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荷花》 跟踪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1.小军读了下面这段话,遇到了很多不会写的词语,同时他也有很多问题,请你帮他完成吧。
森林公园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能欣赏到争奇斗艳、fēn fāng____、mí rén____的花朵,还能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kūn chóng____。森林公园早上和晚上的景色也不同,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同学们,yán tú____处处是风景,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语。
(2)“奇妙”的近义词是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3)这段话的关键句是: 。
二、单选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骨朵儿(gū) 骨肉(gǔ)
B.衣裳(shɑng) 姿势(zhī)
C.挨挨挤挤(āi) 挨打(á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停止青香 B.舞蹈蜻蜓 C.仿拂姿势 D.跟随花辫
4.每当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就想起了词语( )
A.绿草如茵 B.翩翩起舞 C.一碧千里 D.漫天飞舞
5.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
A.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B.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C.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D.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三、语言表达
6.按要求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写一个拟人句)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
(4)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改为反问句)
四、课内阅读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7.“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对句中“仿佛”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词写出了“我”看荷花看得入了神,和荷花融为一体了
B.这个词说明“我”就是一朵荷花,显得特别真切
C.这个词说明这是“我”的想象,并不是真的这样。这样写更加准确
8.当微风吹来时,一池的荷花 ,当风停时,荷花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 (填序号)的画面。
A.生机盎然 B.五颜六色 C.微风拂面 D.清香袭人
9.想象一下,除了蜻蜓和小鱼,还有谁会来和“我”说话 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写一写。
青蛙跳上荷叶,告诉我 。 ,
告诉我 ······
五、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2)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1.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来赞美荷花的诗句不计其数,荷 花固然值得赞美,但我更爱那平凡朴实的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枝枝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 ( )没有荷叶,(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漂亮的荷花。
看啊,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般宝贵的雨水,它 们一点一滴也不沾唇,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池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被吹翻过来也要保 护荷花。烈日如火,它们静静地展开大手,像二把把凉伞,为嬉戏的鱼虾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荷叶可作药材,去热清火;荷叶可作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 )里。
既然……就 如果……就
(2)把适合的短文题目写在横线上。
(3)找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4)荷叶还有什么作用,你能接下去写吗?
答案解析部分
1.(1)芬芳;迷人;昆虫;沿途
(2)神奇;非常奇特、令人惊奇的
(3)森林公园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2.B
【解析】A、C正确;B:有误,“姿势”的“姿”应读“zī”。
3.B
【解析】考查字形辨析。A. 青香 ——清香:(名)清淡的香味。
B.正确。
C. 仿拂 ——仿佛:1. (副)好像;似乎。2. (动)类似;差不多。
D. 花辫 ——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
4.B
【解析】考查词语的理解。A.绿草如茵:形容绿草浓密柔软,如铺席垫一般。
B.翩翩起舞:轻捷飘逸地舞起来。
C.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D.漫天飞舞:形容雪花或轻的东西满天飘的样子。
根据句中“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应该用词语翩翩起舞。
5.D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A、B、C不是比喻句。
D.句中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
6.(1)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2)春天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
(3)兴趣课上,同学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画画,玩得很开心。
(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解析】(1)句中将“荷叶”比作“大圆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据此仿写一个比喻句。
(2)句中将“蜻蜓”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据此仿写一个拟人句。
(3)结合例句及题目要求,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有的……有的……有的……”表示分句之间为并列关系,可列举事物不同的状态或样子。
(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不会”改为“怎么会”,加上“呢”,将“。”改为“?”。
故答案为:(1)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2)春天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3)兴趣课上,同学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画画,玩得很开心。(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7.B
8.翩翩起舞;停止舞蹈;A
9.劳动的幸福;蝴蝶飞过来;河岸的景色有多美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7.考查句子的理解。语段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描写了作者看到一池的荷花时的感受。由于“我”看得入了神,看着看着,就和荷花融为一体,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了。故选B。
故答案为:B
8.考查内容的理解。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可知答案。作者被这如诗如画、生机盎然的荷塘美景所陶醉。
故答案为:翩翩起舞、停止舞蹈、A
9.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理解和仿写能力。阅读句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可知,青蛙可能会告诉我什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劳动的幸福、蝴蝶飞过来、河岸的景色有多美
10.(1)颜色;样子;味道
(2)A
(3)颜色是紫色的,形状和竹叶差不多。
(4)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考查本文采用的结构。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第一自然段是总述句, 我赞美紫罗兰。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叙述了紫罗兰的叶子、花、枝干的特点,第五自然段是总述句。我赞美紫罗兰!和第一自然段呼应。
(3)考查对第二自然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尾
故答案为:(1)颜色、样子、味道 (2)A;(3)颜色是紫色的,形状和竹叶差不多。(4)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1.(1)如果……就
(2)荷叶颂
(3)“久旱初雨,……留给池中的鱼儿。”
“烈日如火,……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4)荷叶可煮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荷叶可作伞等。 (答案不唯一)
【解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2)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可通过查资料或上网搜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