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3、通过社会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课前导入
美国2017年设计的海上漂浮城市“自由号”长1372米,宽229米,高107米,分为25层,可供5万人居住,学校、医院、公园、机场等设施齐全。它以太阳能和波浪能为动力,可一直漂浮停留在海上,并随时停靠。
海上漂浮城市对人类开发海洋空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面临陆地空间过度饱和、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挑战的今天,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保障国家安全有哪些作用?
海上漂浮城市“自由号”
目录
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二、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空间资源:
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
2.开发背景:
①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②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③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3.开发历程
人类最初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舟楫之便
近海渔盐之利
①含义: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②利用情况: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
滩涂
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潮上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沉积地带。
潮间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即潮间带之间的泥质、砂质和岩滩等沉积地带。
潮下带滩涂:指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区泥砂质沉积地带。
③意义: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思考讨论:盐场该如何选址?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滩涂盐场形成条件分析
(1)海盐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盐量之间的关系
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的盐度等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盐场区位分析
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②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③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环境与生态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①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
风暴潮
热带风暴
复杂的海水运动
②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黑暗
高压 缺氧
③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海水腐蚀
海冰
6.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及条件
①意义: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
②条件:海洋工程技术逐步提高,建筑材料性能不断改善。
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1.按照海岸、海面、水体、海底的
划分,将图中各项空间利用方式进
行分类。
海岸:海水淡化工厂、海洋开发
中心等;
海面:人工岛城、海运轮船、
海上飞机场等;
水体:拖网渔船、海洋调查
潜艇等;
海底:石油储存罐、海底作业基地、海底村庄等。
2.这些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中,哪些属于已广泛采用的,哪些属于设想中的?
广泛采用:海藻田、网箱养鱼、海运轮船、海底石油钻井平台、海洋调查潜艇、拖网渔船等;
设想:海底村庄、海底作业基地
思考:
二、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土空间的增大意味着可从中获得更多数量和种类的资源,这对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给十分重要。
荷兰
围海造地
香港机场
填海造陆
朱美拉棕榈岛
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
跨海桥隧
拓展陆地空间
拓展陆地空间
拓展陆地空间
改善交通通达度
①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②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1.拓展陆地空间,改善陆地空间的通达性
视频 | 港珠澳大桥
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填海造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填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2.填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
3.填海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
总之,填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拓展
2.开发海洋资源,丰富资源类型
①资源类型: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
②意义: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生物资源
化学资源
石油天然气
海底矿石
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对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3.提供危险资源储藏场所,减少对陆地的威胁
①特点: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
适宜储藏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
②资源类型: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废料等
③意义: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
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概述
①概念: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一国的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
一国对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案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国家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一国在海洋国土范围内主要享有如下权益。
在毗连区,享有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的管制权;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享有对海洋环境保护和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设的管理权。
可依法开发海洋国土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海底多金属结核等自然资源,发展矿产资源、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可依法在海洋国土范围内采取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保障;可依法在海洋国土范围内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污染防治等活动,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保护海洋环境。
此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享有在公海航行、飞越、捕鱼、科研、敷设电缆管道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的自由权利。
2.中国的领海概况
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②大陆海岸线:约1.8万多千米
③海岛岸线:约1.4万千米
④海岛:11000余个
这些海域、海岸线和岛屿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国情
经济空
间辽阔
气候类
型多样
自然资
源丰富
生态系
统多样
海洋灾难种类多
环境状
况不佳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海洋国土面积大
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产储备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汐能、波浪能开发前景广阔
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海域广阔,海况复杂,海洋灾害多发,包括海啸、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海洋环境质量荷花的总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
①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②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③对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拓宽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海洋利益争端与国家安全
①影响:随着各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范围的扩大,相关国家之间产生海洋利益争端的概率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②解决方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活动
讨论永兴岛开发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东沙群岛:广东省汕尾市(法定)
台湾省高雄市旗津区(实际)
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少数具有供人类长期居住条件的天然岛屿之一。它从珊瑚岛礁演化为有淡水资源和植被、土壤覆盖,适合鸟类、陆地动物乃至人类生存的岛屿,至少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
自有人在永兴岛上长期生活以来,人们就不断采取措施,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淡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困难,特别是在成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后,永兴岛上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采用吹沙造陆的方式填海造地,扩大永兴岛的陆地面积。扩建后的永兴岛与石岛连为一体。
在扩建后的岛上,建设海港、机场、通信设施、学校、医院、银行、邮局、超市等基础设施。其中,岛上3000米长的机场跑道可起降中型客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级船只供给。修建、扩建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保障岛上的电力供给。修建雨水收集设施、海水淡化厂,满足岛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并对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通过水培、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蔬菜,实现居民蔬菜基本自给。
1.永兴岛的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采用吹沙造陆的方式填海造地,扩大永兴岛的陆地面积。扩建后的永兴岛与石岛连为一体。②在扩建后的岛上,建设海港、机场、通信设施、学校、医院、银行、邮局、超市等基础设施。
2.保障岛上居民生活所需的饮水、食物、电力等正常供应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困难:永兴岛面积狭小,远离大陆,交通困难,岛上淡水、食物、电力供不应求,从我国大陆沿海省区补给困难。
克服方法:修建雨水收集设施、海水淡化厂,满足岛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并对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通过水培、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蔬菜,实现居民蔬菜基本自给;修建、扩建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保障岛上的电力供给。
3.新建机场和港口对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
扩建后的永兴岛上,建设了3000米长的机场跑道可起降中型客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级船只。加强了永兴岛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延伸了我国的海防前线,有利于保障海洋国土安全。
海洋空间资源
国家安全
海岸
国家资源安全
扩展陆地空间
海面
水体
海底
海洋国土安全
改善陆地间通达性
丰富资源类型
减少某些资源对陆地的威胁
宣示主权
行使权益
提高管控
处理争端
类型
开发
影响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A
B
1.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的最优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而推动涡轮发电机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C
A
3.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4.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能量集中,发电效率高
D
5.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不包括( )
A.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B.河水含沙量较大
C.海水盐度不够大
D.地势起伏较小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而推动涡轮发电机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下面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