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
【教材版本】仁爱版 九年级下册
【单元课题】 Unit5 China and the world
【课时】 Topic1 Section C
【课型】 Reading and Writing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第五单元 第一话题的第三课Section C,本课主要活动是1a,1c和3。通过学习The Great Wall这篇短文,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描述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的词汇;另一方面在语境中呈现定语从句的结构,让学生感知到通过该结构的使用能够更深入清晰地描述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更好地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通过阅读本文,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根据句子含义辨认单词,猜测生词的能力以及信息转化的能力,并且通过Part2和Part3任务设置,巩固其所学,提高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并达到增强爱国意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
本节课(1).让学生结合所给出的图片和表达方式对长城进行简单的描述,为本文的阅读进行准备。
(2).独立阅读1a,找到介绍长城的短语句型和定语从句,准备小组交流。
(3).再次阅读1a,完成1b,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4).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完成1c课文内容的图表,为复述本篇课文和书面表达的语言输出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已有的关于长城的历史、地理知识,理解起来很容易的。借助图片,引入新词汇,能够调动学生的说写的热情,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巩固作业内容设计侧重于通过对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观察,监控、记录,全面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 ,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下面是作业设计:
Unit5.Topic1.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ectionC
作业设计目标及内容:
作业设计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二) 作业内容及意图:
1.课前预习作业:读两遍课文
(1)第一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第二遍读课文,划出1a中的短语及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作业是学生每天要做的常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每节课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能独立学会的内容以及重点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两遍课文,学生能够知道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文章的中心大意,为上课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作业:
(1)独立完成1b,小组交流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将文中生词与释义连线的连线,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逻辑。
(2)小组交流课前预习作业中找到的短语和定语从句,记录到黑板上,对找的不全的和错误予以补充和纠正;老师和组长领读;让学生根据黑板上 列出的表达方式和定语从句对长城进行描述性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前预习作业的交流反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再读1a短文,完成1c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要求填写主要内容是:长城四部分:建筑材料,基本情况(长度,时间),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与上述四项内容相关的文字表述,并根据勾画内容,完成图表。根据图表内容,对1a进行复述,两个小组交换检查。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体验、表达、交流和反思。
3.课后巩固作业:
Part1.基础性作业:
比一比:谁又快又准确
翻译下列包含The Great Wall的谚语
1. 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2 .Meng Jiangnv cried the Great Wall.
3. 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Yellow River will not die.
4.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Great Wall at home.
5. The Great Wall will never fall.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识记并默写下列短语:
1、世界最伟大的奇观之一2.从…延伸到…3.由夯土和木头或者砖石建造4.把旅游者带到中国5.中华文明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短语,夯实英语学习的基础。
Part2 提升拓展作业:
1.根据短文语境 选择适当的单词并用其正确形式填空,使短文通顺、意思完整。
Every year, millions of visitors come to China and visit the Great Wall. They always want to see the Great Wall.1 know how big it is and it is the longest, biggest, and heaviest thing 2 people ever built. They have heard that the Great Wall can be seen from the 3 . So this wall must be something to see!
Some visitors have 4 looked at pictures. The pictures not only show smiling tourists 5 on the top of the wall but also show tired tourists climbing the steep steps. In fact, most visitors have read about the wall 6 they explore. They learned about how and why it was built. The Great Wall was firs 7 over 2,000 years ago. At first there was not just one wall .There 8 several little walls. This changed during the time known as the Qin Dynasty. The emperor decided to 9 the little walls into a big one. And the big wall would keep 10 out of the whole country. From then on, this long wall protected the country and protected Chinese people for hundreds of years.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假设你的笔友大卫来中国旅游。写一封电子邮件向他介绍你最喜欢的著名景点。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写:
1. What is the tourist attraction and where is it
2. What is it famous for
3.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温馨提示:可以适当使用定语从句)
设计意图:通过此篇书面表达,学生可以对本话题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输出,同时复习了电子邮件的格式。
作业设计的几点说明: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作业:
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将近三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养成了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反馈预习作业部分,各小组能主动完成。个别学生有问题时,会主动在课前或课后找我交流。存在共性问题时,在课堂上再重新讲解练习。如本节课的定语从句学生还是觉得难。于是,我就利用每节课的上课前再练两个定语从句,几节课之后,学生就懂了。对于课后巩固作业,采取第二天上课时,小组核对,有问题提出一起核对。需要记住的单词短语听写在听写本,及时批改反馈改正。学生互批书面表达,优秀的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
2.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作业完成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过主动识读描述长城的相关词汇,了解了定语从句的结构。能够借助图片和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完成阅读任务。学生以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完成课本的1b和1c,并且部分学生流利清楚地介绍了长城。课后提升拓展作业,用所给单词正确形式短文填空,是对Section C短文的延伸,唤起学生对环境和名胜古迹保护的意识。写一封介绍中国熟悉的名胜风景的电子邮件,由于受条件所限,有一部分学生写的The Great Wall,有的学生写的The West Lake(课本P29有介绍西湖的短文)。有的学生说没去过著名的景点。后来,我把题目改成My favorite place.同学们书面表达的内容丰富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是,在书面表达中会使用定语从句了。
3.案例反思:
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读,清晰地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常态化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主要活动,是英语教师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要素,激发学习热情、实施深度教学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优化设计课前,课堂,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在“双减”背景下,只有优化设计作业,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