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科学观念:知道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科学思维:会解释水的状态模型;分析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为分子的特征找证据;建构分子模型,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
态度责任: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通过分子、原子的学习,领悟物质世界是无限可分的;体验模型构建对认识微观世界的作用。
一、模型与符号
1. 借助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用细胞结构图来认识和研究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地球仪、细胞结构图都是人们建构的 。
2. 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复杂的现象。
3. 模型可以是 、 或 ,可以用于表示 。
4. 模型有 的,也有 的。有的模型是能够直观反映实际物体的形状或结构的图像;有的模型比较抽象,是用来描述事物运动规律的公式。
5. 用 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能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分子模型
1. 物质通常是由 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2. 分子是由 构成的。我们可以用模型直观形象地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3. 不同 和不同 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任务点一:分子模型
1. 思考与讨论:如图所示,图中用蓝球代去氧原子,白球代去氢原子,黑球代表碳原子,黄球代表硫原子。
。
1.科学老师鼓励同学们将学过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
A.磁感线 B.电流表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
2.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电压表 B.甲烷结构
C.原子结构 D.叶的结构
3.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符号的是( )
A.草履虫结构图 B.压强计算公式
C.滑动变阻器 D.足球烯结构
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 B.石墨 C.水 D.氯化钠
6.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灶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2.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分子物质分子 B.分子原子物质
C.原子物质原子 D.原子分子物质
3.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5.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C中,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幅图是 (填标号)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6.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 。
(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 。
(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2).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科学观念:知道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科学思维:会解释水的状态模型;分析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为分子的特征找证据;建构分子模型,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
态度责任: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通过分子、原子的学习,领悟物质世界是无限可分的;体验模型构建对认识微观世界的作用。
一、模型与符号
1. 借助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用细胞结构图来认识和研究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地球仪、细胞结构图都是人们建构的模型。
2.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复杂的现象。
3.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一幅计算机图像,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
4. 模型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有的模型是能够直观反映实际物体的形状或结构的图像;有的模型比较抽象,是用来描述事物运动规律的公式。
5.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能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分子模型
1.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2.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用模型直观形象地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3.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任务点一:分子模型
1. 思考与讨论:如图所示,图中用蓝球代去氧原子,白球代去氢原子,黑球代表碳原子,黄球代表硫原子。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1.科学老师鼓励同学们将学过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
A.磁感线 B.电流表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
【答案】B
【详解】A、磁感线,是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模型,错误;
B、此图为电流表的符号,正确;
C、此图为一氧化碳分子模型,是放大的模型,错误;
D、此图为眼球结构,是放大的模型,错误。
故选B。
2.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电压表 B.甲烷结构
C.原子结构 D.叶的结构
【答案】A
【详解】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A.图示是电压表符号,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图示是甲烷分子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为原子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为细胞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符号的是( )
A.草履虫结构图 B.压强计算公式
C.滑动变阻器 D.足球烯结构
【答案】B
【详解】A.草履虫结构图是一个图形,用于描述草履虫的结构,不是用来表示或代替其他事物的标记或记号,所以不是符号,故A不符合题意;
B.压强计算公式(如)是用来表示压强与力和面积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是一个符号,因为它可以代替复杂的描述,用简洁的形式表示压强与力和面积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实际的物理器件,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不是用来表示或代替其他事物的标记或记号,所以不是符号,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烯结构图是一个图形,用于描述足球烯的分子结构,不是用来表示或代替其他事物的标记或记号,所以不是符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故符合题意;
C、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故不符合题意;
D、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考查的是物理变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化特点,根据已有的分子间隔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 B.石墨 C.水 D.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汞由汞原子构成;
B、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故选D。
6.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灶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答案】D
【详解】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路线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
B.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故B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光学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故C错误;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路线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答案】B
【详解】A、图中是原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B、图中是节约用水的标识,不属于模型,选项正确;
C、图中是甲烷分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D、图中是足球烯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故选B。
2.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分子物质分子
B.分子原子物质
C.原子物质原子
D.原子分子物质
【答案】D
【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详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不能构成分子,故A不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故B不正确;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不能构成原子,故C不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物质,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B
【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而物体运动的越快,只能说明宏观物体的速度越快。故B错误。
C.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C正确。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正确。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答案】C
【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数目不同,不符合题意;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是相同的,不符合题意;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所以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都碳原子、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C中,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幅图是 (填标号)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答案】 (1) B、C (2) 分子的种类
【详解】(1)BC是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速率不同,故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BC;故填BC。
(2)由AB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故填:分子的种类。
6.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 。
(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 。
(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答案】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分子间间隙的影响和化学反应的宏观解释。
【详解】(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
【点睛】重点:通过观察微观粒子示意图,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释粒子变化。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2).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 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
【详解】(1)由氢分子与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可知,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填: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2)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的分子结构,可得出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故填: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