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领导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辛亥革命--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课标要求: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民主共和梦——线索: 起——成立中国同盟会
兴——武昌起义
盛——建立中华民国
灭——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思——作用与局限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一.时代背景:(课本50页)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3.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同时也说明实行民主政治已是大势所趋。<一>民主共和梦——起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兴中会等)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①时间:
②地点:
③政治纲领:
④主要领导人:
⑤机关刊物:
⑥性质: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推翻清王朝 解决土地问题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
(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群众的斗争(1911年保路运动)二.革命条件:4.思想基础:3.军事基础:5.有利时机:2.组织基础: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一>民主共和梦——起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概况:攻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封建旧官僚、立宪派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二>民主共和梦——兴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3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② 地点: 南京③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① 时间:1912年1月1日<三>民主共和梦——盛④ 国旗:五色旗⑤ 改用公历,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⑥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三>民主共和梦——盛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1.民主政治方面
2.民族工业方面
3.文化教育方面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化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礼节:“叩拜”“作揖”—“鞠躬”“握手”服饰:“长袍”“马褂”—“中山装”发型:“长辫”—“短发”女脚:“缠足”—“放足”开放平等<三>民主共和梦——盛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皇权至上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否定否定否定君主专制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1.时间:1912年3月,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2.主要内容:主权归属:国民权利:政治体制: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目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根本目的:维护民主共和;3.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一.原因:
(1)袁世凯实力强大;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二.经过:
?孙、袁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1912.2)?孙中山辞职④袁世凯就职并迁都北京
(1912.3)<四>民主共和梦——灭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旁立者),坐者是溥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载沣怀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于结束。
摄政王 和 宣统帝清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终结 材料: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材料: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礼节:“叩拜”“作揖”—“鞠躬”“握手”服饰:“长袍”“马褂”—“中山装”发型:“长辫”—“短发”女脚:“缠足”—“放足”开放平等社会生活习俗变化1.性质:2.积极性:政治上: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思想上:经济上: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化多元化移风易俗社会生活: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课本53页)<五>民主共和梦——思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赞成吗?<五>民主共和梦——思3.局限性:
(1)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4.教训:
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