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5-01 15: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代数式、、6x2y、、、、中,分式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 =x3 B. =0
C. = D. =
3.分式无意义,则x的值为(  )
A.±1 B.﹣1 C.1 D.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3,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3<m<1 B.m>1 C.m<﹣3 D.m>﹣3
5.方程去分母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2﹣1﹣x=1 B.2﹣1+x=1 C.2﹣1+x=2x D.2﹣1﹣x=2x
6.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缩小9倍
7.设m﹣n=mn,则的值是(  )
A. B.0 C.1 D.﹣1
8.“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则所列方程为(  )
A. B.
C. D.
9.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1
10.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
A.0 B.1 C.2 D.3
11.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 C.m>﹣1且m≠1 D.m≥﹣1且m≠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如果方程=3的解是x=5,则a=      .
14.当x=      时,分式的值为零.
15.已知a﹣=3,那么a2+=      .
16.已知点P(x,x+y)与点Q(y+5,x﹣7)关于x轴对称,则点Q坐标为      .
17.“肥皂泡厚度约为0.0000007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此数为      .
18.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合作10天完成,若他们单独做,甲比乙少用8天,设甲单独做需要x天完成,则所列的方程是      .
19.在矩形ABCD中,A(﹣4,1),B(0,1),C(0,4),则D点的坐标是      .
20.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8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
21.计算
(1)()0﹣(﹣)2÷2﹣2﹣(﹣1)3
(2)().
22.解方程
(1);
(2).
23.先化简,再求值:(1+)÷(1﹣) ,其中a=﹣.
24.当a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1无解?
2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8cm,EF与AC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点A与点F重合,让三角形ABC向左移动,最后点A与点E重合.
(1)试写出两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y(cm2)与线段AF的长度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A向左移动2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6.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2B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倍,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
(1)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多少元?
(2)若要求这两次购进的铅笔按同一价格全部销售完毕后获利不低于420元,问每支售价至少是多少元?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代数式、、6x2y、、、、中,分式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分式的定义.
【分析】根据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分式有、、,
故选:B.
 
2.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 =x3 B. =0
C. = D. =
【考点】约分.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约分即可.
【解答】解:A、=x4,故本选项错误;
B、=1,故本选项错误;
C、=,故本选项正确;
D、=,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3.分式无意义,则x的值为(  )
A.±1 B.﹣1 C.1 D.0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无意义,得
|x|﹣1=0,
解得x=±1,
故选:A.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3,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3<m<1 B.m>1 C.m<﹣3 D.m>﹣3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由第四象限的点的特点(+,﹣),可得m+3>0,m﹣1<0,解之可得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因为点P(m+3,m﹣1)在第四象限,
所以m+3>0,m﹣1<0;
解得m的取值范围是:﹣3<m<1.
故选A.
 
5.方程去分母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2﹣1﹣x=1 B.2﹣1+x=1 C.2﹣1+x=2x D.2﹣1﹣x=2x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得能力,解分式方程首先要确定最简公分母,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为2x,然后可去分母,去分母时不要漏乘.
【解答】解:方程去分母后,可得:2﹣1+x=2x,
故选C.
 
6.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缩小9倍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把原分式中的x、y换成3x、3y,进行计算,再与原分式比较即可.
【解答】解:把原分式中的x、y换成3x、3y,则
=×,
故选B.
 
7.设m﹣n=mn,则的值是(  )
A. B.0 C.1 D.﹣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首先把分式进行通分,然后把m﹣n=mn整体代入,即可解答.
【解答】解:原式=,
∵m﹣n=mn,
∴原式=﹣1.
故选D.
 
8.“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则所列方程为(  )
A. B.
C.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可列方程.
【解答】解: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人,由题意得
﹣=3.
故选:D.
 
9.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1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C.
 
10.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
A.0 B.1 C.2 D.3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2=0,所以增根是x=2,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2),得
x﹣1=m,
∵方程有增根,
∴最简公分母x﹣2=0,即增根是x=2,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1.
故选:B.
 
11.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首先看图可知,蓄水池的下部分比上部分的体积小,故h与t的关系变为先快后慢.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
故选:C.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 C.m>﹣1且m≠1 D.m≥﹣1且m≠1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整式方程的解,根据解为非负数及分式方程分母不为0求出m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去分母得:m﹣1=2x﹣2,
解得:x=,
由题意得:≥0且≠1,
解得:m≥﹣1且m≠1,
故选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如果方程=3的解是x=5,则a=  .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5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左右两边相等,从而原方程转化为含有a的新方程,解此新方程可以求得a的值.
【解答】解:把x=5代入原方程得,,解得a=.
 
14.当x= ﹣3 时,分式的值为零.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要使分式的值为0,必须分式分子的值为0并且分母的值不为0.
【解答】解:要使分式由分子x2﹣9=0解得:x=±3.
而x=﹣3时,分母x﹣3=﹣6≠0.
x=3时分母x﹣3=0,分式没有意义.
所以x的值为﹣3.
故答案为:﹣3.
 
15.已知a﹣=3,那么a2+= 11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对已知条件两边平方,整理后不难求解.
【解答】解:∵ =3,
∴(a﹣)2=9,
即a2﹣2+=9,
∴a2+=9+2=11.
故答案为11.
 
16.已知点P(x,x+y)与点Q(y+5,x﹣7)关于x轴对称,则点Q坐标为 (4,﹣3) .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x、y的值,然后再代入Q(y+5,x﹣7)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则点Q坐标为(﹣1+5,4﹣7),
即(4,﹣3),
故答案为:(4,﹣3).
 
17.“肥皂泡厚度约为0.0000007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此数为 7×10﹣7m .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007m=7×10﹣7m,故答案为7×10﹣7m.
 
18.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合作10天完成,若他们单独做,甲比乙少用8天,设甲单独做需要x天完成,则所列的方程是 ()×10=1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由甲的天数表示出乙独做需要的天数是(x+8)天,再根据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甲单独做需要x天完成,则乙独做需要(x+8)天,由题意列方程,得
()×10=1,
故答案为:()×10=1
 
19.在矩形ABCD中,A(﹣4,1),B(0,1),C(0,4),则D点的坐标是 (﹣4,4) .
【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矩形的A、B及C的坐标,根据矩形的性质:四个角为直角,四条边相等可得出D的坐标.
【解答】解:把已知的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矩形ABCD,
∴AD=CB,DC=AB,且四边形ABCD的各角都为直角,
又A(﹣4,1),B(0,1),C(0,4),
∴D的坐标为(﹣4,4).
故答案为:(﹣4,4)
 
20.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8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3,5) .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质点运动的特点,从中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跳蚤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此类推,到(3,5)用28秒,
故答案为:(3,5).
 
三、解答题
21.计算
(1)()0﹣(﹣)2÷2﹣2﹣(﹣1)3
(2)().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幂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
(2)先化简括号内的式子,然后根据分式的除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0﹣(﹣)2÷2﹣2﹣(﹣1)3
=
=1﹣1+1
=1;
(2)()
=
=
=
=a﹣4.
 
22.解方程
(1);
(2).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去分母得:3=2x﹣4﹣x,
解得:x=7,
经检验x=7是分式方程的解;
(2)去分母得:3+x(x+3)=x2﹣9,
解得:x=﹣4,
经检验x=﹣4是分式方程的解.
 
23.先化简,再求值:(1+)÷(1﹣) ,其中a=﹣.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而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再把a的值代入求值.
【解答】解:原式=
==
=;
当时,原式=.
 
24.当a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1无解?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得出(a+2)x=3,根据等式得出a=﹣2,原方程无解,再根据当x=1或x=0时,分式方程的分母等于0,即整式方程的解释分式方程的增根,代入求出a即可.
【解答】解:去分母,得:x(x﹣a)﹣3(x﹣1)=x(x﹣1),
x2﹣ax﹣3x+3=x2﹣x,
(a+2)x=3,
(1)当a+2=0时,a=﹣2,原方程无解;
(2)当a=1时,x=1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
综上可知,当a=﹣2或a=1时,原方程无解.
 
2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8cm,EF与AC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点A与点F重合,让三角形ABC向左移动,最后点A与点E重合.
(1)试写出两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y(cm2)与线段AF的长度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A向左移动2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函数关系式;函数值.
【分析】(1)重合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2)把x=2代入(1)得到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重叠部分的面积y与线段AF的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当点A向左移动2cm,即x=2cm,
当x=2时,y=×22=2(cm2).
所以当点A向左移动2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2cm2.
 
26.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2B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倍,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
(1)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多少元?
(2)若要求这两次购进的铅笔按同一价格全部销售完毕后获利不低于420元,问每支售价至少是多少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1)设第一次每支铅笔进价为x元,则第二次每支铅笔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出分式方程解答;
(2)设售价为y元,求出利润表达式,然后列不等式解答.
【解答】解:(1)设第一次每支铅笔进价为x元,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30,
解得x=4,
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为4元.
(2)设售价为y元,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为4元,则第二次每支铅笔的进价为4×=5元
根据题意列不等式为:
×(y﹣4)+×(y﹣5)≥420,
解得y≥6.
答:每支售价至少是6元.
 
2016年5月1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