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7 11: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
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
1.(1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C.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D.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1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新增四条快速公交线路,改善了区域间的交通状况,提高了通勤效率。
B.湖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不断上升,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
C.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后,将于任务期间完成组装建造中国空间站。
D.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3.(1分)编辑部的同学举办了“清明短诗征集”活动,并要求来稿短诗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短诗是(  )
A.打着响鞭的雨,催赶着云朵的脚步/去年的青草,又活回来/翠绿爬到地上/苍白的花,开在心里
B.每年的今日/都有一茬思念/随着布谷鸟动人的嗓音/水汪汪地生长在后人的心间
C.蒙蒙的细雨,织成一张黏黏的网/锁住我深深的依恋/奶奶的笑容呵/近在眼前
D.杏花雨,落无声/酒残梦天放晴/闹中守住心底静/无风无雨过清明
4.(1分)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燕迅疾勇敢的雄姿。
B.《海燕》这篇散文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乌云”象征了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
C.“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
D.“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5.(1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二、积累与运用(共1题;共7分)
6.(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答题。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xī灭在自己的深yuān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yuān
   灭 深   
(2)(3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蜿蜒
三、填空题(共1题;共3分)
7.(3分)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1分)霜风呼呼的吹着。霜风:   
(2)(1分)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闲话:   
(3)(1分)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   
四、默写(共1题;共8分)
8.(8分)诗歌默写。
(1)(3分)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   、你的   、你的   。
(2)(1分)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1分)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
(4)(3分)投身革命即为家,   。   ,   。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
9.(3分)作文
《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六、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7分)
学习了《海燕》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0.(2分)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
11.(2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12.(3分)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七、诗歌鉴赏(共3题;共7分)
阅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
13.(2分)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4.(2分)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起笔,有什么表达效果?
15.(3分)说说你对最后一节诗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 燕
郑振铎
①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些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②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③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吗?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吗?
④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
⑤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⑥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吗?不会遇着暴风疾雨吗?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⑦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⑧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有删节)
16.(3分)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最能表现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特点的词语。
17.(3分)作者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各自的背景是怎样的?
18.(4分)本文写的是海燕,为什么先从故乡的小燕子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9.(10分)作者见到海燕,托物寄思,在文中有两处直接抒情,一处在中间,一处在结尾,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中间一处:   
②结尾一处:   
九、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20.(60分)家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家乡的哪些景物令你印象深刻?请从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A.有误,应划分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BCD.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朗读停顿。做此类题,诗歌的朗读停顿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 成分残缺。可在“将于”前加“‘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后加“的使命”。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答案】D
【解析】 A.正确,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
B.正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正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有误,未用修辞。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
做好本题需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能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及象征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A选项:“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句,明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形象地描绘了海燕飞行时的迅疾和勇敢,与原文描述相符,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海燕》这篇散文诗确实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象征手法。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这一点无误。但“乌云”并不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而是象征了反动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因此,B选项中的这一理解是错误的。
C选项:“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确实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重复“暴风雨”这一词语,强调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预示着革命暴风雨的临近,与原文描述相符,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海拟人化,赋予其抓住并熄灭闪电的能力,形象地表现了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与原文描述相符,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通过对各选项的逐一分析,我们可以得出B选项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及象征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解题方法: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各选项的表述,然后结合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比喻手法,要识别出本体和喻体;对于拟人手法,要识别出被拟人化的对象;对于反复手法,要注意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对于象征手法,要理解象征物和被象征对象之间的关系。
技巧:在阅读文章时,可以边读边做笔记,记录下关键语句和修辞手法,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理解。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象征意义的挖掘。
5.【答案】C
【解析】 A. “能否” 表示两种情况,即 “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和 “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而 “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只对应了 “能” 这一种情况,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A 错误;
B. “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这句话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 “的热情”,使句子成分完整,B 错误;
C. 正确;
D. “开创” 与 “画卷” 搭配不当,应将 “开创” 改为 “描绘”,使动宾搭配恰当,D 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6.【答案】(1)熄;渊
(2)wān yán
【解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熄”不要写成“息”等字,“渊”不要写成“远”等字。
(2)答题时注意声调。
故答案为:⑴熄;渊
⑵ wān yán
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积累能力。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形声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对于同音字,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选择使用哪一个字。
⑵本题考查注音。字音题关键在于积累,要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
7.【答案】(1)刺骨的寒风
(2)闲谈时所说的话
(3)点缀、装点
【解析】(1)下霜时,天是冷的,因此“霜风”可理解为“寒风”。
(2)“闲话”有多种意思:闲谈:与正事无关的话;不满意的话。此处根据“卧听”表现出的适意,可确定为“闲谈时所说的话”。
(3)“装饰”可采用换词法解释,意为“装点”。
故答案为:刺骨的寒风;闲谈时所说的话;点缀、装点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8.【答案】(1)富饶;荣光;自由
(2)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3)繁多是个谎言
(4)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易错字有:饶;饰;窗;繁;谎;涯;遍。
故答案为:富饶;荣光;自由;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繁多是个谎言;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背诵中的“直接默写”题型。直接默写题型虽然难度较低,但也要预防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出下句默写上句的题型,在做题时偶尔会出现瞬间忘记的现象,这时可以尝试背诵整首诗,如果整首都背不出来,先跳过该题,等心情平静后再尝试背诵;另一种是出现了错别字、漏字或添字现象,所以要注意检查,避免这种情况。
9.【答案】范文: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创作小诗的能力。
诗歌创作注意:明确意象,语言精简,可以讲解押韵,字里行间表露你的情感即可。
如思念,让人联想到绵绵的海风,不停的吹着,吹开了你的家门;如悲伤,让人联想到记忆里的家,近在咫尺,梦醒后却远在天涯;如欢欣,让人联想到小时候的秋天,果园丰收,你和小伙伴们开心的吃着水果,比赛谁家水果更甜更大等。言之合理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创作小诗的能力。注意读懂题目要求,明确描写对象,结合其具体特征,展开联想。注意:明确意象,语言精简,可以讲解押韵,字里行间表露你的情感即可。
【答案】10.处处闻啼鸟(其它符合语境的唐诗亦可)
11.答题要点:语义双关,“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12.答案示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
【解析】⑴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⑵广告语赏析首先要结合其行业或物品特点,然后再品析它的表达效果,优秀的广告语常借助一些修辞手法,令人过目不忘。
⑶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
10.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处处闻啼鸟
11.本题考查广告语的赏析。首先要结合其行业或物品特点,然后再品析它的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语义双关,“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1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
【答案】13.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14.①点明诗题;②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感情基调。
15.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中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向苦难中的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⑶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1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主要描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故答案为: 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14.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诉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 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
故答案为: ①点明诗题;②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感情基调。
15.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理解。由“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它像太阳一样鼓舞我的心”等诗句可见,太阳是艾青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太阳” 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等诗句可见,土地是艾青诗中常见的另一个意 象。
故答案为: 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中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向苦难中的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16.伶俐可爱;隽逸从容
17.作者将故乡的小燕子置于隽妙无比的春之图中,将海上的小燕子置于绝美的海天之中。
18.故乡的小燕子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发思乡之情。
19.直抒思乡之情,点明大段描写乡燕的用意。;加深思乡之情,收束全文。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品析语言特点。品析文章语言特点,可从以下角度入手:用词角度;句子特点;表达方式;语言风格角度;语体角度;情感角度。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解答时结合具体的内容做出分析即可。
16.文章开篇 “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些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直接用 “伶俐可爱” 来形容故乡的小燕子,展现其活泼、灵动的特点。文中 “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隽逸从容” 体现了海上小燕子在浩渺大海上飞行时悠然自得、不慌不忙的状态。故答案为:伶俐可爱;隽逸从容
17.文中描述 “当春间二三月…… 加入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明确表明作者将故乡的小燕子置于充满生机、隽妙无比的春之图这个背景之中,春天的微风细雨、阳光满地、稻田高柳等构成了小燕子活动的场景。“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描绘出绝美的海天景色,海上的小燕子就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皎洁的大海与天空之间飞行。故答案为:作者将故乡的小燕子置于隽妙无比的春之图中,将海上的小燕子置于绝美的海天之中。
18.作者身处海上,见到海上的小燕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故乡的小燕子,这是基于相似的小燕子形象触发的联想。作者通过对故乡小燕子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故乡的小燕子代表着故乡的生活、故乡的美好回忆,借描写故乡小燕子来抒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更有韵味。故答案为:故乡的小燕子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发思乡之情。
19.“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 —— 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 此处在描述完故乡小燕子后,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点明前文大篇幅描写故乡小燕子的用意,即借故乡小燕子引发并表达自己的乡愁,使文章情感脉络更加清晰,让读者明确作者描写的目的。“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文章结尾再次强调乡愁,以这种反复咏叹的方式加深了思乡之情的表达,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浓浓的乡愁。同时,这句话收束全文,使文章在情感的高潮处结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对乡愁这一情感的共鸣。故答案为:直抒思乡之情,点明大段描写乡燕的用意;加深思乡之情,收束全文。
20.【答案】【参考例文】
家乡的香樟树
阵阵春风,吹来数番微雨,如烟似雾,如帘似纱。隐隐约约,迷迷蒙蒙中一抹绿色的身影显得格外青翠,娇美,活力四射!她们,就是我家乡的常青树——香樟树。雨水淋洗,不见丝毫颓丧之意,反而更显得精神百倍。她们剥脱冬季的旧衣裳,好比出浴的少女,展露青春的蓬勃。
烈烈的炎阳,如刀似剑,锃亮的剑锋无情地刺向大地,知了脆声鸣叫,小草渐渐被烤得无精打采,小水潭的水也愈见浅少……仿佛一切都在烈日下失去了活力。然而,一排苍翠的绿色在此刻跃入眼帘,顿时让人觉得神清气爽,一股清凉感如一泓沁人心脾的山泉缓缓流遍全身,让人顿觉如沐春风——那是一排香樟树,炎炎骄阳下依旧屹立着,并撑出偌大的华盖,给路人披上一道透心的阴凉。
晚秋的风“呼呼”地吹着,吹起漫天的风沙,卷起滚滚的烟尘,铺天盖地地向城市、村庄涌去,如大海怒涛,如饿狼扑食,浩浩荡荡,声势骇人。然而,一堵绿色的墙、一条绿色的防线紧紧地护住了城乡,挡住了阵阵狂猛肆虐的风,挡住了那层层如狼似虎的沙。这一片片浓郁的常青树啊,你们是狂风中守护家园的英雄。
初冬的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绵绵密密,几笔勾勒渲染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场面。在白皑皑的一片雪原上,那香樟抖抖壮实的身子,高高昂起头颅,挺直了胸膛,依然展现始终不渝的本色——苍翠的绿。挺立的香樟树啊,你们不愧是风雪中的斗士!
尽心尽忠,无私无畏,有谁会有如此新鲜的活力?有谁会有如此不计报酬无私的奉献?有谁会有如此宽广的胸襟?又有谁会有如此崇高的品质?是祖国忠诚的守卫者,是人民坚强的守护神——可敬可爱的战士!他们不正是不分春秋,不论风雨,日夜守护着我们温暖家园的香樟树吗?他们保家卫国的心志,如同香樟茂密的叶子,四季透着葱茏的绿意;他们无私奉献的品格,如同香樟的枝干,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我爱家乡的香樟,我要高声赞美家乡的香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提示语及要求语句给出了写作的内容:为自己最熟悉的景物,要求学生注意平时对身边景物的观察,找准写作的切入点,注意对景物的描写,体现自己的感情。写作方法要注意确定运用,注意对景物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