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学习活动一】 课前趣味题
1.下列诗歌中,字数最多的是_______.(不含诗题)
①五言绝句 ②七言绝句 ③五言律诗 ④七言律诗
课前趣味题
1.下列诗歌中,字数最多的是__④__.(不含诗题)
①五言绝句 ②七言绝句 ③五言律诗 ④七言律诗
课前趣味题
2.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①颔 ②尾③首 ④颈
课前趣味题
2.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①颔 ②尾 ③首 ④颈
③①②④
5 七律·长征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学习活动二】:
检查预习情况,借助拼音,朗读《七律·长征》,力求做到读准、读通。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朗读
wēi yí
páng bó
wán
mín
学习活动二:
自主朗读,要注意体现韵律和节奏。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老师范读
wēi yí
páng bó
wán
mín
读好停顿,
读出节奏。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xián)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wán)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hán)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yán)
了解诗歌韵脚
wēi yí
páng bó
wán
mín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颔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尾联)
男女同学合作读
整体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诗中出现了哪些地方?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历经约13个月 途径14个省
翻越18座大山 跨越24条大河
进行了600多场战斗 全程约二万五千里
自己读,思考长征长在哪里?
面对长征路上的重重困难,红军有没有被吓倒?画出相关词语。
互动课堂
【学习活动三 】走进诗歌,读出磅礴之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乐观、无所畏惧
首联
不怕——可以换成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感受到红军战士乐观的革命精神的精神。
不怕
只等闲
再读后面诗句,说说诗中提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深入研读,体会“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气势盛大。
颔联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
1、全长1600多公里
2、山高林密
3、敌军居险布防
乌蒙山,峰高谷深,如刀切斧削,最高峰4000多米。1936年2月27日,天寒地冻,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弹尽粮绝。这时,国民党军派出10个师又1个旅,一面尾随,一面从南面侧击,妄图将红军困死乌蒙山内。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从此再也起不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材料二
材料一
材料三
读材料,思考:你发现翻越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和千里雪的岷山有哪些困难?
山高林密、天寒地冻、腹背受敌……
“千山”之难
五 岭
岷 山
乌 蒙 山
自由朗读诗句,画出让自己感觉到“只等闲”的词语。
细浪
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表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乐观的英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
对比
学习活动四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颈联,完成学习任务单。
1.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难”。
2.结合任务一的学习成功,为下面两个词写注释,并说明理由。
注释
①【暖】_______
②【寒】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高耸入云的山崖。
颈联
诗意: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大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名泸定桥。
怎样理解诗句中的“寒”?
飞夺泸定桥片段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 )。
填空诵读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用“暖”“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不费一兵一卒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伤亡惨重、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畏。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朗读: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
——
——
——
— —
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乐观豪迈、气度不凡。
请同学们完成默写纸:
注意:云崖暖 ——崖字的横长短不一
欣赏毛主席的字
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战胜一切困难,能时刻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那么,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该怎么做呢?
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地想办法战胜一切困难。
最后,老师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是建设中华的点点星火。希望大家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作业:
1.用磅礴的气势朗读、背诵《七律·长征》。
2.搜集并朗读毛泽东的其他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