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下(2024版)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七下(2024版)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7 16:0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七 设计者
教材版本 沪科版 册、章 下册第7章
课标要求 ①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内容分析 本章是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方程与不等式”。本单元内容主要涵盖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涉及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同类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比相等关系更为普遍。因此,学习不等式不仅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不等式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计算基本功不扎实而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强不等式性质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单元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3.能够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5.通过类比等式的教学方法,理解不等式与等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通过总结解不等式的步骤,培养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难点:1.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集。 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能够找出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二)课时安排 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27.2一元一次不等式3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第7章小结与复习1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7.1.1 不等式的定义1.能够准确理解不等式的定义,包括不等式的概念、表示方法。 2.能够识别并正确运用不等号(<, >, ≤, ≥, ≠)表示不等式。 3.能够理解不等式的解的定义,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1.能够识别并正确运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式。 2.能够将不等式的定义应用于实际问题,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 3.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任务一:复习导入,回顾等式的定义。 任务二:合作交流,探究不等式的定义。 任务三:思考,探究不等式的解 任务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7.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通过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区别。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将简单的不等式转成“x>a”或“xa”或“x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