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3.1加法运算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算式中,( )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A.97+35=35+97
B.56+(44+48)=(56+44)+48
C.26+63+74=63+(26+ 74)
2.8603-27-13的简便运算是( )。
A.(8603-27)-133 B.8603-133-27 C.8603-(27+133)
3.下面错误的是( )。
A.小华计算时,运用简便方法这样做:
B.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C.
D.
二、填空题
4.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5.三个数相加,先把( ) 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再同( )相加,它们的( )不变,这叫做加法( )律.21cnjy.com
6.填一填。(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B.
C. D.
E. F.
上面算式中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有( );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 );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判断题
7.A+B+C=A+(C+B)表示加法结合律.
8.甲数+乙数=乙数+甲数,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9.238-76+24=238-(76+24)。( )
四、解答题
10.这堆原木一共有多少根?
11.四年级一班要栽98棵树。上午栽了32棵,下午比上午多栽18棵,还有多少棵没栽?
12.这套衣服现价多少元?
13.南宁园博园某个星期星期一有游客1262人,星期二上午有游客738人,下午有游客525人。这两天一共有游客多少人?21教育网
14.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可以用文字表示:
可以用图形表示:
还可以用字母表示:
《3.1加法运算律(同步练习)-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据此解答.
【详解】选项A,97+35=35+97,应用加法交换律;
选项B,56+(44+48)=(56+44)+48,应用加法结合律;
选项C, 26+63+74=63+(26+ 74),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2.C
【分析】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8603-27-13=8603-(27+133)
故答案为:C
【点睛】仔细观察算式和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A
【分析】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
【详解】A.,而不是,所以A选项错误。
B.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所以判断正确。
C.a-278+b-122= a+b -278 -122= (a+b) -(278+122),所以判断正确。
D.821-685-115=821-(685+115)=821-800=21,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法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 376+24 加法交换律
【分析】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由此根据数字特点确定运算方法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详解】592+276+24=592+(276+24),要先算276+24,这是根据加法结合律。
5. 前两个数 后两个数 第一个数 和 结合
【详解】根据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即可解答此题.21·cn·jy·com
6. B、F D A、C
【分析】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值得注意的是既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也没有运用加法结合律,在辨别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
【详解】A.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C.,运用了加法交换和结合律;
D.,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E.,既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也没有运用加法结合律;
F.,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上面算式中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有B、F;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D;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A、C。2·1·c·n·j·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
【详解】略
8.√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甲数+乙数=乙数+甲数,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
【分析】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38-(76+24)=238-76-24≠238-76+24,原等式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法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55根
【分析】根据给出的图片可知:最高层有1根木棍,依次后面有2根木棍、3根木棍、4根木棍、5根木棍、 6根木棍、7根木棍、8根木棍、9根木棍、10根木棍,然后用加法把所有的木棍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根木棍,计算的过程中,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据此解答。www.21-cn-jy.com
【详解】
(根)
答:这堆原木一共有55根。
11.16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上午栽的棵数+18棵=下午栽的棵数,需要栽的总棵数-上午栽的棵数-下午栽的棵数=没有栽的棵数,依此列式并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32+18=50(棵)
98-32-50
=98-(32+50)
=98-82
=16(棵)
答:还有16棵没栽。
12.650元
【分析】样品原价减72加28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750-(72+28)
=750-100
=650(元)
答:这套衣服现价65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减法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2525人
【分析】星期一的人数+星期二上午的人数+星期二下午的人数=这两天一共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1262+738+525
=(1262+738)+525
=2000+525
=2525(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加法结合律的特点,要熟练掌握。
14.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b+a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示即可。
【详解】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用图形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a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