一副三角尺(厚度不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图中∠1的度数为( )
A.100° B.105° C.115° D.120°
7.一杆古秤在称物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已知∠1=102°,则∠2的度数为
   .
B
78°
8.(2024黔东南期中)如图所示,若AB∥DC,∠1=40°,∠C和∠D互余,则∠B=   .
130°
9.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E平分∠B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DE,若∠ADE=3∠CDE,∠AEB=60°,求∠BED的度数.
解:∵∠AEB=60°,AD∥BC,
∴∠DAE=∠AEB=60°.
∵AE平分∠BAD,
∴∠BAD=2∠DAE=120°.
∵AB∥CD,∴∠ADC=180°-∠BAD=60°.
∵∠ADE=3∠CDE,
∠ADE=∠ADC+∠CDE,AD∥BC,
∴∠BED=180°-∠ADE=90°.
素养题
10.综合与探究
【探究】如图(1)所示,∠AFH和∠C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
(1)若∠AFH=60°,∠CHF=50°,则∠EOF=   度,∠FOH=   度.
图(1)
解:【探究】(1)30 125
(2)若∠AFH+∠CHF=100°,求∠FOH的度数.
图(1)
【拓展】如图(2)所示,∠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若∠AFH+∠CHF=α,直接写出∠FOH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图(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