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中华书局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南
诏西突厥吐蕃东突厥南诏回纥靺鞨唐朝是怎样加强对西域管辖的?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同为一家”?唐玄宗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想一想想一想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A少数民族势力迅速膨胀
B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跃跃欲试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7世纪中期以后唐蕃往来频繁唐蕃会盟碑“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不再作战,相互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
青藏高原色楞格河流域云南苍山洱海
一带东北地区天山南北藏族维吾尔族白族和彝族西迁融入中东及中亚民族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唐玄宗封“怀仁可汗”唐玄宗封“渤海郡王”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满族唐玄宗封“云南王”家突厥吐蕃回纥唐 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会盟
经济文化交流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南诏靺鞨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前提、威慑力)②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凝聚力和感召力)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吸引力)④交通发达,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科:举: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二、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隋朝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
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
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
廷。唐太宗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武则天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
者,仅百分之一二。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
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
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开始殿试和武举初创发展完善
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隋文帝常设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议一议: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末才被废除。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
3、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BDD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BB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于加强唐朝的统治。1、唐朝的民族政策:
①少数民族:吐蕃、回纥、南诏、靺鞨。
②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科举制度
(1)确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发展: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3)考试主要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4)科举制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末才被废除。(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