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4 常州)下面每个大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米,用阴影部分表示平方米,错误的是( )
A. B.
C. D.
2.(2024秋 洪泽区期中)甲、乙是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剪去米,乙剪去本身的,( )根剪去的长。
A.甲 B.乙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2023秋 庐江县期末)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鹿城区期末)套圈游戏摊位,小宇套中的个数比小舟多,那么小舟套中的个数比小宇少 。
5.(2023秋 宁海县期末)将一根米的圆木平均切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6.(2024秋 莒县期中)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全长的 ,每份长 。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自贡期中)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的长度是第二段3倍,则第二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8.(2023秋 唐县期末)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9.(2023秋 偃师区期末)把一个蛋糕切成4份,每份是它的.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3春 林甸县期末)看图列式计算。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答案 D D B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4 常州)下面每个大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米,用阴影部分表示平方米,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D
【分析】A.大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米,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总面积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米);
B.大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米,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总面积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米);
C.大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米,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总面积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米);
D.大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米,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总面积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米)。
【解答】解:A.2(平方米),阴影部分的平方米;
B.2(平方米),阴影部分的平方米;
C.2(平方米),阴影部分的平方米;
D.2(平方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
2.(2024秋 洪泽区期中)甲、乙是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剪去米,乙剪去本身的,( )根剪去的长。
A.甲 B.乙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D
【分析】首先区分两个的区别:第一个是一个具体的长度;第二个是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甲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没有告诉具体的长度,因此无法比较大小。
【解答】解:当两根绳子1米长时,甲、乙剪去的一样长,所以剪去的一样长。
当绳子大于1米时,乙剪去的长度大于米,所以乙剪去的长些。
当绳子小于1米时,乙剪去的小于米,所以甲剪去的长些。
故无法比较哪根剪去的长。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题中的“”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
3.(2023秋 庐江县期末)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打开后,纸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关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鹿城区期末)套圈游戏摊位,小宇套中的个数比小舟多,那么小舟套中的个数比小宇少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读题可知:把小舟套中的个数看作单位“1”,小舟套中的个数相当于5份,小宇套中的个数相当于(5+4)份,据此作答即可。
【解答】解:4÷(5+4)
=4÷9
答:小舟套中的个数比小宇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清楚:不管是求多或少几分之几,都要用相差部分除以相应的单位“1”。
5.(2023秋 宁海县期末)将一根米的圆木平均切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段长度即可。
【解答】解:1÷8
(米)
答: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6.(2024秋 莒县期中)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全长的 ,每份长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把米长的铁丝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3计算;每份长多少米,用总长数÷份数。
【解答】解:1÷3
3(米)
答:每份是全长的,每份长。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自贡期中)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的长度是第二段3倍,则第二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的长度是第二段3倍。把第一段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第二段占其中的1份,这根铁丝共是1+3=4(份),第二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1+3)
=1÷4
第二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
8.(2023秋 唐县期末)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
【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个要素的理解.
9.(2023秋 偃师区期末)把一个蛋糕切成4份,每份是它的.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由于“把一个蛋糕切成4份”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份是它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解答】解:由于“把一个蛋糕切成4份”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根据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蛋糕切成4份,每份是它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时候,要注意“平均分”这个要素.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3春 林甸县期末)看图列式计算。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文字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20千克。
【分析】把210千克平均分成了7份,求4份是多少千克,先求1份是多少千克,用210除以7,再求4份是多少千克,用1份的千克数乘4即可解答。
【解答】解:210÷7=30(千克)
30×4=120(千克)
答:4份是120千克。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考点卡片
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
【命题方向】
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米,第二根用,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
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第一根剪去米,剩下的长度是:32(米);
第二根剪去,剩下的长度是3×(1)(米).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选:A.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3秋 永嘉县期末)关于4下面哪一个说法正确?( )
A.表示4个 B.表示4的倍
C.表示 D.表示
2.(2023秋 赵县期末)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3.(2023秋 上虞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份是整张纸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北仑区期末)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2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片的 ,如果对折3次后打开,3份是这张纸片的 。
5.(2023秋 江汉区期末)爷爷今年63岁,小雅的年龄是爷爷的。小雅今年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雅的4倍,爸爸今年 岁。
6.(2023秋 江汉区期末)是3个 ,1里面有 个。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3秋 偃师区期末)慧慧喝了一瓶果汁的,接着妹妹又喝了剩下的,这瓶果汁被她俩喝完了。
8.(2023秋 市南区期末)要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几段,一共剪了3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9.(2023秋 老城区期末)一个西瓜切成了8块,小胖吃了3块。他吃了这个西瓜的 。
四.应用题(共1小题)
10.(2023秋 巴南区期末)小明本学期获得了30分的积分,在学校,积分可以兑换很多东西。他听取了爸爸的建议,用这些积分的兑换书籍等学习用品,小明兑换学习用品用了多少积分?
(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答案 C C A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3秋 永嘉县期末)关于4下面哪一个说法正确?( )
A.表示4个 B.表示4的倍
C.表示 D.表示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4表示29个;29的倍;表示4;表示,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解答如下:
A.4表示29个,故原题说法错误;
B.4表示29的倍,故原题说法错误;
C.4表示4,故原题说法正确;
D.4表示,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2.(2023秋 赵县期末)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C
【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对折一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对折二次,被平均分成(2×2)份,即4份,每份是它的,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2×2×2)份,即8份,每份是它的。
【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弄清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是关键。
3.(2023秋 上虞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份是整张纸的( )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A
【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平均分成了8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即可.
【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平均分成了8份,每一小份是整张纸的:1÷8.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作分数;要搞清分成的份数以及要表示的份数.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北仑区期末)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2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片的 ,如果对折3次后打开,3份是这张纸片的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片的面积看作单位“1”,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片的;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纸纸片的;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纸片的,3份就是这张纸片的。
【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2次后打开,这纸纸片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片的,如果对折3次后打开,这张纸片被平均分成8份,3份是这张纸片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5.(2023秋 江汉区期末)爷爷今年63岁,小雅的年龄是爷爷的。小雅今年 9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雅的4倍,爸爸今年 36 岁。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9;36。
【分析】根据题意,把爷爷的年龄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7份,小雅的年龄占1份,用63除以7就是小雅的年龄;求爸爸今年多少岁,用小雅的年龄乘4即可解答。
【解答】解:63÷7=9(岁)
9×4=36(岁)
答:小雅今年9岁,爸爸今年36岁。
故答案为:9;36。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
6.(2023秋 江汉区期末)是3个 ,1里面有 5 个。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5。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表示其中3份,即3个;把“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里面有5份,即5个。
【解答】解:是3个,1里面有5个。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3秋 偃师区期末)慧慧喝了一瓶果汁的,接着妹妹又喝了剩下的,这瓶果汁被她俩喝完了。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
【分析】把这瓶果汁的体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慧慧喝了一瓶果汁的,即慧慧喝了其中1份。再把剩下的1份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妹妹喝了剩下的,即其中1份。相当于把一瓶果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慧慧喝了其中2份,妹妹了其中1份,二人喝了(2+1)份,即3份,是这瓶果汁的。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把这瓶果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慧慧喝了其中2份,妹妹喝了其中1份,二人喝了(2+1)份,即3份,是这瓶果汁的。
即慧慧喝了一瓶果汁的,接着妹妹又喝了剩下的,这瓶果汁被她俩喝了。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8.(2023秋 市南区期末)要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几段,一共剪了3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剪成几段,一共剪了3次,被平均剪成了(3+1)段,即4段,每段是它的。
【解答】解:要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几段,一共剪了3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弄清把这根绳子剪3次,被平均分成的段数是关键。
9.(2023秋 老城区期末)一个西瓜切成了8块,小胖吃了3块。他吃了这个西瓜的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
【分析】把一个西瓜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切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小胖吃了3块。他吃了这个西瓜的 。
【解答】解: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块,小胖吃了3块。他吃了这个西瓜的 。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四.应用题(共1小题)
10.(2023秋 巴南区期末)小明本学期获得了30分的积分,在学校,积分可以兑换很多东西。他听取了爸爸的建议,用这些积分的兑换书籍等学习用品,小明兑换学习用品用了多少积分?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2分。
【分析】把小明本学期获得的积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2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分数,再用乘法(或加法)求出2份的分数,即小明兑换学习用品用的分数。
【解答】解:30÷5=6(分)
6×2=12(分)
答:小明兑换学习用品用了12积分。
【点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转化成整数除法、乘法再解答。
考点卡片
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
【命题方向】
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米,第二根用,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
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第一根剪去米,剩下的长度是:32(米);
第二根剪去,剩下的长度是3×(1)(米).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选:A.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学困生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3秋 东阿县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图片是( )
A. B.
C. D.
2.(2023秋 诸城市期末)分针从数字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 )
A. B. C.
3.(2023秋 上街区期末)4位同学分别画图用阴影部分或指定线段表示,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天桥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读作 .
5.(2024 鼓楼区)1的分数单位是 ,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6.(2023秋 璧山区期末)7个 是,里面有 个。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3秋 南昌县期末)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
8.(2023秋 城阳区期末)把一个西瓜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 .
9.(2023秋 宁南县期末)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
四.应用题(共1小题)
10.(2022秋 孝义市期末)把30块共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1)每人分得几块巧克力?
(2)每人分得多少千克巧克力?
(3)每人分得全部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学困生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4.1.1分数的产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答案 B A B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3秋 东阿县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图片是( )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B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据此这项进行分析,再选择.
【解答】解:A、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能用分数来表示;
B、不是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所以阴影部分就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C、可以看成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所以阴影部分就能用分数来表示;
D、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能用分数来表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如果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要注意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
2.(2023秋 诸城市期末)分针从数字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 )
A. B. C.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A
【分析】把整个钟面看作一个整体,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分针从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正好是5份,占整个钟面的。
【解答】解:分针从数字12走到5,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
故选:A。
【点评】此题除考查钟表的认识外,主要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2023秋 上街区期末)4位同学分别画图用阴影部分或指定线段表示,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答案】B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是它的,要表示的是其中1份。
【解答】解:A、阴影部分表示;
B、由于不是把这图形平均分,涂阴影的1份不表示;
C。阴影部分表示;
D、原题表示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3秋 天桥区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读作 四分之一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份是它的1÷4.读分数时,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然后再读分子.
【解答】解:每份是它的1÷4,
读作:四分之一.
故答案为:,四分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读法等有关于分数的基础知识.
5.(2024 鼓楼区)1的分数单位是 ,增加 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1)1的分母是9,所以分数单位是;
(2)最小的质数是2,2,即再加4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要注意最小的质数是2.
6.(2023秋 璧山区期末)7个 是,里面有 4 个。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4。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7份就是它的;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个。
【解答】解:7个是,里面有4个。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3秋 南昌县期末)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解答】解: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8.(2023秋 城阳区期末)把一个西瓜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这个西瓜看作单位“1”,如果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的,此题没说平均分,不能确定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5份,每份一定是这个西瓜,因此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9.(2023秋 宁南县期末)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 .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研究的,本题只说了“分成5份”,没说“平均分成5份”,所以就不能确定4份就是这张纸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题干没说“平均分”,所以“把一张纸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注意分数的意义首先要满足“平均分”这个前提条件,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应用题(共1小题)
10.(2022秋 孝义市期末)把30块共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1)每人分得几块巧克力?
(2)每人分得多少千克巧克力?
(3)每人分得全部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1)5;
(2)0.5;
(3)。
【分析】(1)用总块数除以人数,就是每人分得的块数;
(2)因为30块巧克力的总重量是3千克,除以人数,就是每人分得的巧克力的重量;
(3)求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就是把这些巧克力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为5份,求一份是这些苹果的总质量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1)30÷6=5(块)
答:每人分得5块。
(2)3÷6=0.5(千克)
答:每人分得0.5千克的巧克力。
(3)1÷6
答:每人分得全部巧克力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找准单位“1”及平均分了几份。
考点卡片
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
【命题方向】
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米,第二根用,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
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第一根剪去米,剩下的长度是:32(米);
第二根剪去,剩下的长度是3×(1)(米).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选:A.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