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版美术七上 第二单元 第1课《城市名片》课件(32页+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24版美术七上 第二单元 第1课《城市名片》课件(32页+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2-18 12:10:1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七年级
第二单元

1





观看以下城市地标,
猜一猜其代表的城市
天坛
故宫
布达拉宫
外滩
黄鹤楼
大雁塔
“小蛮腰”
总统府
101大厦
我们的祖国各地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城市名片
艺术家们是怎样描绘标志建筑来表现城市独特的特点的呢?
素描
艺术家们是怎样描绘标志建筑来表现城市独特的特点的呢?
国画
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建筑的体量、风格和造型样式,
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整体样貌。
水彩、马克笔
欣赏作品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国画)戴宏海
◆八连战士参加上海市政建设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来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连队。人员主要由山东农民子弟组编而成,1949年驻进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市南京路上的豪华刘公馆。
在刘公馆,里面的一切对于这些在农村生长的战士来说,都是新鲜而陌生的。自来水不会用,电灯不敢开,守着抽水马桶不会用,还要到外面找厕所……为此,连部还专门组织大家学习了城市生活知识等。
驻守在“灯红酒绿”的南京路,8连战士们每天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入城公约十大守则》,做到了身居闹市却一尘不染。在上海,8连先后在城区和工厂等地执行警卫任务。
 1956年9月,8连移防南京路,担任人民广场、中级党校及团部的警卫以及南京路的巡逻等任务。8连指战员牢记毛主席“两个务必”的教导,一身正气,像挺拔的青松一样傲立在南京路上。
◆1959年《解放日报》发表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长篇通讯,
后受到毛主席的肯定与赞许
对比图片,说一说艺术家怎样用线条表现城市建筑
◆现在的上海市南京路
这幅国画作品线条运用十分巧妙,人物轮廓流畅婉转,展现出人物身姿与神态,对于建筑的描绘,线条长短、疏密、曲直变化丰富,构建出空间层次和远近关系,画面中有的线条密集紧凑,形成富有韵律的视觉效果。
在建筑手绘中,线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也可以是粗细不一的断续线,在画面中创造出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直线
曲线
斜线
看图分析,说说线条的魅力有哪些?
线条是构成建筑艺术的基本形式,不同线条相互交织形成了建筑的形态,并且营造出独具风格的线条韵律。
水平直线给人舒缓松弛的感觉。水平直线让人们联想到水面、平川和天际;
垂直直线让人们感到庄严神圣;
看图分析,说说不同线条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哪些?
建筑艺术中也多用曲线,曲线富于动感和韵律,曲线赋予建筑以灵气,我国传统建筑中多用曲线翘角的屋檐,和厚重的建筑本体相比,轻灵的翘脚为建筑增添了活力。
看图分析,说说不同线条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建筑写生要点
1.用线:长短、粗细、曲直、虚实、疏密、的线条
2.视角
3.取景
透视
透视原理:
透大远小
透实远虚
透宽远窄
视角:
平视
仰视
俯视
视角:
平视
仰视
俯视
绘画视角:
透视种类一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透视种类二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透视种类三
三点透视
判断一下是那种透视?
取景的好坏关系到写生的成败,写生时可用硬纸做的取景框取景,可用双手合成取景框,以确定构图形式和范围,构图还需注意与画纸比率相一致。
取景方式
2.其次用粗勾线笔勾出外轮廓。
1.首先用铅笔打出底稿,注意遮挡关系和空间感。
学习建筑速写的创作步骤,用线条描绘城市景观——古建筑
4.最后添加暗部与细节。
3.再次画黑色和灰色元素,注意屋顶瓦片的表现。
学习建筑速写的创作步骤,用线条描绘城市景观——古建筑
课堂实践:选择一幅本土建筑的图片,用线条进行描绘。
上杭古田会议址
上杭临江楼
课堂实践:选择一幅本土建筑的图片,用线条进行描绘。
永定土楼
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城市建筑美术作品,学习建筑写生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城市建设与时代的发展,城市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能自豪地对外宣扬我们的家乡城市,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本课结束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