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高一)目标分类导学案 第13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高一)目标分类导学案 第13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2 10: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识记目标:兴中会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军事起义与武汉成为革命首发地的原因,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
(2)理解目标: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成败及其影响。
(3)运用与感悟目标:探究《美国178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反映资产阶级治国理念上的异同,认识民主法治精神对国家的重要性;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学习辛亥革命的英雄事迹和孙中山革命进程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获得对“理想’、“责任”和“国家”直观清晰的认识。
(4)方法与过程目标:制作图表比较分析;中外比较发现异同深化认识延伸现实。
【发现历史与构建历史】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阅读62页-63页,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和直接原因,了解武昌起义过程。补充资料1:1901-1911年之间清政府治下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1904年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了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办新学堂(1911年时国内学生数在300万人左右,几乎是1905年的12倍),派遣留学生(其中留日学生1900-1910年大约有25162人),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1905年清政府决定预备立宪,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慈禧太后接见大臣说“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受到海外的康有为等人的欢迎,在国内,地主、绅商也有热烈反响,张謇等立宪派还组织了预备立宪公会。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同时皇族内阁集权,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1910年,清朝财政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已支撑不住,出现全国性的财政金融大混乱。清政府除举借外债和横征暴敛外,又采取新的措施滥铸铜元和滥发纸币,用恶性通货膨胀的办法对民众进行无休止的掠夺。铸造铜元是1902年冬袁世凯在直隶开始实行的。由于它在铸造过程中可掺亚铅,币值不断下跌,出现一泻千里之势。下层劳动民众收入低微,持有的一般多是铜元。铜元价值暴跌,滥发纸币的结果,还造成政府财政信用破产,在城市中出现银号、钱庄大批倒闭的风潮,引起巨大恐慌。下层民众中的自发反抗斗争愈演愈烈。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抗捐斗争,一个是抢米风潮,前者如山东莱阳抗捐斗争,后者如湖南长沙抢米风潮,都是震动全国的。 ——金冲及《清朝统治阶级的最后十年》补充资料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运动等情况1895年到1900年商办厂矿的数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总额比以往2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如张裕酿酒公司创办资金为100万,江苏张謇等开设大生纱厂创办资金也达70万元,甲午战前中国近代工业的资本总额中,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一直居于主要地位,而战后5年间商办厂矿的资本额已超过前者而取得主要地位。1903年以后,商办工厂投资的范围从原有的缫丝、棉纺织、铅笔、化妆品等行业,几乎涉及民众日常消费品的方方面面,还出现了一批投资几个行业和拥有雄厚资金的企业集团,如张謇的大生集团,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经营面粉业、纺织业的茂新集团(申新集团)等。1905年至1911年。七年内地投资总额同以往三十多年的总和相等,投资的对象面向国内市场的棉纱、造纸、面粉等行业遥遥领先,发展最迅速,力量最集中的地区是上海、武汉和广州,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并且逐步成为国内革命活动和请愿立宪活动的中心。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重点是铁路修筑权,又由于铁路投资能获得优厚的利润,于是国内掀起筹资商办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到1911年四川川汉铁路公司、广东粤路公司、浙江铁路公司三家实收股额已达4083万元,超过纺织工业四十年投资总额。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1904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废除由美国借款修筑粤汉铁路的合同,自办粤汉铁路,经过斗争,收回了粤汉铁路的路权,接着,四川人民也奋起揭露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的罪行,要求自行筹款修筑川汉铁路,清政府被迫同意将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股票有租股、商股、官股、民股,租股占76%),收回利权运动,具有保卫家乡的反侵略性质,先后收回了一些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铁路和矿山的利权。武昌起义爆发前数年间各地连降大雨,大堤溃口淹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人口无数,灾黎遍野,以监利县为例,《时报》1911年6月22日报道:“连年受灾,民不聊生,”当时在《大江报》记者蔡寄鸥描写到“中农降为贫农,贫农降为雇农……工人失业,成为市井流民。农民失业铤而走险,所以辛亥之役,在乡村起义,一呼就是几千人,在武汉招兵,一呼就是几万人……”湖北新军以西法操练,招募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士兵标准,要以能识字为原则,文理粗通者更好(科举已停,一般知识分子不能不另谋出路,家庭环境好的出国留学,其次就地投考学校,没有钱的就投入新军当兵)张之洞在湖北设立陆军特别小学堂,由新军投考文化程度较高的士兵入学,毕业后充任下级军官。文学社领导成员绝大多数是下层知识分子出身的新军士兵,共进会领导成员大都是归国留日学生。
——《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
中华民国建立 阅读“中华民国成立”1.1912年元旦成立,成立 定都 国旗 2.依据《临时约法》内容,说一说这部宪法的地位和意义,这部宪法体现出那些民主精神?。3.清帝退位:时间 补充资料:辛亥革命时期的在外国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分裂行为1912年1月13日,日本驻俄大使本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郎致电内田康哉外务大臣:“关于清国时局问题,俄国总理大臣态度相当激越,锋芒所示,颇有一遇时机既由日、俄两国协商,一举分割满洲、蒙古之势。”1911年11月30日,外蒙古在俄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动下,以库仑活佛哲布尊丹巴的名义宣布独立,而后称帝,中国官员被驱逐,汉族商民备受虐待。1912年1月3日,乌里雅苏台的札萨克图汉宣布独立。在外蒙几次派兵侵袭和日、俄两国的策动下,内蒙古也渐渐呈现不稳定迹象,1912年1月中旬呼伦贝尔盟在俄国策动下宣布独立,哲里木盟郡王乌泰也积极准备叛乱。1912年1月底,变乱已经蔓延到北京附近,在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的策动下,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等蒙古王公接受日本贷款,谋划发动叛乱:“……约定以卓索图盟五旗内(注:指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在今天赤峰市附近)所有矿山为抵押,贷与日金二十万元整。因该区将成为举兵之根据地。”在川岛浪速与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订立的十条契约中,规定独立后任川岛为总顾问,一切文武事宜都与川岛商量决定,未经日本允准,不得与俄国往来,这实际上是日本阴谋建立“伪满洲国”的第一次尝试。——《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
历史丰碑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概括辛亥革命的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主要功绩和主要历史作用(在书上勾画出来 )补充资料:辛亥革命与亚洲觉醒1912年11月,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新生的中国》一文,指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己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辛亥革命的直接影响下,1912年,旅居中国的越南侨民组织了越南独立党,提出了民族解放和建立独立共和国的主张。1913年,受到辛亥革命的鼓舞,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地的侨民建立了民族协会和群众大会。朝鲜、菲律宾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时空背景下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究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精神
1.依据《临时约法》主要成果,说一说中华民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有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由于辛亥革命的巨大威力,一时间国内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空气仍很浓厚。首先,言论、出版是自由的,办报成为时尚,至1913年,全国报纸达500家。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其次结社自由,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问,大小各种政府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其中在民政部立案的22个。 一一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1912~1919年,中国新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材料1:孙中山提出袁世凯接位的条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电知民国政府,言现在清帝己经退位,或转伤驻沪领事转达亦可。二、同时袁须宣布政见,绝对赞同共和主义。三、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后,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五、袁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临时约法》),乃能接权受事。”
材料2:《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是与汉人平等;自由居住谋生,宗教信仰自由;所有王公仍旧世袭。《关于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主要内容是清帝溥仪辞位后继续保持“大清皇帝”的尊号,享受中华民国对待外国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费用400万两(元)由中华民国拨付;皇帝暂时居住紫禁城等条款o《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为清皇族王公爵号世袭;清皇族权利与国民平等;保护清皇族私产;清皇族享有免服兵役的特权 ——《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材料3:民国三年(1914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穿日本服装,老农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忙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方等《戴季陶传》
3.阅读材料1和材料2.说一说,革命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在南北议和中提出的原则有哪些?有人说辛亥革命以暴力开始以和平方式结束,对此你怎么评价?阅读材料3,说一说辛亥革命有什么局限性?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什么影响。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比较】
不同点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时代不同
领导阶级
斗争目标
革命性质
指导思想
群众基础
成果
历史影响
【基础检测】
11.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是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④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②③ D.①③④
9.下图是一幅有关清朝末年铁路国有政策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严禁民间修建铁路 B.该政策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
C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了民族利益D该政策阻碍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5.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的评述有误的是
A.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B.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
D.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2.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能力检测】
16.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
17.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8.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共和观念风行 B.帝制基础尽除 C.传统文化皆废 D.民权高度发达
10.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