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走进微观世界1 课件(26页ppt)+练习(pdf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1走进微观世界1 课件(26页ppt)+练习(pdf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8 09:37:1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从宇宙中的天体到我们接触的各种物体,再到微观世界的粒子,它们构成了不断发生着变化的物质世界。我们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研究都离不开物质。你是否想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的组成如何表示?
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都由物质构成
第1节走进微观世界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如空气、水、岩石、金属、塑料等。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如何进入微观层面去探究物质的构成?
可以借鉴哪些方法探究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1课时了解分子及分子间的空隙
第1节走进微观世界
一、感受分子的存在
在研究一个物体的内部构成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分割。
比如切开西瓜就可以观察西瓜内部的结构,拆开玩具就可以知道它的组成构件等。
对物体能否一直分割, 得到最小组成单元?
研磨颗粒肉眼可见
溶解也可以看作一种分割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冰糖
2.将冰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
现象:小颗粒
现象:细小的颗粒
3.将碾碎的冰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
现象:看不见
蔗糖的构成
蔗糖以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存在于水中
冰糖溶解在水中后,再也看不见那些冰糖小颗粒,说明在水中冰糖颗粒被拆分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科学研究表明,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在水中会分散成无数个蔗糖分子。
结论:冰糖由蔗糖分子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就含有约1.67X 1021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 kg。
分子就是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得用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堵能看到一些物质的分子。
如图是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的成像图。
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构成物质的众多分子是紧密无间隙地挤在一起的, 还是彼此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
水和酒精都是液体,它们的分子间存在空隙吗?请选择合适的器材,通过实验获取证据来说明。
1.取一根一端封口的细长玻璃管(长40 cm左右),按图进行下面的实验。
2.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至玻璃管容积的,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
3.用手指堵紧开口一端,上下颠倒多次。
4.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液面下降。说明了分子间有空隙。

酒精

实验表明: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小于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水和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酒精和水
的混合液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两种物质混合时分子之间的空隙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体积的变化。
当水、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空隙,使混合后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空隙减小,从而引起总体积减小。
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
2. 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为什么?
答:空气容易被压缩。
因为在气体中,粒子之
间空隙比较大,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
隙比较小,所以气体易压缩。
装满小石子的杯子,再装一些沙子,能装得下吗?说明了什么?然后再倒入一些水,能倒入吗?
模拟实验
天然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天然气中分子之间有较大空隙,在受到更大压强时,分子间空隙减小,直至气体液化。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由于温度变化改变了分子间空隙大小引起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研究物体内部构成时,常用分割的方法。
1.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 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 L
D
2.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体积缩小
C.分子间间隔减小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
3.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酒精放置在空气中会减少
B.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香
C.湿衣服在太阳下很快变干
D.用力挤压封口的塑料瓶,瓶由胀变瘪
D
4.如图为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大
C.间隔变大
D.数量变多
C
5.如图是水的状态变化模型。从该模型中获得的信息:①水的状态变化中   没有发生变化;②水的状态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
分子数
分子间的间隔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七下第 2 章第 1 节走进微观世界 1
1.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其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视具体物质判断
2.物质在三态变化(如固态碘变为碘蒸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是---( )
A.分子本身 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
3.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
4. 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
C.分子与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
6. 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
D.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7.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体积增大 B.空隙变大 C.质量增大 D. 个数增多
8.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 )
A.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B.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
C.氢气被压缩了
D.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
9.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10.“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 )
A.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小
B.温度高时,分子间空隙大
C.温度低时,分子间空隙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冰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的要_____。
12.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蔗糖是由 构成的; 水是由
构成的; 氧气是由 构成的。
13.分子微粒很 ,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 显微镜,才能看到一
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4.在一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先注入半管清水后,
再慢慢注入酒精,直至装满玻璃管.然后用手指按住
开口端,来回颠倒数次后,再将玻璃管竖直放置,手
指脱离开口端,观察到管内液面下降了,如图所示.这
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 。可推测,分子
间有______(选填“斥力”或“引力”)。
15.有一家工厂要在钢罐内表面压接一层 0.25mm 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
策。后来,一位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
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
(l)请你简要说明其原因。
(2)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16.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A.水结成冰,体积会变________,因为水分子的间隙变________。
B.烧水时,水开了,锅盖会被顶起,因为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_____,分子间的间隙变______。
C. 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为何会回复原样?
2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七下第 2 章第 1 节走进微观世界 1 答案
1.A D 2.D 3.A 4.C 5.B
6.D 7.B 8.D 9.A 10.B
11. 大
12. 分子 蔗糖分子 水分子 氧气分子
13. 小 扫描隧道
14. 间隙 引力
15. (1)由于水结冰时要膨胀,产生巨大压力,使铝膜与钢罐牢牢的压在一起。
(2)答:汽车的水箱装满水时,在冬天易被冻裂;自来水管在冬天也会因水结冰,体积变
大,将自来水管胀破。
16. 大 大 大 大
答: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时,组成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导致乒乓球内的空气受
热膨胀,体积增大使得瘪了的乒乓球鼓起回复原样。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