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8《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组织单元内容,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整首诗一共十小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8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了池子与河流不同的人生态度:池子懒惰,贪图安逸,得过且过;河流则志向远大,勤奋努力。这部分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第二部分(第9-10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
克雷洛夫在创作寓言之前是戏剧作家,因此他的寓言具有戏剧的特点,本文尤其如此,几乎通篇都是对话,在对话中揭示池子和河流不同的内心想法。比如,池子说“要是换了我,说句老实话,我可真要愁死啦”“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都反映出池子非常喜欢“清闲的生活”;而河流却说“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体现出河流想“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价值观。通过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话,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价值观的不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对我们来说也就不言自明了。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滔、涯”等7个生字。
思维发展: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寓言形象;能联系生活经验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悟寓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审美鉴赏:激发阅读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寓言形象。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悟寓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揭示课题,认识寓言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老师板书课题:池子与河流
这也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3篇寓言故事了。
请看大屏幕,比较一下这四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你发现了寓言故事的题目很有特点,常常是 “什么和什么”来做对比,比如《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今天的这个故事则是《池子与河流》。你很会发现!
预设2:你还发现,寓言故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写,《守株待兔》是文言文,《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是童话,《池子与河流》是一首诗。
原来寓言还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这样的文体,我们可以叫做寓言诗。
◎学习活动二 走进对话,体会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
1.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第一行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滚滚滔滔 忙忙碌碌 生涯 贵妇人 遵循 应验
抛开 木筏 蜿蜒 贯穿 鸭绒垫
胸膛 无忧无虑 任凭 哲理 淤塞
青苔 芦苇 衰退 逐渐 一旦 懒惰
2.概览课文,梳理对话,发现故事结构。
数一数,《池子与河流》这篇寓言诗,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这10个小节,大部分写的都是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
找一找,那些小节写的是池子说的话?(1-6)
哪些小节是河流的话?(7-8)
最后两个小节写什么?(池子与河流的最后的结局,以及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出对话的语气。
3.朗读之后,聚焦池子说的一句话:
我的命运有多好,
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池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池子与河流的生活态度有什么不同,在学习单的表格里填一填。
角色 生活态度 最后结局
池子
河流
3.交流反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池子与和河流的不同生活态度。
(1)逐节指读1-4小节,从池子说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河流过着的是怎样的生活?
交流,反馈,相机板书:忙碌、奔流不息
(2)逐节指读5-6小节,从池子说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河流过着的又是怎样的生活呢?
交流,反馈,相机板书:安闲、无忧无虑
(3)我们来看看河流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第8小节,读一读。
(4)小结,比较池子与和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
池子:安闲、无忧无虑
河流:忙碌、奔流不息
◎学习活动三 比较结局,联系自身感悟寓意
1. 池子与河流的生活态度完全不同,那么,它们的结局是一样的吗?
呈读第7小节,交流,明确,板书:
河流:长流不断
池子:完全干枯
2.那么,孩子们,你赞赏池子这样的生活态度,还是河流的生活态度呢?小组内讨论讨论,说出你的想法。
3.指名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的观点:
预设1:你赞赏河流的生活态度,虽然池子的生活很安闲,很舒服,但是最后的结局却不好,它完全干枯了!
预设2:你也愿意做河流,河流的生活虽然很忙碌,很辛苦,但他的生活很充实,至今长流不断。
……
4.想象一下,在干涸的那一刻,池子会怎么说?(表达后悔)
5.课文作者最后又是怎么说的呢?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有。
这段话其实是说给谁听的?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指名交流,最后总结: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才能,都能利用好自己的才能,做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活动四 了解作者,激发阅读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
你知道这篇寓言诗是谁写的吗?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作者:克雷洛夫
出示克雷洛夫简介: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寓言作家。1806年开始发表诗体寓言作品。先后写有200多篇寓言。他的寓言故事常常通过动物来讲道理,比如《狼和小羊》《熊和蜜蜂》《鹰和蜜蜂》《苍蝇和蜜蜂》等。
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克雷洛夫寓言,从小故事中明白更多大道理。
课堂总结
河流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地进取,无私奉献他人,这样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命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池子:生活清闲、贪图安逸
河流:托起船只、流动、带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