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二单元(二)——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二单元(二)——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22: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二单元核心素养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7分)
shū jí( )是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有没有一本书让你魂牵梦yíng,久久难忘 有没有一本书陪你度过 wú liáo( )而漫长的时光 从书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面临kùn jìng( ) 时保持lǐ zhì( ); 从书中, 我们明白了“塞翁失马, yān zhī fēi fú ( )”的道理。让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将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
2、根据字典中的释义, “魂牵梦yíng”的 yíng应该选哪一项 ( ) (2分)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7分)
①( )无人烟 ②( )意扬扬 ③奄奄( )毙 ④无( )于事
⑤心( )气和 ⑥( )合之众 ⑦( )头丧气 ⑧( )不在乎
1、词语④中所填字的意思是______,词语⑧中所填字的意思是_______。
2、这些词语中,词语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反义词。(填序号)
3、词语________形容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词语_______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填序号)
三、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几百次的失败,试验终于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B.渔船都扬起白帆,往来拉网,仿佛是成群结队翩翩飞舞的白蝴蝶。
C.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缓步走来,却气宇轩昂,非常富有。
D.他是个健谈的人,跟朋友讲起故事来总是滔滔不绝。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点部分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波利姨妈见到两个孩子后,高兴的泪如雨下。
A.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就像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B.柳树姑娘站在河边,任由春风抚摸着她那如长发般柔顺的枝条。
C.心灵是一方广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3、最能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是( )。(2分)
我满怀谦卑、感激之情追忆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我虔诚衷心地感谢老天,他的存在,他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我的孤独生活的不足,人际往来的缺乏。他支持着我,安慰我,鼓励我仰仗他的神力,期待他永久的惠顾。
A.我追忆生活的恩赐。
B.我期待上苍的惠顾。
C.我感恩上苍对我生活的各种恩赐。
D.我生活孤独,缺乏人际交往。
4、梳理的课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主要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和心态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B.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述了汤姆和哈克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C.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由于之前经常捉弄家里的动物,现在被动物们反击,最后被雄鹅带上高空的故事。
D.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节选部分用第二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含有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汤姆对贝琪说:“我找到了出口,现在,我带你出去!”(改为转述句)(2分)
2、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语言特点,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3分)
例句:弹指一挥间,又过了一年。
饱 薄 细 吵闹 安静
3、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的《骑鹅旅行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试着说明理由。(4分)
当男孩站在门口目送着他们走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关进了一个笼子里。(译者:高子英、李之义、杨永范)
男孩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内心有各种不安。 (译者:吴阿文、谢丽)
结合语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默读《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用小标题概括主要情节:流落荒岛→
→ → 回到英国。我认为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3分)
2、名言俗语给人启示。听老师分析完当前的国际形势,我茅塞顿开,真是“听君一席话, ”啊!“路遥知马力, 。”相处久了才能知道人心的善恶好歹。今天我早早来到学校执勤,没想到班长已经站在了教室门口,真是“ ,更有早行人”啊。与“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近山识鸟音”。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他过了一段舒服和安闲的时光——玩伴多得很——围墙上还刷上了三层灰浆!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完了,恐怕全村的男孩子都要让他弄得破产了。
汤姆心里想,这世界原来并不那么空虚啊。 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大法则----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是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假使他是个聪明的大哲学家,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就会懂得一个道理:“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一定要做的事情……
1、请你推测一下,材料二的内容可能节选的章节是( )。(2分)
A.《汤姆的刷墙小伎俩》 B.《伤心的贝琪》
C.《被良心谴责的少年》 D《出麻疹的无聊生活》
2、从“内容简介”中可以看出汤姆遇到了哪些危险 (4分)
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推测出汤姆是一个
的孩子。(2分)
4、如果让你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写推荐理由,下面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能感受到真挚友情的美好 B.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
C.体现小资产阶级生活的美好和富足 D.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北美乡土气息
5、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小明产生了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下列哪种读书方法不适合名著阅读呢 ( ) (2分)
A.要用略读的方法读每一部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B.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要让自己沉下心来读
C.读之前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
D.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丰富阅读收获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找出选段的中心句,并概括所列举的事例,完成思维导图。(3分)
2、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布置好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住所花费时间很长,说明他对住所的布置很用心。
B.鲁滨逊之所以花费很多时间和力气,主要原因是小岛上没有合适的工具。
C.从“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鲁滨逊的无奈与厌烦。
3、对于这么吃力的工作,鲁滨逊是怎么想的 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鲨鱼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 ,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风。 ,天气变了,开始闷(mēn měn)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
,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泳呀!” ,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是最先跳到水里的。他们(赚 嫌 谦)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进行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似(shì sì)的,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 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的那边游去。
“往后! 往后! 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炮手的脸像纸一样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手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 浆),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十二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孩子们起初没有听到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来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突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了。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那个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结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悟 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孩子们怎么样了,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烟雾渐渐地散(sǎn sàn)了,开始从各方面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几分钟后,小船追上了孩子们,把他们送到了轮船上。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画“√”。(2分)
2、将下面的内容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一会儿 日落之前 快到傍晚的时候 中午时分
3、这篇文章主要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1分)
A.时间先后 B.地点反转 C.事情发展 D.事物的几个方面
4、读下面的比喻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1)“天气变了,开始闷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天气的 ,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因为
。(2分)
(2)“两个人就像蜥蜴似的,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孩子 。(1分)
(3)“炮手的脸像纸一样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这个比喻句写出了炮手 。(1分)
5、孩子们最终能够“鲨口”脱险,你觉得是哪些因素让他们得救的 (最少写两点)(2分)
综合实践
九、走进名著。(7分)
六(2)班要开展“读外国名著,览大千世界”分享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王明要从图书室里借阅与本主题有关的书 不合适的一本是( )。(2分)
A.《老人与海》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C.《狼王梦》 D.《海底两万里》
2、如果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外国名著,你会推荐 ,理由是:
。(3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名著阅读方法的是( )。(2分)
A.给精彩段落作批注 B.摘抄喜欢的语段
C.了解作品梗概 D.跳读重要情节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梗概有助于我们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梗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请你选择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写一篇梗概。
要求:1、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去“枝”留“干”,把握主要内容:
2、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书籍 无聊 困境 理智 焉知非福 C
二、荒 得 待 济 平 乌 垂 满
1、帮助 完全 2、② ⑦ 3、⑤ ⑥
三、1、C
2、D
3、C
4、C
四、1、汤姆对贝琪说,他找到了出口,现在,他带贝琪出去。
2、教室里安静极了,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3、我更喜欢第一句。因为这句话把男孩的感觉具象化,用好像被关进笼子里来形容他受拘束的状态,比较形象生动,而第二句则比较笼统。
五、1、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 敢于冒险、不怕困难、聪明能干、乐观积极
2、胜读十年书 日久见人心 莫道君行早 近水知鱼性
六、1、 A
2、可能会被凶手杀死;与贝琪迷路,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威胁。
3、机智勇敢、善良正直、乐于助人
4、C
5、A
七、1、①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一年
②尖桩或圆桩很沉,打桩很费劲。
③需要花很长时间砍下木材,进行加工再运回家。
2、B
3、鲁滨逊认为自己必须干这些活儿,而且有的是时间,麻烦一点算不了什么。这体现了鲁滨逊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心态。
八、1、mēn√ 嫌√ shì√ 桨√ 捂√ sàn√
2、中午时分 快到傍晚的时候 日落之前 一会儿
3、C
4、(1)闷热 天气太热了,人们才会去海里游泳,也才会有后面的故事 (2)动作的灵活 (3)异常害怕和担忧
5、(1)孩子们很机灵,看到鲨鱼马上向两个方向游去,为炮手开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最大可能地保护了自己;(2)炮手在危急关头,能够镇静沉着,
想出开炮的办法并准确地打中鲨鱼。
九、1、C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部作品散发着浓郁的北美乡土气息,行文简
洁明快,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名著
3、D
十、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冒险与成长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中,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勇敢的海盗,最后成为揭露真相的英雄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汤姆索亚在小镇上的生活。他是一个机灵又淘气的孩子,总是喜欢逃学和搞恶作剧。一次,他目睹了一起凶案,但由于害怕被凶手发现,他选择了沉默。然而,内心的正义感驱使他最终挺身而出,勇敢地作证,将真相揭露出来。
汤姆的冒险并未止步于此。他和好友哈克贝利费恩一起,经历了当海盗、寻宝、迷路等一系列冒险。在这些经历中,汤姆展现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友情的力量。他敢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为正义而战。最终,他和哈克找到了宝藏,成为了小镇上的英雄。
通过汤姆的冒险经历,我们看到了勇气、智慧和友情的力量,以及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汤姆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有担当的少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境,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我们应该像汤姆一样,笑对生活,乐观向上,勇敢追求梦想,勇于面对困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