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节 第2课时
食物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食道
口
胃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咽
消化系统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液中有蛋白酶
唾液腺
(分泌淀粉酶)
胃腺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肠腺
小肠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胰管
胰腺
(分泌胰液)
胆管
胆囊
肝脏
(分泌胆汁)
消化道
+消化腺
一、食物的消化
(一)口腔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食管呈管状,长约25cm,通过蠕动,将食团输送到胃。
贲门
胃壁
幽门
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
(二)胃
呈囊状,能容纳1~2L食物,食物在此处停留的时间能较长(一般为4~5h)。
(二)胃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点击上图可播放视频]
胃壁肌肉发达、
胃腺分泌胃蛋白酶。
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成粥状的食糜
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三)小肠
[△点击上图可播放视频]
(三)小肠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小肠壁内有肠腺
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送入小肠腔
食物中未被消化的部分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
食管
口腔
胃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咽
(四)大肠
在大肠中,食物残渣与水等混合成粪便人经由肛门排出体外。
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微生物消化
:咀嚼、粉碎、混合
:消化酶将蛋白质、脂肪
和糖类分解成小分子
: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
食物在口腔、胃、小肠消化后的产物是什么?
列表总结消化方式与消化后产物: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口腔
切断、撕裂、
磨碎、搅拌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唾液
胃
蠕动、混合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胃液
(消化的主要部位)
蠕动、混合
小肠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麦芽糖
多肽
脂肪
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胆汁
胰液、肠液
最终
A B C D E
(口腔)
(大肠)
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0
50
100
1
2
3
分析: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
(胃)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部位
营养物质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哪些可以被直接吸收,哪些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营养物质在什么部位被吸收?
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
思考: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少量 水和酒精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思考:
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少量 水和酒精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活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三、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外表面与内表面有什么不同
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你能看到哪些结构?
这些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思考:
小肠的结构
小肠与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 吸收面积大: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上皮细胞上有微绒毛。
人小肠内表面放大图
小肠绒毛示意图
小肠绒毛显微照片
②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促进吸收。
③ 小肠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活动: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折叠
废旧毛巾剪成条状,粘贴
?纸张折叠是为了模拟小肠什么结构
?毛巾是为了模拟小肠什么结构
测量并计算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和 外壁的表面积,计算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小肠皱襞、绒毛等结构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
讨论:
小肠内壁表面积远远大于小肠外壁表面积。
小肠内壁存物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等结构,这一结构特点扩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小肠的结构特点: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少量 水和酒精
表面积大(长、皱襞、绒毛、微绒毛)。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
1.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管 B.胃 C.大肠 D.小肠
D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内画“√”表示正确,画“×”表示错误)。
(1)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 ( )
(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道。 ( )
(3)胃呈囊状,可贮存食物。 ( )
(4)蛋白质可在胃内初步消化。 ( )
√
×
√
√
3.一位学生在服用有胶囊的药物时,对胶囊能否在人体内被消化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这个疑问,这位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装有药物的胶囊放入水中浸泡24 h,取出胶囊并观察胶囊的变化。他发现胶囊虽然膨胀了很多,但没有溶解。因此,他得出了“胶囊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所以胶囊内的药物无法发挥作用”的结论。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若要模拟装有药物的胶囊在人体内的变化,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他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1)水中没有消化酶;但是胶囊在人体消化道内能被消化酶分解。(2)没有和人体一样恒定适合的温度。
实验设计:1.提出问题: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吗
2.作出假设: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取两只干净的试管,标上A,B,分别加入一粒胶囊.在A试管中加入清水,在B试管中加入淀粉酶。同时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37度的温度下,观察2小时。
4.分析结果:A试管胶囊膨胀了很多,但是并没有溶解;B试管胶囊溶解了,所以人体中含有的淀粉酶可以将胶囊溶解。
5.得出结论: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