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二)(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二)(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01 11: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32﹣
B.NaHSO4(溶液)的电离:NaHSO4═Na++H++SO42﹣
C.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O32﹣+2H2O H2SO3+2OH﹣
D.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 CO32﹣+H3O+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氯碱工业中可用铁作阳极电解食盐水
B.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3.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 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 mol﹣1
4.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Na+、K+、SO42﹣、Cl﹣
D. =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5.常温时,0.01mol 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弱酸溶液的pH=4
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值增大
C.加入等体积0.01 mol 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D.加入等体积0.01 mol 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6.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
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或消毒
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
7.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B.25℃时,1L,pH=1的稀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1L浓度均为0.2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L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当有0.2NA个电子转移时,理论上阴极析出6.4g金属
D.电解精炼铜(粗铜含铁、锌、银、金杂质),阴极析出1 mol Cu,阳极失去的电子数小于2NA
8.已知25℃时,MgF2的溶度积常数KS ( http: / / www.21cnjy.com )P(MgF2)=7.42×10﹣11,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CaF2不可能转化为MgF2
B.25℃时,饱和CaF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F﹣)大
C.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KSP(CaF2)发生了变化
D.25℃时,CaF2固体在HF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9.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降低
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
D.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0.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
B.电子由电极2经外电路流向电极1
C.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
D.电极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 ++4e﹣=2H2O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准确量取24.00 mL的液体可选用滴定管、量筒或滴定管
C.N2(g)+3H2(g) 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 2SO3(g)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 的值增大
12.0.02mol L﹣ ( http: / / www.21cnjy.com )1的HCN溶液与0.02mol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溶液中c(CN﹣)<c(Na+),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Na+)>c(CN﹣)>c(H+)>c(OH﹣) B.c(HCN)+c(CN﹣)═0.04 mol L﹣1
C.c(Na+)+c(H+)═c(CN﹣)+c(OH﹣) D.c(CN﹣)<c(HCN)
13.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结论
A 同温时,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量:加过胆矾=没加胆矾
B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则溶液变黄 氧化性:H2O2>Fe3+
C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D 向2mL 0.1mol L﹣1Na2S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 L﹣1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0.1mol L﹣1 CuSO4溶液,则又有黑色沉淀生成 溶度积(Ksp):ZnS>CuS
A.A B.B C.C D.D
14.某温度下,Fe(OH)3(s ( http: / / www.21cnjy.com ))、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和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 L﹣1,则此时v(正)<v(逆)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16.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 mol L﹣1的几种溶液: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CH3COOH
④氯化铵⑤氨水⑥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6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将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      ⑥(填“>”、“<”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将等体积的①、⑤混合,则溶液的pH      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
(4)向相同体积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反应的初始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5)若将等体积的⑤、⑥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⑤      ⑥.
17.某蓄电池的反应为NiO2+Fe+2H2O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2)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为18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mol.
(3)以该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      .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相连,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用菱锌矿(主要成分为碳酸锌,还含有Fe2+、Fe3+、Mg2+、Ca2+、Cu2+等)制备氯化锌的流程如图.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1.9 3.2
Fe2+ 7.5 9.7
Zn2+ 6.4 8.0
(1)电解饱和食盐水,H2在      极生成
(2)在反应3前要将菱锌矿研磨,其目的是      
(3)反应4的目的:      
(4)物质1最佳选用:      (填符号),调节pH至      (填范围),目的是      
A.NH3 H2O B.NaOH C.ZnO
(5)反应8从溶液中获得ZnCl2,加热前需通入足量的HCl气体,目的      .
19.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应用广泛.已知Fe(NO3)3 9H2O易溶于水,微溶于硝酸,主要用作催化剂和媒染剂.工业上用细铁屑(含有少量杂质Cu)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主要流程如下:
物质 Cu(OH)2 Fe(OH)3
Ksp 2.2×10﹣20 2.6×10﹣39
(1)Na2CO3溶液可以除油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操作1加入烧碱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能否视为Fe3+已经沉淀完全?      (是、否).
(3)操作2是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硝酸,硝酸足量的目的      、      
(4)操作3包含两步,分别为:      、      
(5)制得的Fe(NO3)3 9H2O用20% HNO3洗涤,目的:      .
20.过氧化钙晶体{CaO2 8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能溶于酸性溶液.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等领域.为测定某样品中过氧化钙晶体含量,进行如下操作:准确称取0.300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和10mL2.000mol L﹣1H2SO4,用0.0200mol L﹣1KMnO4标准溶液滴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两次.H2O2和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至过程中不考虑H2O2的分解):2MnO4﹣+5H2O2+6H+=2Mn2++5O2↑+8H2O
(1)滴至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样品中CaOr8H2O的质量分数为      .
滴定次数 样品的质量/g KmnO4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0.3000 1.02 24.04
2 0.3000 2.00 25.03
3 0.3000 0.20 23.24
21.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      kJ mol﹣1.
②石墨与CO2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2)采用电化学法可将CO2转化为甲烷.试写出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时,该转化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CO2为原料还可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常以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①已知:H2O(l)=H2O(g)△H=+44kJ mol﹣1
CO(g)+H2O(g) CO2(g)+H2(g)△H=﹣41.2kJ mol﹣1
2CO(g)+4H2(g) CH3CH2OH(g)+H2O(g)△H=﹣256.1kJ mol﹣1.
则:2CO2(g)+6H2(g) CH3CH2OH(g)+3H2O(l)△H=      
②图2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32﹣
B.NaHSO4(溶液)的电离:NaHSO4═Na++H++SO42﹣
C.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O32﹣+2H2O H2SO3+2OH﹣
D.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 CO32﹣+H3O+
【分析】A.碳酸为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分步书写,主要以第一步书写;
B.硫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C.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离子方程式需要分步书写;
D.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
【解答】解:A.碳酸的电离方程式应该分步书写,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故A错误;
B.NaHSO4为强电解质,其电离的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正确;
C.亚硫酸钠水解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为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2O HSO3﹣+OH﹣,故C错误;
D.HCO3﹣+H2O CO32﹣+H3O+为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H2CO3+OH﹣,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氯碱工业中可用铁作阳极电解食盐水
B.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分析】A.活性电极作阳极,电极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反应;
B.活泼性强的金属作负极,被腐蚀;
C.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净水;
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解答】解:A.活性电极作阳极,电极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反应,所以氯碱工业中不能用铁作阳极电解食盐水,故A错误;
B.活泼性强的金属作负极,被腐蚀,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Fe、Cu形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被腐蚀,所以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不能减缓其腐蚀,故B错误;
C.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能水解生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净水,故C正确;
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所以不能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应该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 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 mol﹣1
【分析】A、曲线a是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
B、碳燃烧生成CO及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都会放热;
C、反应的焓变对于确定的反应,焓变是不随反应条件、途径变化的;
D、依据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判断.
【解答】解:A、依据催化剂能降低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的活化能,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催化剂和未使用催化剂的变化曲线,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
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放热,焓变为负值,则△H1<△H2,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和变化途径无关,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C错误;
D、图象分析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即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反应的焓变数值,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 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 mol﹣1,故D正确.
故选:D.
 
4.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Na+、K+、SO42﹣、Cl﹣
D. =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分析】A.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碳酸根离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电离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镁离子、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D.该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解:A.pH=1的溶液中存在电离氢离子,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H+)=1×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Mg2+、Cu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存在电离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子或氢氧根离子,Na+、K+、SO42﹣、Cl﹣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该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Cl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5.常温时,0.01mol 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弱酸溶液的pH=4
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值增大
C.加入等体积0.01 mol 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D.加入等体积0.01 mol 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分析】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氢离子浓度;
B.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C.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酸碱混合,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D.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酸碱混合,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解答】解:A.c(H+)===10﹣4 mol/L,所以溶液的pH=4,故A正确;
B.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所以向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虽然促进弱酸电离,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等体积等浓度的该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故C错误;
D.等体积等浓度的该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
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或消毒
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
【分析】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是利用铝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
B、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形成溶于水的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分析;
D、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和锌反应生成铜,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解答】解:A、明矾、氯化铁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常用于净水是利用铝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和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符合;
B、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形成溶于水的物质,易于除去,故B不符合;
C、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加入少量盐酸抑制铁离子水解,故C不符合;
D、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和锌反应生成铜,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和盐类水解无关,故D符合;
故选D.
 
7.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B.25℃时,1L,pH=1的稀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1L浓度均为0.2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L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当有0.2NA个电子转移时,理论上阴极析出6.4g金属
D.电解精炼铜(粗铜含铁、锌、银、金杂质),阴极析出1 mol Cu,阳极失去的电子数小于2NA
【分析】A.SO2和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B.pH=1,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依据n=×V计算即可;
C.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D.阴极析出的是铜,64g铜物质的量是1mol,转移电子2mol.
【解答】解:A.SO2和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大于2NA,故A错误;
B.pH=1,即氢离子浓度为0.1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L,故此时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0.1mol/L×1=0.1mol,故B正确;C.Ag+氧化性大于Cu2+,1L浓度均为2mol/L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首先析出Ag,质量为0.2mol×108g/mol=21.6g,故C错误;D.由于铜的还原性大于银的,阳极银不会参与反应,故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阴极被还原的是铜离子,故64 g金属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2NA,故D错误,故选B.
 
8.已知25℃时,MgF2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度积常数KSP(MgF2)=7.42×10﹣11,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CaF2不可能转化为MgF2
B.25℃时,饱和CaF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F﹣)大
C.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KSP(CaF2)发生了变化
D.25℃时,CaF2固体在HF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分析】A.根据沉淀转化原理分析;
B.根据Ksp计算可以判定F﹣浓度大小关系;
C.KSP(CaF2)只与温度有关;
D.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所处环境无关.
【解答】解:A.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当Mg2+浓度足够大时,CaF2能转化为MgF2,故A错误;
B.因CaF2溶度积大,由Ksp计算则其F﹣浓度大,故B正确;
C.KSP(CaF2)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KSP(CaF2)不变,故C错误;
D.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所处环境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降低
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
D.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为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放电顺序为银离子>氢离子,
则4AgNO3+2H2O4Ag+O2↑+4HNO3,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电解过程中阴极银离子放电,生成单质Ag,则阴极质量增加,故A正确;
B.由4AgNO3+2H2O4Ag+O2↑+4HNO3,生成硝酸,溶液的酸性增强,pH不断降低,故B正确;
C.由电解反应可知,从溶液中析出单质Ag和氧气,则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故C正确;
D.电解时只有阳极生成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10.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
B.电子由电极2经外电路流向电极1
C.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
D.电极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 ++4e﹣=2H2O
【分析】A、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B、原电池中,电子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C、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D、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发生燃料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正极上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解答】解: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知道通氧气的电极2是正极,电极1是负极;
A、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原电池中,电子是从负极电极1流向正极电极2,故B错误;
C、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即4NH3+3O2=2N2+6H2O,故C正确;
D、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发生燃料氨气失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氧化反应,在正极电极2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碱性环境下电极反应应该是:O2+4e﹣+2H2O=4OH﹣,故D错误.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准确量取24.00 mL的液体可选用滴定管、量筒或滴定管
C.N2(g)+3H2(g) 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 2SO3(g)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 的值增大
【分析】A.△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B.量筒的最小读数为0.1mL;
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是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
【解答】解:A.该反应的△S>0,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所以该反应的△H>0,故A正确;
B.量筒的最小读数为0.1mL,所以无法用量筒量取24.00mL的溶液,可以使用滴定管量取,故B错误;
C.N2(g)+3H2(g) 2NH3(g) ( http: / / www.21cnjy.com )△H<0,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O2(g) 2SO3(g)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是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则比值为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2.0.02mol L﹣1的HCN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与0.02mol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溶液中c(CN﹣)<c(Na+),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Na+)>c(CN﹣)>c(H+)>c(OH﹣) B.c(HCN)+c(CN﹣)═0.04 mol L﹣1
C.c(Na+)+c(H+)═c(CN﹣)+c(OH﹣) D.c(CN﹣)<c(HCN)
【分析】0.02mol L﹣1的HCN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与0.02mol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N﹣)+c(OH﹣),且混合溶液中c(CN﹣)<c(Na+),则c(H+)<c(OH﹣),溶液呈碱性,说明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0.02mol L﹣1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HCN溶液与0.02mol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N﹣)+c(OH﹣),且混合溶液中c(CN﹣)<c(Na+),则c(H+)<c(OH﹣),溶液呈碱性,说明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
A.根据以上分析知,溶液呈碱性,则c ( http: / / www.21cnjy.com )(H+)<c(OH﹣),结合电荷守恒得c(CN﹣)<c(Na+),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N﹣)>c(OH﹣)>c(H+),故A错误;
B.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体积增大一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结合物料守恒得c(HCN)+c(CN﹣)═0.02 mol L﹣1,故B错误;
C.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N﹣)+c(OH﹣),故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所以c(CN﹣)<c(HCN),故D正确;
故选CD.
 
13.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结论
A 同温时,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量:加过胆矾=没加胆矾
B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则溶液变黄 氧化性:H2O2>Fe3+
C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D 向2mL 0.1mol L﹣ ( http: / / www.21cnjy.com )1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 L﹣1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0.1mol L﹣1 CuSO4溶液,则又有黑色沉淀生成 溶度积(Ksp):ZnS>CuS
A.A B.B C.C D.D
【分析】A.加胆矾,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硫酸足量,生成氢气由Zn的量决定;
B.用硫酸酸化,亚铁离子与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Na2S溶液过量,均发生沉淀的生成.
【解答】解:A.加胆矾,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硫酸足量,生成氢气由Zn的量决定,则加胆矾的生成氢气少,故A错误;
B.用硫酸酸化,亚铁离子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亚铁离子是否与过氧化氢反应,则不能比较H2O2、Fe3+的氧化性,故B错误;
C.粉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为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故C正确;
D.Na2S溶液过量,均发生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ZnS、CuS的溶度积(Ksp),故D错误.
故选C.
 
14.某温度下,Fe(OH)3(s)、Cu ( http: / / www.21cnjy.com )(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分析】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注意分析处在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有什么区别.
【解答】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KSP[Fe(OH)3]与KSP[Cu(OH)2]的大小,KSP[Fe(OH)3]=c(Fe3+) (OH﹣)3=c(Fe3+) (10﹣12.7)3,
KSP[Cu(OH)2]=c ( http: / / www.21cnjy.com )(Cu2+) (OH﹣)2=c(Cu2+) (10﹣9.6)2,因c(Fe3+)=c(Cu2+),故KSP[Fe(OH)3]<KSP[Cu(OH)2],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
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 ( http: / / www.21cnjy.com )(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
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
故选B.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和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 L﹣1,则此时v(正)<v(逆)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分析】A、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分析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判断;
B、依据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
D、增大Ni(CO)4(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
【解答】解:A、平衡常数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g ( http: / / www.21cnjy.com ))、CO(g)浓度均为0.5 mol L﹣1,Qc===8>2,说明平衡逆向进行,则此时v(正)<v(逆),故B正确;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压强增大保持恒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上述平衡将逆向移动,故C错误;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Ni(CO)4(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达到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将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16.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 mol L﹣1的几种溶液: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CH3COOH
④氯化铵⑤氨水⑥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6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④ ,最小的是 ② .
(2)将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 > ⑥(填“>”、“<”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CH3COO﹣)>C(OH﹣)=C(H+) .
(3)将等体积的①、⑤混合,则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pH < 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NH4++H2O NH3 H2O+H+ .
(4)向相同体积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反应的初始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②①③ .
(5)若将等体积的⑤、⑥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⑤ < ⑥.
【分析】(1)弱离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
(2)③醋酸、⑥NaOH溶液混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呈中性,依据醋酸是弱酸分析,同体积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若溶液呈中性需要酸稍过量;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比较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3)将等体积的①盐酸、⑤氨水混合,溶液浓度相同,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
(4)向相同体积的:①盐酸、②硫酸、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浓度均为1×10﹣3mol/L溶质物质的量相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②>①>③;产生氢气②>①═③;
(5)若将等体积、等浓度的⑤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⑥NaOH溶液,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溶液PH⑥>⑤;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⑤溶液电离促进,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但不能完全电离;⑥溶液中离子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氢氧根离子浓度⑥>⑤.
【解答】解:(1)弱离子的水解对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离起促进作用,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氯化铵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硫酸是二元强酸,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水的抑制程度最大,所以水电离出的c(H+)最小,故答案为:④;②;
(2)③醋酸、⑥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依据醋酸是弱酸分析,同体积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若溶液呈中性需要酸稍过量③>⑥;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 ( http: / / www.21cnjy.com )H+)=C(OH﹣)+C(CH3COO﹣)中性溶液中C(OH﹣)=C(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
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
(3)将等体积的①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⑤氨水混合,溶液浓度相同,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溶液PH<7;原因是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溶液厂酸性;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 H2O+H+;
故答案为:<;NH4++H2O NH3 H2O+H+;
(4)向相同体积的:①盐酸、②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浓度均为1×10﹣3mol/L溶质物质的量相同,盐酸和硫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5)若将等体积、等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⑤氨水、⑥NaOH溶液,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溶液PH⑥>⑤;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⑤溶液电离促进,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但不能完全电离;⑥溶液中离子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氢氧根离子浓度⑥>⑤;故答案为:<.
 
17.某蓄电池的反应为NiO2+Fe+2H2O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Fe(OH)2 .
(2)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为18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0.4 mol.
(3)以该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右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Al﹣3e﹣=Al3+ 、 Al3++3HCO3﹣=Al(OH)3+3CO2 .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 正 极(填“正”或“负”)相连,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
【分析】(1)充电时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根据氢氧化亚铁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3)阳极上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4)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据此回答.
【解答】解:(1)充电时,阴极上Fe(OH)2得电子生成Fe而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Fe(OH)2;
(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0)=0.4mol,
故答案为:0.4;
(3)铝作阳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Al=Al3++3e﹣;阳极上生成的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液变浑浊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Al3++3e﹣、Al3++3HCO3﹣=Al(OH)3↓+3CO2↑;
(4)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故答案为:正;Cu2++2e=Cu.
 
18.用菱锌矿(主要成分为碳酸锌,还含有Fe2+、Fe3+、Mg2+、Ca2+、Cu2+等)制备氯化锌的流程如图.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1.9 3.2
Fe2+ 7.5 9.7
Zn2+ 6.4 8.0
(1)电解饱和食盐水,H2在 阴 极生成
(2)在反应3前要将菱锌矿研磨,其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3)反应4的目的: 将Fe2+氧化为Fe3+ 
(4)物质1最佳选用: C (填符号),调节pH至 3.2﹣6.4 (填范围),目的是 将Fe3+完全转化为Fe(OH)3除去 
A.NH3 H2O B.NaOH C.ZnO
(5)反应8从溶液中获得ZnCl2,加热前需通入足量的HCl气体,目的 抑制Zn2+(ZnCl2)的水解 .
【分析】依据流程分析,反应1是氯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反应2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用来溶解菱锌矿,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亚铁离子,调节溶液PH加入氧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通过脱钙脱镁得到溶液中含氢离子、铜离子,加入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铜过滤得到氯化锌溶液,电极氯化锌得到氢气和氯气,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在阴极析出锌,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依据流程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1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反应2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用来溶解菱锌矿,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亚铁离子,调节溶液PH加入氧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通过脱钙脱镁得到溶液中含氢离子、铜离子,加入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铜过滤得到氯化锌溶液,电极氯化锌得到氢气和氯气,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在阴极析出锌,
(1)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阴;
(2)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增大接触面积会增大反应速率,以提高浸取率,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3)反应4将Fe2+氧化为Fe3+,以便除去铁杂质,故答案为:将Fe2+ 氧化为Fe3+;
(4)为避免引入新杂质,加入氧化锌调节pH,为完全除去铁离子并防止生成氢氧化锌沉淀,调节pH为3.2﹣6.4,
故答案为:C;3.2﹣6.4;将Fe3+完全转化为Fe(OH)3除去;
(5)为避免锌离子的水解,防止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加热溶液时,应通入足量的HCl气体,故答案为:抑制Zn2+(ZnCl2)的水解.
 
19.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用广泛.已知Fe(NO3)3 9H2O易溶于水,微溶于硝酸,主要用作催化剂和媒染剂.工业上用细铁屑(含有少量杂质Cu)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主要流程如下:
物质 Cu(OH)2 Fe(OH)3
Ksp 2.2×10﹣20 2.6×10﹣39
(1)Na2CO3溶液可以除油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32﹣+H2O HCO3﹣+OH﹣ 
(2)操作1加入烧碱溶液,调节pH=4,使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2.6×10﹣9mol/L ,能否视为Fe3+已经沉淀完全? 是 (是、否).
(3)操作2是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硝酸,硝酸足量的目的 将Fe(OH)3完全溶解 、 抑制Fe3+水解 
(4)操作3包含两步,分别为: 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 
(5)制得的Fe(NO3)3 9H2O用20% HNO3洗涤,目的: 洗去表面杂质,减少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
【分析】含有铜的细铁屑加入Na2CO ( http: / / www.21cnjy.com )3溶液可以除油污,在耐酸反应器中,控制温度40℃﹣50℃反应3小时,铁和硝酸生成硝酸铁,铜和硝酸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吸收,操作1加入烧碱溶液,调节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因KKsp(Cu(OH)2)>Ksp(Fe(OH)3),所以过滤,铜离子在滤液中,操作2是在滤渣Fe(OH)3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的硝酸铁,Fe(NO3)3 9H2O为结晶水合物,防止结晶过程结晶水散失,所以操作3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Fe(NO3)3 9H2O易溶于水,微溶于硝酸,制得的Fe(NO3)3 9H2O用20% HNO3洗涤,可洗去表面杂质,同时防止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1)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可以除油污;
(2)先根据溶液的pH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氢离子浓度,再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后根据c(Fe3+)=计算铁离子浓度;Fe3+小于1.0×10﹣5mol.L﹣1时,视为完全沉淀;
(3)操作2是在滤渣Fe(OH)3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的硝酸铁,在酸性条件下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4)操作3包含两步得到Fe(NO3)3 9H2O,该晶体为结晶水合物,所以需冷却结晶;
(5)制得的Fe(NO3)3 9H2O用20% HNO3洗涤,能洗涤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溶解性,减少晶体损耗.
【解答】解:(1)油污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碱性条件下课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可以除油污,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 HCO3﹣+OH﹣,
故答案为:CO32﹣+H2O HCO3﹣+OH﹣;
(2)溶液的pH=4,所以溶液中氢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浓度为10﹣4 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0 mol/L,c(Fe3+)==mol/Lmomol=2.6×10﹣9mol/L,c(Fe3+)<10﹣5mol/L,Fe3+已经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2.6×10﹣9mol/L;是;
(3)操作2是在滤渣Fe(OH)3沉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加入足量的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铁反应:Fe(OH)3+3HNO3=Fe(NO)3+3H2O,硝酸铁易溶于水,在水中Fe3++3H2O Fe(OH)3+3H+,在酸性条件下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故答案为:将Fe(OH)3完全溶解,抑制Fe3+水解;
(4)操作3包含两步得到Fe(NO3)3 9H2O,该晶体为结晶水合物,防止结晶过程结晶水散失,所以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Fe(NO3)3 9H2O易溶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溶于硝酸,制得的Fe(NO3)3 9H2O用20%HNO3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不引入新的杂质,同时能减少晶体损耗,
故答案为:洗去表面杂质,减少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20.过氧化钙晶体{CaO2 8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能溶于酸性溶液.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等领域.为测定某样品中过氧化钙晶体含量,进行如下操作:准确称取0.300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和10mL2.000mol L﹣1H2SO4,用0.0200mol L﹣1KMnO4标准溶液滴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两次.H2O2和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至过程中不考虑H2O2的分解):2MnO4﹣+5H2O2+6H+=2Mn2++5O2↑+8H2O
(1)滴至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30s不褪色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样品中CaOr8H2O的质量分数为 82.9% .
滴定次数 样品的质量/g KmnO4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0.3000 1.02 24.04
2 0.3000 2.00 25.03
3 0.3000 0.20 23.24
【分析】(1)高锰酸钾未过量前,溶液是无色的,当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滴定结束;
(2)三次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是:2 ( http: / / www.21cnjy.com )3.02mL、23.03mL、23.04mL,平均体积为23.03mL;再根据关系式5(CaO2 8H2O)~5H2O2~2KMnO4计算出过氧化钙晶体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过氧化钙晶体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30s不褪色;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30s不褪色;
(2)高锰酸钾溶液消耗的体积分别是:23.02mL、23.03mL、23.04mL,平均体积为: =23.03mL,
根据关系式 5(CaO2 8H2O)~5H2O2~2KMnO4
n(CaO2 8H2O)=n(KMnO4)=×0.0200 mol L﹣1×23.03mL×10﹣3L mL﹣1 =1.151×10﹣3 mol,
CaO2 8H2O的质量分数为:×100%=82.9%;
故答案为:82.9%.
 
21.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石墨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 393.5 kJ mol﹣1.
②石墨与CO2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C(s)+CO2(g)=2CO(g)△H=+172.5 kJ mol﹣1 
(2)采用电化学法可将CO2转化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烷.试写出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时,该转化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CO2+8e﹣+6H2O=CH4+8OH﹣ 
(3)CO2为原料还可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常以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①已知:H2O(l)=H2O(g)△H=+44kJ mol﹣1
CO(g)+H2O(g) CO2(g)+H2(g)△H=﹣41.2kJ mol﹣1
2CO(g)+4H2(g) CH3CH2OH(g)+H2O(g)△H=﹣256.1kJ mol﹣1.
则:2CO2(g)+6H2(g) CH3CH2OH(g)+3H2O(l)△H= ﹣305.7kJ mol﹣1  
②图2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CH2OH﹣4e﹣+H2O=4H++CH3COOH 
【分析】(1)①图象分析说明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计算;
②依据石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热化学方程式和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让化学方程式;
(2)根据原电池原理,C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烷,注意电解质溶液为碱性;
(3)①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
②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分析装置图可知酒精在负极被氧气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解答】解:(1)①图象分析说明石墨能量低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刚石,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稳定;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图象分析计算得到一氧化碳燃烧热=E2+E3=110.5LKJ/mol+283.0KJ/mol=393.5KJ/mol;
故答案为:石墨,393.5;
②石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热化学方程式:a、C(s、石墨)+O2(g)=CO(g)△H=﹣110.5KJ/mol;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热化学方程式:b、CO(g)+O2(g)=CO2(g)△H=﹣283.0KJ/mol;
结合盖斯定律计算,a﹣b得到所需让化学方程式:C(s、石墨)+CO2(g)=2CO(g)△H=+172.5kJ mol﹣1 ;
故答案为:C(s)+CO2(g)=2CO(g)△H=+172.5 kJ mol﹣1;
(2)C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甲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极反应为:CO2+8e﹣+6H2O=CH4+8OH﹣,故答案为:CO2+8e﹣+6H2O=CH4+8OH﹣;
(3)①a、H2O(l)=H2O(g)△H=+44kJ mol﹣1
b、CO(g)+H2O(g) CO2(g)+H2(g)△H=﹣41.2kJ mol﹣1
c、2CO(g)+4H2 (g) CH3CH2OH(g)+H2O(g)△H=﹣256.1kJ mol﹣1
依据盖斯定律c﹣b×2﹣3a得到:2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g)+6H2(g) CH3CH2OH(g)+3H2O(l)△H=﹣305.7kJ mol﹣1 ;
故答案为:﹣305.7kJ mol﹣1 ;
②酒精检测仪,分析装置图可知酒精在负极被氧气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醋酸,CH3CH2OH﹣4e﹣+H2O=4H++CH3COOH;
故答案为:CH3CH2OH﹣4e﹣+H2O=4H++CH3COOH.
 
2016年4月26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