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传承家风—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活动目标
明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积极参加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学会理解、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并将孝敬双亲之心扩大为尊敬所有的长辈。
活动指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的“孝文化”。本次活动中,要充分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意义。
1参考教材上本次活动中的“资料一”,确定“孝亲敬老月”的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并开展活动。
2活动内容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如可以分为"了解孝文化”“走近孝亲敬老先进人物”“参加孝亲敬老实践活动”等。(1)“了解孝文化"活动中,可以组织同学分组收集“孝亲敬老”的名人名言,收集古今中外典型的“孝亲敬老”的人物事迹,明确“孝亲敬老”的社会意义。举办多种活动进行交流,如举办诗词朗诵、演讲比赛、板报专栏等,宣传“孝亲敬老”的思想。
(2)“走近孝亲敬老先进人物”活动中,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现代社会“孝亲敬老”的典型人物事迹,有条件的可以请当地的“孝亲敬老”先进人物来学校和同学们交流。
(3)“参加孝亲敬老实践活动”就是动员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孝亲敬老”。同学们都可以为自己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分担一些家务等,并把这过程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活动成果展示
1孝亲故事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六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2.孝亲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3孝亲实践
那天是母亲节,老师要求我们对母亲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左思右想,最终决定亲手做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妈妈。我先用红色的卡纸剪了爱心的形状,然后把它粘在剪好的黄色方形卡纸上,并在周围用花纹装饰,最后在卡纸的空白处写上“亲爱的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的字样,还配上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妈妈下班回家后我亲手把贺卡交给妈妈,妈妈开心极了。
巩固练习
1.综合实践活动。(10分)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分)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上,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2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选项( )理由: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把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长辈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4)[传家风]家书是一种孕育亲情的艺术形式,是家风的主要载体,我们所学的《傅雷家书》收录了年到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多封。
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是第一位的。他时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礼仪要得体;遇困境,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的艺术家”。(4分)
【答案】
1.(1)学习先人留下的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2)略。(3)身教家风(4)1954 1966 100做人谦虚严谨不气馁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2.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材料三:
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① ;② 。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①家和万事兴 ②天道酬勤 ③百善孝为先
选 项,理由: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
下联:子孙
【答案】1.(1) 学习(记住)祖训 向长辈(父母)学习(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2)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3)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子孙耳濡目染传家风,子孙身体力行践家风等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提炼。
(1)结合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等内容可知,这里写出家风都是通过祖训等文字方式传承下来的。故方式一:祖训等文字形式。
(2)结合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等句子可知,胡适和习近平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一些优良的品格,继承了家风,故方式二:父母的言传身教。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先选择一项,然后结合自己实际生活、家庭生活来陈述理由。
示例1:选择②天道酬勤。理由:父亲出身贫寒,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一直也是这样教导我的,在学习中我用勤奋去充实、提升自己,勤奋是我们家的最重要的家风。
示例2:选择③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对长辈非常孝顺,希望给他们幸福的生活,于是有了动力去工作,我对父母孝顺,希望能让他们骄傲,于是我努力学习、成长,所以,孝顺让我们一家努力、和睦,孝顺是我们家最重要的家风。
(3)本题考查对联。要注意: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
上联结构:长辈(名词)言传身教(成语)明祖训(动宾短语);下联应对应上联,如:子孙潜移默化传家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