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呼唤第一篇章——新民主主义的历程材料一 朗诵(女):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一九二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结合教材和主持人的解说词,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材料二 歌曲:《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齐唱) 革命民歌 李焕之 编曲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
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
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燎原星火满地红”?
(3)“联合农民去进攻”中“进攻”的对象是谁?依据是什么?2、结合教材和歌曲,回答材料三 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
(合唱)革命歌曲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杀尽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
我们团结,我们前进,
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1)工农兵中“兵”指的是什么?
(2)工农兵联合起来斗争的对象是谁?
(3)工农兵联合起来进行了什么革命运动?
(4)“工农兵”中谁可以代表共产党?说明了什么?3、结合教材和歌曲,回答1、这一场涉及到的重大事件?
2、“星星之火”是从何处开始点燃的?为何会成“燎原”之势?此部分涉及的重大事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年)(1)本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为何会发生?
(3)过程及意义如何?材料五 01 表演唱:《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02 歌曲:《遵义城头霞光闪》
03舞蹈:《飞夺天险》
04歌曲:《飞跃大渡河》
05歌舞:《情深意长》(独唱:邓玉华)
06舞蹈:《雪山草地》
07歌曲:《过雪山草地》08歌舞:《陕北会师》
09歌曲:《会师歌》
10歌曲:《七律·长征》(领唱:贾世俊)4、结合教材和歌曲,回答4、长征:
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经过:1934年江西瑞金--1936年陕西延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年)5、遵义会议:
内容: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6、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1、原因:日本侵略中国
2、过程: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3、结果: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1937-1945(学案)2、过程:
粉粹国民党军队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原因: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1946-1949(学案)请同学们描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足迹?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民革命 井冈山 遵义会议 长征结束 新中国 据教材思考: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国内:
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国家发展扫清障碍。
2、国际:
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41927193719451949【五四运动】【中国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阶级基础革命纲领
革命领导革命道路革命胜利归纳概括时代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特点第二篇章第一场 东方的曙光第二场 星火燎原第三场 万水千山第四场 抗日的烽火第五场 埋葬蒋家王朝第六场 中国人民站起来一、五四运动:1919
二、中共诞生:1921
三、国民革命:1924-1927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1927-1937五、抗日战争:1937-1945六、解放战争:1946-1949七、新中国成立:1949.10.1《东方红》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思考:与之前的革命(如辛亥革命)相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特点?国民革命(1924——192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革命的对象?
革命的力量?
革命的策略?
领导的成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合作探究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参考提示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力量工人阶级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革命统一战线)工人、农民中华民族各阶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依靠力量:工农联盟为基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参考提示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策略工人运动联合国民党
武装斗争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道路+独立的武装斗争)全面抗战路线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策略:开展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参考提示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领导的成长工人力量薄弱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左倾教条主义先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幼稚成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参考提示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时代的感悟——新民主主义的精神第三篇章材料 歌曲:《过雪山草地》
萧华词 时乐蒙曲
白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雨水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通过图片和欣赏歌曲《过雪山草地》,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的认识?北大红楼“一大”红船井冈山会师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红楼精神: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追求真理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独立自主、严守纪律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反映民族精神 体现时代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传承并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并让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的动力??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2.时代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特点3.时代的感悟——新三民主义的精神1.时代的呼唤——新民主主义的历程课堂小结能力提升1. 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默然”的原因。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 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 年)???
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警醒国人。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 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 ……(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 ……(而后者) 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 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 其不仅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摘编自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能力提升2. 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表现: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 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危急时刻就会有人唱它。 ……(1937 年)9 月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能力提升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新特点: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同胞团结抗战;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读史感悟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