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端午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端午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19: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生字,会写“叶、米、分”3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美滋滋”等词语,并归类积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4.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1.巩固识记生字,会写“叶、米、分”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朗读课文
1.出示词语,生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体会心情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外婆为什么这么盼着我们回去?
(2)带着幸福和期盼的心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写了粽子的样子?(勾画句子) 指名汇报。
学习叠词“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的运用,了解粽子的样子。
①了解包粽子需要的材料。说一说材料的颜色。
②对比读句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糯米,中间有一颗红枣。
③看图填空读短语
学习粽子的味道
①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二句,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什么?
②边做动作边读读第三句话,体会粽子的香甜。
③理解“又黏又甜”,拓展“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圈一圈外婆包了哪些粽子。(汇报交流)
理解“美滋滋”
①那么多种好吃的粽子,文中的我吃得开心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②抽生用美滋滋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③为什么我们美滋滋的吃完了,外婆还要我们带一小篮回去?(体会外婆教会我们分享)
④情境理解“美滋滋”,试着用“美滋滋”说话。
我们兴冲冲地把粽子送给邻居,邻居心里美滋滋的。听着邻居赞不绝口的话,我们心里也美滋滋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美滋滋的时候?
⑤带这美滋滋的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2)交流: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理解“据说”的意思。
四、复习巩固,练写生字
指导书写生字“米、分、叶”。
1.认读,组词。
2.观察交流:
“米”和“分”都有共同的笔画——撇、捺,书写的时候要舒展。
3.教师范写,随机提醒:“叶”的口在横中线上,横对着口的中间起笔。“米”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分”的“八”撇、捺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超过横中线,“刀”的起笔在横中线。
4.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五、总结全文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跟随课文“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的由来。当我们在吃美味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板书:
端午粽
样子:青、白、红
味道:又黏又甜 中华传统文化
花样:多
意义:纪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