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义务教育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2-16 20: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Xinxijishu886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互联网创新应用》第21课,课题为《移动互联新发展》。主要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通过学习移动互联网的诞生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带来的创新变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感受技术创新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
课标要求 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了解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影响。理解技术创新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信息传播新特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使其能够主动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变化。计算思维:在梳理各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脉络和应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技术进步与应用需求之间的关系,如理解网速提升如何推动视频应用的发展,培养计算思维中的归纳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创新应用,激发创新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信息传播观念。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不良信息。
教学重点 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代移动通信技术(1G - 5G)的特点、应用场景和创新之处,理解技术进步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影响。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方法 观察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
教学工具 教师准备可联网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复习巩固:使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进行视频交流,也可以在旅途中轻松分享美丽的风景。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这种改变仍在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新课导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 移动互联网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②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有哪些新影响?新课教学: 学生1. 回忆自己和家人最常用的上网设备,并记录下来。 □ 台式计算机 □ 笔记本计算机 □ 平板计算机 □ 智能手机 其他:_________________ 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上网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1、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大量接入互联网,形成了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简称 1G),主要提供语音业务;进入 2G 后,人们不仅可以语音通话、收发短信,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大力推广 3G 时,各种智能手机随之出现,网速的提升和移动设备性能的提高,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认为,随着 2009年我国开始铺设3G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开始了迅猛发展的征程。2012年前后,传统手机基本已替换成带触摸屏的智能手机。2013年我国开始建设4G网络,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进人5G时代。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23年12月,99.9% 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我国手机网民人数达10.91 亿人。2.查阅相关资料,谈谈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来了哪些应用,实现了哪些创新。“大哥大”是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移动电话设备,它是一 种非常昂贵且笨重的设备,使用体验并不好,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通信质量也很差。然而,“大哥大”的出现代表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 随后“功能机”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此时利用手机可以完成语音通话、收发短信、浏览简单网站等任务。智能手机出现后,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应用软件访问互联网,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加从容地进行社交、在线购物、视频分享、在线支付等活动。二、移动互联网与信息传播新发展1、师: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催生出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外的新媒体,也催生出了“人人是通信员,个个是传播者”的自媒体。 新媒体泛指利用计算机(计算与信息处理)及网络(传播及交换)等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媒体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的传播模式或形态。具有数字化、互动性、超文本、虚拟性、网络化、模拟性的特点。2、学习活动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当前对自媒体的管理规范。2023 年 7 月 10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完善谣言标签功能”“规范账号运营行为”等具体管理措施。
课堂练习 分小组讨论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举例说明不同媒体形式如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同时探讨自媒体平台上信息发布与参与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解决策略或思考方向。
课堂小结: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2.移动互联网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影响。3.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
作业布置 1.简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列举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创新影响。
板书设计 第21课  移动互联新发展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二、移动互联网与信息传播新发展
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
课后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