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21: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二单元测试题(4)
一、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周瑜(yǘ) 血泊(pō) 迸溅(bìng) 抽屉(dì)
妒忌(jì) 楷书(kǎi) 镌刻(juān) 晦气(huì)
弓弩(nù) 踉跄(liàng) 恶劣(liè) 敞开(chǎng)
擂鼓(lěi) 胯下(kuà) 芝士(zī) 金钗(chāi)
二、读拼音,写词语。(4分)
公园的草坪上chā zhe( )qīng wù( )踩踏 的木牌。
山间小路全给大雪zhē gài( )住了。
商家quě jīn( )少两是不诚信的行为。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0分)
( )( )妙算 七( )八( ) 日 ( )月( )
( )( )三更 ( )弟( )兄 抓 耳 ( )( )
再写两个含 数字的词语: 、 。
用画“ ”的词语造句。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果然误了大事。”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粗什么动静。
看着弟弟着急的样子,他忽然笑了起来。
爷爷虽然鬓发全白了,可是精力还很旺盛。
五、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使酒热)酒?”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跺晴白额大虫(巨大 的虫子 )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 不肯卖酒给我吃(喝)?”
但凡(但是)客人来我店中,吃三碗的,就醉了,过不了前面的山冈去。
六、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4分)
1、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2、(武松)欲待发步再回到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了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
去。” ( )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忽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那个大虫以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
句子训练场。(8分)
诸葛亮说:“我愿意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十万支箭 ,三天怎么造 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正当中一块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改变词序使意思不变)
风筝从你房角里斜剌飞起,如面顺风的船帆。(照此修辞方法仿写一句话)
课堂回顾。(11分)
《草船借箭》是按照 顺序写的,先写了 ,接着写了 ,着重写了
,最后写了 ,本课选 自古典历史小说 。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第 回改编的。作者是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喝酒、 、 、 表现了武松 的英雄气概。
《答王出世》这篇课文选自古典神话小说《 》第 回,作者 ;《红楼春趣》选 自 写的 。
《鸟鸣涧》中突出山涧特点“静”的诗句是 , 。
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①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蜗晴白额大虫来。
②武松见了,叫声“哎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中,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 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 见掀 他一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让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武松却又( ) 在一边。
③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 不着,劲儿先就汇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了回来。武松见大虫 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只听一声响,簌地把那树了老婆开枝带叶打下来。定晴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④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进一步远。那只大虫 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抓 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 想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松!武松把脚往大虫 面门上眼睛上只管乱踢,那只大虫 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两堆黄泥,顾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典泥坑里去。那只大虫 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 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抻起铁锤般 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尽管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牌子里,耳朵里,都迸出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乘下口里喘气。
⑤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见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武松心里想道:“我就把那只大虫拖下冈去。”就血泊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搬得动,原来武松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
⑥武松回到青石坐了下来,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去,明早再来理会。”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这段文字写 的场面,“大虫 ”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 、 这两个动作的作用是 。
“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话中把“ ”比作“ ”可见

这段话主要采用了( )描写。
语言 B、心理 C、动作 D、景物
这段话通过一系列动词,展现了武松怎样的形象?
下面选项中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一场面的描写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
文字中对老虎的描写衬托出武松勇武过人的形象。
武松在打虎时,只顾乱踢,只顾乱打,毫无章法可言。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借的假芭蕉扇,他挠挠腮,眨眨眼,又想出了好主意,他摇身一变,成了牛魔王,一个跟头跟到翠云山,铁扇公主难辨真伪,拉着他进了 洞。
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假牛魔王故意怒气 冲冲:“夫人,怎么把宝贝借给那猴子?真气人。”
铁扇公主笑着说:“不必生气,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道:“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偷走。”铁扇公主喜笑颜开地说:“我藏在嘴里,谁偷得走?”她吐出房子,晃了晃,就能成了丈二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
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型,“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 喊道:“气死我了!”
孙悟空刚走,牛魔王回来了,铁扇公主哭哭啼啼,把孙悟空借啊不擦我也能拿到的事情原
原本本说了。牛魔王气得跺 双脚,转向去追赶孙悟空。他追 了一阵,远远看见孙悟空载着药
茶扇,他想了想,遥身一变,变做猪八戒,叫道:“老猎 接你来了!”
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在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变成小房子。他把小房子放到嘴里,
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孙悟空抡起金箍棒应战,牛魔王打不过,摇 身变成天鹅,飞上蓝天 ;孙悟空也变作大
青鸟,钻入云端,抱住天鹅的脖子,啄他的眼睛。牛魔王栽到地上,变做小鹿,边走边吃青草,
孙悟空扑下来,变作猛虎追赶小鹿,牛魔王急了,变作狮子;孙悟空打个滚,就能作巨象,甩
开长鼻子云卷那狮子。牛魔王没办法,只好现了原形——一闲大白牛。身高八百丈,四肢像铁
塔;孙悟空也现出原形,在叫地声:“长!”身高万丈,手抡金箍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连
忙叫道:“别打,把扇子借给你!”他吐出芭蕉扇,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回到火焰山,举起芭蕉扇一扇,火焰小了;又一扇,凉风习习,火全灭了。再一扇,
乌云滚滚,大雨倾盆。
次日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走过火焰山,向西天走去。
“他挠挠腮,眨眨眼,以想出 了好主意。”这里的“好主意”指的是 ;从孙悟
空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孙悟空 。
“牛魔王气得真跺双脚,转身就去他走孙悟空。”请用两个成语概括出牛魔王的神态和动作
特点 。
细读第7自然段,弄清孙悟空与牛魔王搏斗,厮杀的过程中不断变成 、 、
。可见孙悟空 。
简要写出孙悟空第二次和第三次怎样借药茶扇的?
孙悟空有怎样的特点?
习作。 (30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我们拥有知识,拥有快乐的童年,拥有亲情……丰富多彩的
生活值1得我们珍惜有许多许多,如童年、健康、亲情、友情……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附参考答案
一、选正确读音,B
二、读拼音,写词语。1、插着,请勿,2、遮盖,3、缺斤
三、补充词语,填空。神机,零落,新异,半夜,称道,挠腮
1、四面八方,三长两短,
2、诸葛亮神机妙算,用草船 从曹军水寨中借出十万支箭 。
四、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是。A
五、下面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c
六、句子修辞方法。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4、动作描写
七、句子训练。1、诸葛亮说,他愿意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2、十万支箭 ,三天不能造 得成。
3、镌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正当中的一块石碣上镌刻着。
4、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像穿 碰上花衣衫的小姑娘。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时间顺序写,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神机妙算,
曹军水寒草船借箭 。 借箭成功,《三国演义 》
2、《水浒传》,施耐庵,醉酒上冈,打死老虎,下冈,空手打虎的
3、西游记》,吴承恩, 曹雪芹,《红楼梦》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九、阅读理解。(一)1、一扑,蹿,一闪,闪,一掀,一闪, 2、武松打虎,扑、掀,剪 ,躲、闪
躲闪被老虎抓 住。 3、虎尾,铁棒,厉害异常。、 4、C 5、武松打虎的英雄
形象。 6、C

十、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