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5:成语及惯用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5:成语及惯用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7 08: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5:成语及惯用语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我有幸莅临母校参加“育人中学杰出校友交流活动 ”,汇报我这些年的工作情况。
B.今年的花博会上,各商家纷纷展示出了他们精心养护的花枝招展的鲜花,以吸引顾客光临。
C.一到农庄,红红跑去看油菜花,明明追着蝴蝶跑,东东盯着地下看虫子,大家各得其所。
D.世界冠军全红婵在十米高台跳水中一路遥遥领先,最终毫无悬念地获得金牌,这真是令 人喜出望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丝绸之路是一条经典的旅游线路,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神秘新奇的异域风情。
B.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C.作为学生会的干部,张明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都首当其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声音也委婉动听,令人赏心悦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B.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商店里眼花缭乱的商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B.2015年9月,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将举办富丽堂皇的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
C.青岛地铁3号线的候车大厅采用了无承重立柱设计,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D.我们班能发生如此巨变,与班主任在平时不辞劳苦反复做思想工作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当代青少年必须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B.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B.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C.这本来是他们家的祖宅,却被邻居鸠占鹊巢,住了十多年不给了。
D.有些人往往是话说得富丽堂皇,行动上却总是见不得阳光,最终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
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塔山湖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一排排树木葱郁,摇曳多姿;一阵阵花香袭人,沁人心脾;一条条小径古朴简约,自然大方。十字路口的泄洪闸,细水缓流,鲜亮温柔,仿佛流进心田。正面几个红字“塔山水库泄洪闸”苍劲万分,值得临帖之用。站在露天观光台上,俯瞰岸边,湖水缥碧,涟漪晶莹,游鱼细石,清澈见底,群鱼与游者相乐,让人心旷神怡。眺望远处,水天一色,沧海桑田,一望无垠,壮美至极。
A.曲径通幽 B.沁人心脾 C.心旷神怡 D.沧海桑田
8.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小明将《论语》寻章摘句。截取了一段作为自己演讲的内容。
B.解论赛上。我方解手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C.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B.一到夏天,广州的正午便高温难耐,花城广场都没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C.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他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眠。
10.下列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啊。
B.他专注于手机,没看台阶,结果不能自已地滚下去。
C.大学生放假后赋闲在家,如果能做点事情就好了。
D.我回到老家看着杂草丛生,触目伤怀,默默流了泪。
1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姐姐虽然在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这部电影内容枯燥乏味,直看得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
12.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坚持写作的人,总能在持续思考中爆发灵感。但有些年轻人却渴望不劳而获,走捷径的心态在心中潜滋暗长。最近,媒体报道高校学生学术写作造假,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但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犯错,不但不教育,反而殚精竭虑地包庇,实属不该。
A.妙手偶得 B.潜滋暗长 C.入木三分 D.殚精竭虑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饱经战火的摧残之下,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的许多文化古迹荡然无存。
B.他性格孤傲,常常妄自菲薄,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当这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D.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怀刚老师就是这样,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喻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D.张大爷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的晚年,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希望。
15. 下列加着重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全校涌现出四个先进班级,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C.马云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D.即使没有外援,八一队仍然能打出如此妇孺皆知的比赛,仍然能跟实力强大的北京队僵持到最后。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将古典高雅的诗词和现代优美的旋律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传统文化在古今映照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进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中考的决胜时刻就快要来了。
C.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李老师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孜孜不倦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D.达州市生态公园城市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良好生态格局的形成,它对宜居美丽城市的形象提升工作,也是不言而喻的。
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8.【汉字魅力】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依照下面的示例,从“思、芽、愁”中任选一个字造句。
示例:意——心上支撑着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流浪。
林——两棵树手挽手,站成绿色的风景。
19.【成语竞猜】成语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根据下列图片猜出相应的成语。
①      ②     ③   
20.【汉语运用】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其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委婉、幽默地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改正。
今日菜品
素菜2元;炒白菜、城罗卜……
晕菜4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21.【汉语弘扬】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内容。
“人民网”2016年10月11日电 记者11日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81个国家96个海外预赛区的400多名师生来华参加决赛。比赛将考验选手们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知道、口语表达能力、才艺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评分产生多个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提供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同时,比赛期间选手们还将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
2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演员阵容、精湛的演技以及叙事节奏、人设塑造,《狂飙》都做到了相对应的高质量。
B.吴京、李雪健等领衔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和硬核科幻背景下的中式浪漫。
C.“玉兔”探月、“北斗”组网、“嫦娥”凯旋、“天舟”对接等,一个个好消息从太空摩肩接踵而来。
D.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二、填空题
23.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中每首诗的内容。
(1) 第一章:     。
(2) 第二章:     。
(3) 第三章:     。
24.根据要求写成语。(至少两个)
①与合作有关的成语:   
②与“时光荏苒”意思相近的成语:   
25.根据提供的数字或意思猜成语。
①10002 = 100×100×100   
②9寸+1寸=1尺   
③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   
④古代的交通事故   
⑤卷我屋上三重茅   
26.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词语。
①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   的文字。(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②家庭   (细小而琐碎的事)便往往触他之怒。
27.请用文中恰当的成语替换下列各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1)春天的峨眉山,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汽车沿高速公路向东南行约40公里,一片壮观的碧水闯入眼帘,清澈的水波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经过一场激战,日军大溃,仓皇逃窜,退路中的一座桥梁被义军拆毁,日军进退两难,找不到出路,拼死做困兽斗。   
28.根据括号中所给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造出来的。
(2)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根据意思写词语
29.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30.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31.    :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32.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33.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4.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5.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36.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7.    :越多越好。
38.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39.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40.    :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41.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42.    :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43.   :光阴像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逝去。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
44.阅读以下关于交友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成语或名句填空(填字母)。
新的人生阶段,新的生活与学习,我们都希望能收获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是“   ”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荐之以贤。故而,我们要选择与自己的情趣相投的人为友,正所谓“   ”。要获得真正的友谊,我们还需要有   勇气和决心,敢于向朋友说“我的错”。诚如此,我们定能收获真正的友谊。千金易得,挚友难寻,愿大家都能拥有真正的朋友。
成语:
A. 伯牙绝弦 B.情同手足 C.泛泛之交 D.管鲍之交 E.负荆请罪 F.割席断交 G.刎颈之交
名句:
H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I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J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5.成语填空。
   人听闻 情不自    爱   虚荣 塞   失马
答案解析部分
1.C
A.有误,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该词语用错对象。
B.有误,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该成语望文生义。
C.正确,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D.有误,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该成语和“毫无悬念地获得金牌”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2.B
A.使用不正确,“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美景。
B.使用正确;
C.使用不正确,“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本句是表现张明积极踊跃,与语境不符。
D.使用不正确,“赏心悦目”形容看了美好的景象或形象而使人心情欢畅、愉快;赏心悦目形容形象或景象,不形容声音。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3.C
C.有误,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对象错误;ABD.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C
A、眼花缭乱:意思是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用在此处不合适,可以用琳琅满目。
B、 富丽堂皇 :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在这里形容展览会不合适 。
C、独一无二: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可比或相同的。使用正确。
D、丰功伟绩:丰功伟绩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的褒义词。它表示一个人的功劳大或成就大,是伟大的功劳和成就。这里形容班级工作不合适。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5.B
A.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使用正确;
B.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与“埋怨土太硬,坑难挖”语义前后矛盾;
C.摧枯拉朽: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使用正确;
D.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6.C
A、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该成语不合语境。有误;
B、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该成语褒贬误用。有误;
C、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使用正确,无误;
D、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该成语用错对象,应该用“冠冕堂皇”,有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7.D
A.曲径通幽: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句中形容塔山湖畔景色迷人,使用正确;
B.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
感觉。句中形容花香带给人的感受,使用正确;
C.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句中形容水中游鱼令人心情愉悦,使用正确;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句中形容辽阔的大海和田野,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8.B
A寻章摘句: 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段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使用正确。B.褒贬不当,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解,没理硬说成有理,不符语境。C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使用正确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9.D
A.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与句中“瓢泼大雨”矛盾。
B.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少有人到的地方。广场上人少,不能用“人迹罕至”形容。
C.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不能用来形容词典的特色。
D.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10.D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 “祸不单行‘’是指不幸的事往往接二连三而来,句子中就是一件扭了脚的事算不上,所以使用有误;B不能自已多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里因为看手机滚下去是形容动作,所以使用有误;
C赋闲的意思是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或失业在家,大学生读书放假不是因为工作失去闲在家里,所以使用有误;
D触目伤怀的意思是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这里看到老家杂草丛生内心伤悲,使用无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词语的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11.D
A.落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使用正确;
B.恹恹欲睡: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使用正确;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使用正确;
D.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不能用来形容多次的搬家;
故答案为:D。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12.D
A.妙手偶得:巧妙地办成某事。正确;
B.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正确;
C.入木三分:常用来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正确;
D.有误,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13.B
A.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B.妄自菲薄:毫无根据的看轻自己。与前面的“ 性格孤傲 ”相矛盾。
C.衣衫褴褛:衣服破烂不堪。
D.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14.D
A.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知疲倦,使用恰当,A不符合题意;
B.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使用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使用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语义重复,使用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词义、词的感彩、使用对象等,常见的考点头语义重复、褒贬不当、望文生意、前后矛盾等。
15.A
A.正确,叱咤风云: 是指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通常用来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军事或社会领域中的显赫人物;
B.有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形容先进个人学生,不恰当;
C.有误,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形容公众人物马云(大家都熟知的),使用有误,词语含义和句意矛盾;
D.有误,妇孺皆知,意为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不能形容比赛精彩,使用有误,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16.D
A.有误,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不符语境;
B.有误,妙手回春: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对象错误;
C.有误,义无反顾: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褒贬不当;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17.B
A项中,“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在此句中,用来形容《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古典诗词与现代旋律的融合,使得两者都更加突出,使用恰当。
B项中,“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它强调的是自然流畅、无拘无束的状态。但在此句中,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显然与成语的原意不符,使用错误。
C项中,“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在此句中,用来形容李老师为了学生的学习,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勤奋地为他们答疑解惑,使用恰当。
D项中,“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浅显。在此句中,用来形容达州市生态公园城市的建设对宜居美丽城市形象提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使用恰当。
综上,B项中的成语使用有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每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避免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此外,成语的积累也是解题的关键,平时要多读多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找出其中的错误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8.示例: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示例二:芽——小草的乳牙一冒出,就照亮了春天的希望;示例三:愁——心下驮着秋的落寞。
19.①口是心非;②三言两语;③里应外合
20.示例:师傅,您好!今天的“萝卜”“怎么姓”“罗”了?青椒肉丝、木耳肉片果然是“晕菜”,我吃到现在还头晕目眩呢!师傅,请您为公示栏整一下容吧!
21.“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化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1)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4)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8.本题考查字形。需要学生根据示例再结合字形大胆发挥想象。“思”由“田”和“心”构成,再发挥想象;“芽”由“草字头”和“牙”构成,由此发挥想象;“愁”由“秋“和“心”构成,围绕这两个字发挥想象。
故答案为: 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示例二:芽——小草的乳牙一冒出,就照亮了春天的希望;示例三:愁——心下驮着秋的落寞。
19.本题考查成语。根据图片猜出相应的成语,第一张图片“V”代表“是”,“×"代表“非”;第二张图片中包含三个“言”两个“语”;第三张“应”在“合”里面.
故答案为:口是心非;三言两语;里应外合;
20.本题考查错别字。题中“炒罗卜”的“罗“应为“萝”;“晕菜”的“晕”应改为“荤”。
故答案为:师傅,您好!今天的“萝卜”“怎么姓”“罗”了?青椒肉丝、木耳肉片果然是“晕菜”,我吃到现在还头晕目眩呢!师傅,请您为公示栏整一下容吧!
21.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材料的开头部分明确指出了比赛的主题、时间和地点,即“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故答案为:“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化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22.C
A、“精湛”表示精深,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句中形容消息不恰当,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
D、“惠存”的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运用。首先需要解释词语和成语的意思,包括原意和引申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和成语的感彩、词语和成语运用的对象两个方面来分析词语和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词语和成语的感彩有三种:褒义词(表示夸奖/赞赏),贬义词(表示批评/谴责)和中性词(客观陈述)。词语和成语运用的对象要分清楚上(上级/长辈)下(下级/小辈),有的词语和成语是上对下,有的词语和成语是下对上,需要具体分析。
23.(1)视死如归
(2)勉励战友
(3)展望未来
(1)第一章中“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诗人面临生死关头,却毫不畏惧,表达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2)第二章“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诗人激励留下来的同志们继续努力战斗,体现了对战友的勉励。
(3)第三章“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和期待,坚信革命终将胜利,自由之花将开满人间。
故答案为: 视死如归 ; 勉励战友 ; 展望未来
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24.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白驹过隙、光阴似箭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做题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25.千方百计;得寸进尺;单枪匹马;人仰马翻;风吹草动
本题要结合所积累的成语来分析。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第(1)小题1000的平方用100相乘的形式表示,所以说是“千方百计”。第(5)小题“卷我屋上三重茅”指的是风吹跑了茅屋上的草,所以是“风吹草动”。
26.深恶痛疾;琐屑
考查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本题要根据语境和题目中给出的词语的意思推断筛选后填空。平时要正确识记词语或成语的含义。“深恶痛疾”是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的意思。“琐屑”是细小而琐碎的事。
故答案为:深恶痛疾;琐屑。
解答本题要根据语境和题目中给出的词语的意思推断筛选后填空。平时要正确识记词语或成语的含义。
27.(1)气象万千
(2)心旷神怡
(3)走投无路
(1)“春天的峨眉山,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用 “气象万千” 来形容非常恰当。“气象万千” 这个成语原本就是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宏伟壮观,与句子中峨眉山春天的丰富景色和壮观景象相契合。
(2)“汽车沿高速公路向东南行约 40 公里,一片壮观的碧水闯入眼帘,清澈的水波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准确地表达了人们看到壮观碧水和清澈水波后的愉悦感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符合句子所营造的氛围。
(3)“经过一场激战,日军大溃,仓皇逃窜,退路中的一座桥梁被义军拆毁,日军进退两难,找不到出路,拼死做困兽斗。”“走投无路” 形象地描绘了日军在桥梁被拆毁后的绝境。该成语指无路可走,已到绝境,与日军此时的困境完全相符。
故答案为:气象万千;心旷神怡;走投无路
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28.(1)断章取义
(2)强聒不舍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积累。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并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故答案为:断章取义;强聒不舍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29.光明正大
30.诬蔑
31.挑拨离间
32.格物致知
33.不知所措
34.袖手旁观
35.一帆风顺
36.彷徨
37.多多益善
38.阳奉阴违
39.强词夺理
40.不修边幅
41.分崩离析
42.暴风骤雨
(1)——(14)这十四题考查词语辨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词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9.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故答案为: 光明正大
30.诬蔑 wū miè (动)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
故答案为: 诬蔑
31.挑拨离间 tiǎo bō lí jiàn 挑起是非争端,制造矛盾,使别人闹不团结。
故答案为: 挑拨离间
32.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故答案为: 格物致知
33.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故答案为: 不知所措
34.袖手旁观 xiù shǒu páng guān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故答案为: 袖手旁观
35.一帆风顺 yī fān fēng shùn 船升满帆,顺风航行。比喻做事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故答案为: 一帆风顺
36.彷徨 páng huáng 徘徊不前的样子。比喻犹疑不决。
故答案为: 彷徨
37.多多益善 duō duō yì shàn 不嫌多,越多越好。
故答案为: 多多益善
38.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故答案为: 阳奉阴违
39.强词夺理 qiǎng cí duó lǐ 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故答案为: 强词夺理
40.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 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故答案为: 不修边幅
41.分崩离析 fēn bēng lí xī 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崩溃。
故答案为: 分崩离析
42.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的事物。
故答案为: 暴风骤雨
43.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先贤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情感。从字面意思上看,“逝者”指的是流逝的时间或已逝去的事物,“如斯”则是以流水为喻,形容时间流逝之迅速且不间断,如同江河之水日夜不息地向前奔流。
故答案为:逝者如斯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44.D;I;E
成语:A:伯牙绝弦: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古代琴师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被称为“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挑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表示对知音的悼念。 常用于比喻知音难遇。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来形容知音难觅,表达对知己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知音后的孤独感。
B:情同手足:关系如手和脚,一日也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常用于形容朋友、同事或亲人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情谊深厚,如同一家人。
C: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
D:管鲍之交:讲述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尽管管仲在事业上多次依赖鲍叔牙的帮助和支持,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理解他的难处。即使在管仲被误解或受到不公平对待时,鲍叔牙总是站在他的一边,支持他。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通常用于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E: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廉颇认为蔺相如只是靠口舌之功而身居高位,于是处处为难他。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的用意后,深感惭愧,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见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更加惭愧,于是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共同保卫赵国。背着荆条,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它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F:割席断交: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在菜园里锄草时发现了一块金子,管宁视金子如瓦石,继续干活;而华歆则将金子捡起来又扔掉。后来,他们同席读书时,有官员乘轿经过,管宁专心读书,而华歆却放下书本去看热闹。管宁因此认为两人的志向不同,便割断席子,分开坐位,表示与华歆绝交。
G:刎颈之交:彼此可以为对方割颈以明心意,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形容的是那些在困难时刻能够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的朋友关系。
名句:H: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这句古语强调了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要注意改正自己的短处。
I: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门内有君子,自然也会招来君子。意思是只有当一个人自身品德高尚时,才会吸引同样品德高尚的人与之交往,这句话强调个人品德对交友的影响。
J: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第1空,根据后面提示: 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荐之以贤 ,故选:管鲍之交;
第2空,根据前面“ 我们要选择与自己的情趣相投的人为友 ”,故选: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
第3空,根据后面句子:勇气和决心,敢于向朋友说“我的错”,应选:负荆请罪。
故答案为:D;I;E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的辨析理解。成语的运用要明白成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不要前后矛盾,注意成语(词语)的搭配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把握语境的表达意思,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45.骇;禁;慕;翁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书写,平时留意多注意正确规范的书写即可
故答案为:骇;禁;慕;翁
这道题很基础,基本没有难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