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B Reading作业设计
学段:初中
学科:英语
作业类型:阅读课时作业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的子主题内容为“家乡和社会的变迁,历史发展,对未来的畅想”。本部分为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对本课时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1.语言能力:首先能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并能正确使用现在完成时谈论家乡的变化。其次能够运用不同阅读策略获取所需信息,理解文本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2.文化意识:能通过简短语篇获取文化信息,并能用所学语言描述外出务工现象,通过对家乡变化的描述寄托乡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以家乡和祖国的巨大变化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思维品质:通过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发展变化,关注祖国发展进步,并为祖国的巨大发展而感到自豪,树立民族意识,明白自己应为祖国伟大复兴工程贡献一份力量。
4.学习能力:能够恰当运用多种英语学习策略,整理和归纳所学内容,深入研读语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居住环境”为话题,围绕使用现在完成时谈论拥有的物品和周围的事物开展学习活动。本课时为本单元的第四课时,课型为“以话题为核心的阅读课型”。文章图文并茂的讲述了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人对家乡的关注:包括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一些特色。阅读材料包含了丰富的词汇,再现了本单元用现在完成时谈论拥有物品和周围事物的语法和功能项目,内容丰富,便于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良好的记忆力和模仿力。经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具备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展开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
学生通过Unit 8 、Unit9和Unit 10的前3个课时的学习,对于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还不能正确使用现在完成时询问并表达持续性动作和状态。另外,学生虽然对阅读策略有了初步笼统的认识,但是在准确使用阅读策略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本课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多层次的阅读任务,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获取所需信息,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重点)
2.能初步运用现在完成时的结构,表述所居住的城市或家乡的特色建筑物的历史或者改变。(难点)
3.能够运用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认知策略等多种学习策略,深层次研读文本,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关注祖国发展进步,并为祖国的巨大发展而感到自豪,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能够辩证看待家乡变化带来的影响,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作业目标
1.能够听懂、朗读并书写本部分重点词汇和语篇。
2.能熟练使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描述周围的事物。
3.能围绕特定主题,搜集和整理素材,用目标语言完成书面语篇或视频,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六、作业设计思路
本课时作业为设计组成结构为:“基础巩固——综合应用——拓展创新”,设计分层作业,难度系数逐级升高。设置有必做和选做部分,其中基础巩固作业、综合应用作业为必做题,拓展创新作业为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学生各方面知识点都得到针对性训练,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增效,符合“双减”要求。作业题目的选择和所学内容紧密相连,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育人理念。习题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七、实施过程与策略
基 础 巩 固 类 作 业 一、给下面的花朵选择合适的花瓶,选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truth hometown honest especially read 1.I was born in Beijing. It's my______ 2.Junk food is bad for us,______for children. 3.Paul is a(n)_______boy,we all like him. 4.I _________the book twice. It's very interesting. 5.The girl is very______. she never tell a lie(撒谎). 【设计意图】设置有趣的情境,考察学生单词掌握的熟练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 1.听录音,把下面短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Hometown Feelings Some people still live in their hometown. However , others may only see it once or twice a year. __1__ , millions of Chinese leave the countryside to _2_ work in the cities. __3_ these is Zhong Wei, a 46-year-old husband and father. He has lived in Wenzhou for the last 13 years. With a hard job in a crayon factory, he doesn't find much time to visit his hometown.“I used to return home __4__ once a year, but I haven't been back for almost three years now. It's a shame , but 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he says. Many people like Zhong Wei regard with great interest how their hometowns have changed. Perhaps large hospitals and new roads have __5__ . In many places,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built new schools and sent teachers from the cities to help. “I noticed that's true of my hometown," adds Zhong Wei.“Children have learned to read and ___6__ at my old primary school ___7__ the mid -20th century. But now the buildings are really old. I hear they' re going to build a new school there." Zhong Wei thinks such ___8__ are good, and he also knows that his hometown cannot always stay the same. ___9__ Zhong Wei, however, some things will never change.“In my hometown, there was a big old tree opposite the school. It is still there and has become quite a symbol of the place.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my time liked to play together under that big tree, especially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It was such a happy childhood . Our hometown has __10__many soft and sweet memories in our hearts." 2.请再次播放录音,并跟读。 【设计意图】以2b课文为题源,进行挖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部分的重点词语和核心句型。要求学生再次跟读文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新知。 意在落实《课标》目标中的:初步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语法知识是“形式一意义一使用”的统一体,明确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
综 合 应 用 类 作 业 三、阅读填词: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many big changes have (1)____(take) place in our hometown .Many big companies and factories have been opened. Lots of tall buildings are (2) ____ (stand) here and there.Now it has become a (3)_____(modern) city. Look!This is the new train station.In the past,people here never saw trains (4)_____buses. Few people had bikes. Most people walked if they wanted to leave here .Now the train station is big and the re are more buses to take people to every part of the city and other places. There are also parks,museums and places for people (5) _____(enjoy) sports,music and art.The city government has built more roads.Some people have stopped (6) ____(ride) bikes.They have bought cars.The traffic has (7)_____(become)very heavy today,so please be (8)______(care) when you cross the roads. Thirty years ago,there were only one thousand people living here.Now the population (9)____(be) much larger.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ming here to work or live.It has become a new tourist attraction as well.More supermarkets have been opened and you can enjoy beautiful beaches,sea food and some (10)______(place) of great interest. 设计意图:以包头中考题型为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词汇表达意义,同时考察学生对于现在完成时的掌握,引导学生内化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坚持学用结合。同时为学生下文描写家乡的变化提供参考。 意在落实《课标》目标要求中的:根据单词的音、形、义学习词汇,体会词汇在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过程和特征,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近些年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更加繁荣。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同学们以4-6人为一组,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地方志等资料或者通过走访身边的老人,进行调查,找出至少3个我们的家乡近20年来发生的变化特别大的地方以及一直保持不变的三个地方,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可能用到的句型有: ...has been there since/for... ... have appeared. 设计意图: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历史,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撰写调查,在真实情景中再次复习巩固本课时的目标语言。
拓 展 创 新 类 作 业 变化是一把双刃剑,变化能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 (1)请同学们以4-6人为一组列举我们家乡近20年的变化(提示:可以从交通、人口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描述),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可参考以下思维导图。 (2)请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内容,每组录制一条短视频,为家乡的整体发展献计献策。 (3)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象中20年后的家乡和现在相比会有哪些变化并画出20年后的家乡。 【设计意图】以“变化的利弊”为抓手,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事物,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为家乡发展进言献策”和“20年后的家乡”为契机,增强学生对家乡建设者身份的认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用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本题以结构化实践任务为展开点,层层递进,让学生观察生活,学会表达,真实运用。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意在落实《课标》中的根据具体语境的需求,运用所学语言,得体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八、作业效果分析
(一)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①是否符合该科目评价标准。 ②正确率和完成时间。 ③是否能够根据现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综合能力有较大提升。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二)评价标准
优秀类 作业标准 ①符合该科目评价标准。②正确率在90%以上。③能够根据现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综合能力有较大提升。
中良类 作业标准 ①符合该科目评价标准。②正确率不低于75%。③能够积极完成实践创新类作业,有些许进步。
合格类 作业标准 ①基本符合该科目评价标准。②正确率不低于60%。③能按要求参与实践类作业。
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点评
语言表达
思维拓展
知识掌握
独立思考
(三)具体分析
通过完成本单元的课后作业,90%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对重点词汇及核心句型做到听说读写四会。85%的学生能够内化知识,并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80%的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发散思维,具有较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课时作业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较好,分层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基础巩固部分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0%,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基础性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点,做到听说写读四会。综合应用作业部分较多考察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控和运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平均正确率为80%,需要教师及时订正,给予适当引导。拓展创新部分的多种创新灵活题型虽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很高,选做率只有50%左右。
九、案例反思
作业设计和评价管理改革成效初显,这个成效是体系化和综合性的,正确认识“双减”精神,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重点,方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坚持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并实施教学,能够为“让学习真实发生”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提供有力支持。
从作业的布置到完成,相较于之前抄写作业而言,更多的同学愿意参与进来,作业的完成积极性较高。在这种兴趣的带动下,原来班上不爱写作业的同学,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本次作业设计,使每个层次的同学,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使原来对作业有抵触情绪或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这次作业中,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作业,比如之前班上不愿动笔写作业的孩子,在这次作业中充满了兴趣,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基础巩固作业,因此他对作业的抵触情绪也降低了很多。项目化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在设计作业时,不但要能够把作业设计得有层次,而且要激励更多的人愿意参与拓展创新类作业的完成,这点还需要再加强思考。这也为我们今后更好地研究教材、研究文本、研究作业、研究学情方面指明了方向。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校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创新化设计,丰富英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习负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实现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