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开元盛世 课件(25张PPT+内嵌视频)+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件(25张PPT+内嵌视频)+配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7 19:50:03

文档简介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经济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等方式,知道唐玄宗的治国策略、措施和政绩。通过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了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重视民生和重视人才的重要性。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赏析唐朝文物、诗歌、观看视频等方法,了解唐朝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表现。
唯物史观:通过长安城布局特点和功能的学习,感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知道长安城国际大都市的世界地位,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开元盛世的由来和表现;知道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表现;知道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功能和国际大都市地位。
2.教学难点
(1)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2)分析唐代长安城成为闻名中外国际大都市的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提问:唐朝最鼎盛的时代是“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开创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展示陕西西安“开元盛世”主题雕塑,创设“开元盛世”情境。 学生听讲。 以陕西西安“开元盛世”主题想象雕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叙述过渡:陕西西安“开元盛世”主题雕塑是对唐玄宗所创造的盛世的一种想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开元盛世,体会盛唐气象。
知识讲解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1.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介绍唐玄宗的身份、才能和统治前后期的年号。 整体了解唐玄宗。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整体了解唐玄宗其人。
2.盛世由来 总体介绍姚崇、宋璟和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历史故事,以及 展示材料姚崇建言十事,引导学生探究:唐玄宗的治国策略与唐太宗和武则天有哪些地方是一脉相承的?进而阅读课本,概括唐玄宗理政措施。 整体了解姚崇、宋璟。 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1)通过介绍姚崇、宋璟和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唐玄宗的治国策略,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了解唐玄宗的治国策略与唐太宗和武则天一脉相承,加深对唐朝繁盛原因的理解。
3.盛世表现 (1)通过杜甫《忆昔》诗句的分析,从政治、经济方面总体了解开元盛世的表现。 (2)通过《唐朝前期人口增长表》,从史实人口数字增长方面了解开元盛世的表现。 (3)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突出成就的文化名人,说明这一时期文化发达。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回答问题,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表现。 通过杜甫诗歌、数据表和文化名人代表,引导学生整体分析和了解唐朝“开元盛世”的表现,增强民族自豪感。
合作探究: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和启示分析 提问:请你思考唐朝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回答。 通过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让学生了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重视民生和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加强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
叙述过渡:唐朝盛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我们看一下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
知识讲解二、经济的繁荣 知识讲解 1.农业的发展 展示对比图片、相关史料和曲辕犁结构图,让学生了解曲辕犁的特点和作用。 (2)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思考筒车的驱动力和作用。 (3)展示材料和《茶经》书籍的图片。 学生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关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强调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茶叶的普及,因此这一部分设置主要是运用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强调曲辕犁、筒车的作用和茶叶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唯物史观和传统文化教育。
2.手工业的发展 (1)展示地图《唐朝经济的繁荣》概述唐朝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2)选取唐三彩、青瓷、蜀锦等几种杰出手工艺的出土文物展示,强调唐朝手工业水平的高超。 学生看图、听讲,回答问题。 选择直观的图片,特别是出土文物的清晰图片,与学生一起赏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唐朝手工业的繁荣。
3.商业的繁荣 出示相关史料、地图《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商业繁荣的表现。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史料和观察地图,帮助学生感受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
叙述过渡:如此繁荣的唐王朝,在民族关系上也采取了开明的政策,为中国多民族之间交往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讲解三、国际大都市长安 知识讲解 1.布局特点与功能规划 出示白居易诗句和长安城平面图,引导学生分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和功能规划。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诗句和平面图,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和功能规划。
2.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出示图片和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唐朝长安城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学生思考,并说一说。 通过图片和相关材料说明,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整体了解长安城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知识拓展:盛唐气象 出示图片和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学生看史料,思考,并说一说。 通过图片和相关材料说明,引起学生兴趣,整体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合作探究:国际大都市原因探讨 提问:请你思考一下,唐代长安城为什么能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回答。 通过原因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家统一和开明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随堂练习
1.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C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如图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C )
A.人面鱼纹盆 B.渔樵耕读碗 C.骆驼载乐俑 D.兵马俑
3.唐朝时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A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河南省洛阳市应天门博物馆壁画
唐朝的开元盛世,在杜甫眼中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富足,在李白眼中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自信。那么,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请课后查阅资料,感兴趣的查阅《旧唐书》《新唐书》相关章节,说一下你眼中的大唐盛世是怎样的吧!(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开元盛世”
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等方式,知道唐玄宗的治国策略、措施和政绩。通过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了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重视民生和重视人才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赏析唐朝文物、诗歌、观看视频等方法,了解唐朝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表现。
3.通过长安城布局特点和功能的学习,感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知道长安城国际大都市的世界地位,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课程引入
唐朝最鼎盛的时代是“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开创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陕西西安“开元盛世”主题雕塑
顶层:唐玄宗李隆基
中层:唐玄宗六位重臣及二十位番邦使节
底层:四十二位乐师管乐齐鸣,尽情演奏
1.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756年在位),又称唐明皇,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旧唐书》:唐玄宗“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
前期年号:开元(713—741年);后期年号:天宝(742—756年)
29年
15年
2.盛世由来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姚崇善于应变,办理各种事务;
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场。
——摘译自《资治通鉴》
重用贤能,励精图治
姚崇(650-721)
宋璟(663-737)
姚崇奏言十事
一、施政先行仁义;
二、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开疆拓土;
三、不让宦官参与政事;
四、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
五、大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六、除了正常赋税之外,不加税赋;
七、不要再兴建劳民伤财的工程;
八、陛下以礼对待大臣;
九、大臣都可以劝谏皇帝,批评时政;
十、避免外戚专权。
——编译自《新唐书·姚崇传》
政治: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整顿漕运,改革税制
文化: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
2.盛世由来
善于用人,注重民生
唐玄宗的治国策略与唐太宗、武则天有哪些地方是一脉相承的?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3.盛世表现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政治稳定,治安良好
生活安定
国库充盈
经济繁荣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人口增长迅速
3.盛世表现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开元盛世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书法家颜真卿
画圣吴道子
舞蹈家公孙大娘
文化发达
音乐家李龟年
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
③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③重视经济发展,重视人才。
请你思考唐朝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合作探究
牛牛:我啊,一牛可以干两牛的活了!!!这是因为______。
二、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曲辕犁
汉画像石(二牛抬杠式)
请你仔细观察壁画《雨中耕作图》并指出耕作方式与汉有何不同?
一人一牛一犁即可完成耕作
直辕
材料一 (犁评)进之……入土也深;退之……入土也浅。
——[唐]陆龟蒙《耒耜经》
材料二 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
——[元]王贞《农书》
曲辕犁
二、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特点: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回转省力
作用: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请你结合材料和图片,指出曲辕犁的特点和作用?
筒车模型
二、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唐]杜甫《春水》
筒车用什么来驱动?使用筒车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作用:能日夜不停地提水浇地,不费人畜之力,有利于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问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材料一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草;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柏岩、方山……
——[唐]李肇《唐国史补·叙诸茶品目》
二、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唐]杨晔《膳夫经手录》
茶叶产量和品种远超前朝
饮茶之风盛行
陆羽《茶经》
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
二、经济的繁荣
2.手工业的发展
唐朝前期经济分布图
长崎县平户市松浦史料博物馆收藏的《唐船图》
新疆出土唐代联珠对龙纹蜀锦
色彩艳丽、纹饰精妙
邢窑白瓷长颈瓶
类雪似银
越窑青釉瓷荷叶带托茶盏
“如冰如玉”“夺得千峰翠色来”
西安出土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二、经济的繁荣
3.商业的繁荣
材料一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崔融传》
材料二 (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唐]杜佑《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
水陆交通发达
国内贸易兴盛
材料三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唐]王建《汴路即事》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草市兴起
二、经济的繁荣
3.商业的繁荣
唐朝前期经济分布图
(1)指出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广州等商业都会的位置,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长江和运河沿线以及东南沿海。
(2)根据图例,说一说各地的主要特产即交易物资。
粮食主要产在中原、四川、江东等地区,茶叶主要产在南方。扬州造船、丝绸、造纸业发达,益州主要为丝绸和造纸业,洛阳丝织业发达,广州造船业发达,等等。
出现很多商业大都市
商品交易种类丰富
二、经济的繁荣
3.商业的繁荣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频繁
唐墓出土载乐骆驼俑局部
典型外国人面孔
材料 对于海路贸易,唐朝廷采取了鼓励与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自由贸易,可定居在中国,世代从事海运贸易,并初步建立了市舶制度。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685—705年),唐朝廷正式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官职,这是历史上首次就海路对外贸易设立专门的管理官职。
——摘自郭建《中国经济立法史》
三、国际大都市长安
1.布局特点与功能规划
阅读课本和材料,说一说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材料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皇帝起居办公之处
中央官署所在地
市:商业区,封闭市场
分九区,四面各开两门
坊:居民区
每日按时关闭、开启坊门
规划有序
严整对称,宫城、皇城位于中轴线
坊市分区
请你根据下列材料,说一下当时唐长安城的国际地位?
长安城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三、国际大都市长安
2.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大唐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想象图
材料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材料二 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魏承思《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
打马球
下棋
盛唐气象
风气开放、兼容并包、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知识拓展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中的长安上元灯会场景
具有西域风情
材料一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材料二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敦煌莫高窟出土唐代《放妻书》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历史上,唐代却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愿意生活在盛唐时期的长安城。那么,请你思考一下,唐代长安城为什么能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合作探究
唐朝经济繁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国内外,水陆交通便利,丝绸之路畅通。
国家统一,统治者实行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民族众多,国内外交流频繁,文化发达。
长安城作为唐朝首都,规划有序,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代表。
1.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如图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渔樵耕读碗 C.骆驼载乐俑 D.兵马俑
3.唐朝时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C
C
A
经济繁荣
盛世局面
盛世
长安
营建特点:规划有序;严整对称,宫城皇城位于中轴线;坊市分区
国际地位:长安城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农业的发展:发明曲辕犁和筒车;饮茶之风盛行
开元盛世
盛世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
盛世由来:重用贤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注重民生;等等
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手工业的发展:蜀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等等
商业的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出现了很多大都市;草市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频繁
唐朝的开元盛世,在杜甫眼中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富足,在李白眼中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自信。那么,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请课后查阅资料,感兴趣的查阅《旧唐书》《新唐书》相关章节,说一下你眼中的大唐盛世是怎样的吧!
河南省洛阳市应天门博物馆壁画
再 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