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19: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míng)
B.选贤与(yǔ)能,讲信修睦
C.《兑(yuè)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可怜/身上衣/正单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故/人不独/亲其亲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请循其本(             )
(3)教然后知困(            )
(4)讲信修睦(             )
(5)是故谋闭而不兴(          )
(6)一食或尽粟一石(          )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8)执策而临之(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B.才美不外见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5.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鹏 其此之谓乎
B.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之不知鱼之乐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不必藏于己
D.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外户而不闭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亦若是则已矣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描绘卖炭翁饱经风霜、生活艰辛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保尔·柯察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作者用此为书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市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献爱心】
(1)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儿童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名著】
(2)为了鼓励大家积极阅读,老师要求你向留守儿童推荐名著,你想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给他们,你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沟通】
(3)暑假,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九年级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儿童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选段,完成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2.“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组)相照应 “我”叹息什么


13.“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安求其能千里也(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6.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17.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19.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20.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

21.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①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谷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②之水,溉潟卤③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节选自《史记·河渠书》)
【注释】①说(shuì):劝说。②填阏(è):淤泥。③澙(xì)卤:土地含过量的盐碱。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韩闻秦之好兴事( ) (2)欲罢之,毋令东伐()
(3)东注洛三百余里( ) (4)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 B.屠乃奔倚其下
C.陈胜,吴广乃谋曰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25、郑国有没有完成韩国交给他的使命? 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①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材料二]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④,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炙:烧煮。②穷:困厄,处于困境。③蕴其所有:有才华、有抱负。④兴于怨刺:写诗来抒发他们的怨恨。
2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 之于 言 也 亦 然 有 不 得 已 者 而 后 言 其 歌 也 有 思 其 哭 也 有 怀。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以苏轼的经历和创作为例,写出你对上面任一材料的理解。
三、 写作
29、请以《同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
1. B 2.B 3. (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追溯 (3)困惑 (4)培养 (5)兴起 (6)有时
(7)犹,尚且 (8)面对 4.C 5.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2)用作动词,以……为子。(3)用作动词,以……为亲。 6.D 7.C 8.C
9. (1)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策之不以其道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0、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他(作者)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11. (1)示例一: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
示例二:学生苦练本领报师恩。
(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该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故事很感人,值得一读。
(3)示例: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家里一起用“泰微课”学习。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和小华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儿童,我们应该多关心他。
12. 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13.诗人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4.(1)有时 (2)通晓 (3)等同,一样 (4)怎么
15.(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6.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的现实。
17.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才能的机会,要有能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8.B
19.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已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
20.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
21.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
22、①听说 ②进攻,征伐 ③向东 ④对的
23、D
24、①当初我是间谍,然而水渠修成也对秦国有利。
②秦国因此富强,最终兼并了诸侯国。
25、示例一:我认为郑国没有完成使命。韩国本来派他游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消耗秦国国力,来阻止其向东扩张。可是郑国渠的建成反而让秦国变得富强,韩国最终被吞并。
示例二:我认为郑国完成了使命。韩国给他的使命是游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他作为一名水工,历尽艰险完成了水利工程的修建。
26、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27、世上所流传的诗篇大多是出于古代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言辞。
28、示例:苏轼多次被贬,但谪而不废,以文遣怀。人生的起起伏伏丰富了他的阅历、体验和情感,使他的人生厚重,思想深刻,从而笔下产生更多内蕴丰厚的文字。例如《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等传世名篇,所谓“不平则鸣”“穷而后工”,都是指创作者在平顺的人生遇到了波折、困难、坎坷之后,将沉淀后的情感和思想,转化成了凝聚他人生智慧的文字。
2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