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1 09: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累累伤痕
《布达佩斯往事》:马顿的故事马顿原本幸福的一家1.何为冷战? Cold War内涵:是指美苏集团进行的除 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对峙和对抗。一、冷战的形成
——“二战硝烟才散去,城头变幻美苏旗”战争美国总统杜鲁门::我们的经济居世界第一,拥有原子弹,30艘航空母舰,1200万军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苏联才是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陆军,我们的原子弹也快制造成功了。2.为何是冷战?(“朋友圈引发的外交波澜”)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赞了本说说法国戴高乐将军:请珍惜用无数人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国家实力均衡
人心思和VS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北约
1949年华约
1955年杜鲁门主义
1947年马歇尔计划
1947年3. 冷战的表现:雅尔塔会议【探究1】冷战的责任溯源? 传统观点: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影响世界局势的两次演说
材料一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斯大林的演说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美国和大英帝国的公民到处都可以享受的自由,在许多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中一些是十分强大的国家”……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他的演讲被斯大林称之为“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

——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发表“铁幕”演说 材料三:“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①冷战的起源:西方和苏联均有责任
②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探究冷战的起源因素?【探究2】“马歇尔计划”福耶?祸耶?图1:某政府的宣传画1949年
图2:漫画《最新型美国汽车》问题:
1.请简要概述漫画的内容。
2.图1和图2分别从哪些国家的立场看待马歇尔计划?
3.结合图1、图2及所学,评价马歇尔计划。4.冷战的全面形成东、西方的分裂与对峙 二、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 “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几缕无可奈何的伤痕”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据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与材料所述情形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D人类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 1.“分裂”与“危机”
——德国的“伤痕”柏林墙:隔墙望亲人 2.“分裂”与“战争”
——朝鲜、越南的“伤痕”
朝鲜:分裂使得超过1000万人家庭破散越南:《战火中的小女孩》问题:为什么在全面冷战下会爆发局地热战?①冷战中心在欧洲,地缘政治的边缘地带发生热战。
②美国基于国家利益,阻止共产主义扩张。
③苏联与美国在全球展开竞争。
3.“孤立”和“敌视” ——古巴的“伤痕”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签署法令,正式宣布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美古争夺的小男孩:埃连回到父亲身边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两岸分裂至今。冷战对中国人心灵的创伤《国殇》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德国分裂积极:实力均势,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共同发展;不结盟兴起。
消极:国际局势持续紧张动荡。思考: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冷战结束
——“力量暂时失衡,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1991年12月21日
苏联国旗降下来再也没有升上去 1991年12月25日
一位妇女把包放在苏联国旗塑像上1.融冰之旅——奥巴马访问古巴 【探究3】
“50载风云变幻,伤痕是否愈合?” 2.走出分裂之殇——越南统一原谅和宽容:“战火中的女孩”任联合国亲善大使3.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
——德国的“伤痕”渐渐愈合拆除柏林墙柏林墙遗址上的画4. “伤痕”依旧——朝鲜半岛仍不平静美核航母战斗群抵韩, 向朝鲜示警。“冷战思维”仍存,对抗继续“38线”两侧的人们盼团圆2015年,韩国的朴养健与分离了60载在朝鲜的兄弟朴阳洙短暂团聚时相拥 那个时代下的恐惧、屈辱、压抑和绝望,这样的苦难让熬过来的和还未熬过来的人们都更加期待一个能让所有人自由、平等、有尊严的生活世界……这种期待中包含着对人类未来的希望!
——卡帝·马顿于布达佩斯希望重生
——“马顿的故事”大结局《布达佩斯往事》插图关于“伤痕”,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发表在你的朋友圈上。朋友圈: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宽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修复”伤痕。@熊树杨.5班: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安全感,诚实表达内心想往的自由,阖家团聚的期许,物质生活的富足,拒绝对权力的臣服,无疑都是相通的,当禁锢解除后,我们会发现,那些意识形态和谎言所罗织的幻象,其实一触即溃。@coubook.8班: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