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亚洲人口最多的原因。
2.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3.了解亚洲的文化多样性,认识不同地区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色。
重点:
1. 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2.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 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人口、经济、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自主学习】
亚洲古文明发育的自然条件?
【合作探究】
1.比较六大洲人口数量及占比,描述亚洲人口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亚洲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非洲,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比非洲多,分析其原因。
3.对照图例,描述亚洲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及小于1人/平方千米的主要分布地区,归纳亚洲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4.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亚洲分区有哪些区域?分区有什么意义?
【实践活动一】展示亚洲多彩的地域文化
活动准备:
1.各小组收集亚洲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的图片。
2.对照图片,写出简要文字介绍。
活动过程:
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居民,结合图片介绍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1.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表现主要在哪些方面?
【实践活动二】展示亚洲四国的发展水平
活动过程:借助互联网中的官方网站或数字图书馆,查阅韩国、沙特阿拉伯、印度、缅甸四国相关资料,归纳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
成果展示:分角色从不同方面描述你所代表国家的发展水平。
2.亚洲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哪些?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海南举行。本次年会邀请各国政商学媒等各界代表与会,共商世界第一大洲——亚洲与全球发展大计。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有( )
①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亚洲是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位于亚洲六大分区中的( )
A.中亚 B.东亚 C.北亚 D.东南亚
3.下列对亚洲各地区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人的传统民居多为竹木结构,这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B.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住在帐篷里,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C.恒河三角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生活在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D.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高温多雨,达雅克人居住在高脚木屋内
4.下列有关亚洲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亚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亚洲形成了统一的地域文化 D.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5.下列关于亚洲各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A.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湿热
B.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东南亚人多居住长屋(高架)--------多地震
【课后巩固】
2024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博鳌顺利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地位于(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不属于亚洲人口分布稠密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顺风的角度考虑,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4.多彩的亚洲文明( )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23-24七年级下·广东期末)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图1为中亚五国地形图,图2为中亚五国人口、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矿产 C.水源 D.土壤
3.(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km
C.北美洲0-1km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km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23-24七年级下·广东河源期中)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越南 孟加拉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4010 12030 1100 540 430 380
4.分析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资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各国( )
A.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C.国土面积差异大 D.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
5.下列关于亚洲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庞大的人口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亚洲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C.目前亚洲的人口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不正相适应
D.亚洲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亚洲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如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探究点一】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22年,亚洲人口数量达到47.23亿,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2.8亚洲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居各大洲之首,世界人口由70亿增至80亿,其中亚洲约占一半。
3.大于100人/平方千米:东部、东南部、南部;小于1人/平方千米:西部、北部和中部;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人口较为稀疏。
4.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自然灾害是导致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因素
【探究点二】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为了方便沟通和查找位置。
【实践活动一】
学生活动
【探究点三】
1.①亚洲经济总量大,人均少。
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整体水平低。
③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部分国建经济落后。
【实践活动二】
韩国:高度发达,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福利均处于全球前列。
沙特阿拉伯:经济依赖石油,科技和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社会福利较好,但经济多元化仍在进行中。
印度:经济增长迅速,科技和服务业发达,但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有待提升。
缅甸: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福利均较为落后,发展潜力大但面临诸多挑战。
2.①亚洲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国际资本的集聚,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使亚洲成为“世界工厂”。
②亚洲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课堂练习】
A 2.B 3.B 4.B 5.B
【基础练习】
【答案】1.A 2.A
【解析】1.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按地理方位划分,亚洲分为北亚、南亚、中亚、东亚、西亚、东南亚六个分区,由图可知,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承办地中国海南博鳌位于东亚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甲地位于气候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稀少,A符合题意;乙 、丙 、丁位于亚洲的东部、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较早,人口稠密,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答案】3.B 4.A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9月为北半球夏季,南海海域盛行西南季风,东海、黄海海域盛行东南季风,乘船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顺风顺水,因此时间最合适,B正确。1月—5月中,1月—3月南海海域主要盛行东北风,4—5月东北风减弱并转换为西南风,乘船返回中国1月—3月时逆风逆水,不利于船的航行,A错误;11月—次年3月,南海海域盛行东北季风,东海和南海盛行西北季风,乘船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逆风逆水,不利于船的航行,D错误;9月—12月南海海域西南风开始减弱,并转换为东北风,也不适宜乘船回国,C错误;故选B。
4.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A正确;多彩的亚洲文明孕育出了不同的民俗风情,B错误;文明的形成会受到地形的影响,而不是塑造了地形,C错误;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能力提升】
【答案】1.B 2.C
【解析】1.人口密度是指该国人口总量与领土面积之比,单位是人/平方千米。根据材料信息可以计算出:①吉尔吉斯斯坦的人口密度是670万人÷19.9万平方千米≈36.7人/平方千米,②塔吉克斯坦的人口密度是990万人÷14.3万平方千米≈69.2人/平方千米,③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密度是3426万人÷44.9万平方千米≈76.3人/平方千米,④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密度是1915万人÷ 272.5万平方千米≈7.0人/平方千米,⑤土库曼斯坦的人口密度是618万人÷49.1万平方千米≈12.6人/平方千米。因此,中亚五国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水源成为制约中亚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中亚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中亚东南部是高原山地地形,有冰川分布,是中亚河流的主要水源地。因此,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C正确,而矿产、热量、土壤不是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约为65人/km2,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度为0-1km处,亚洲人口密度最高约为50人/km2,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度为0-1km处,A正确;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约为20人/km2,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度为2-3km处,B错误;北美洲海拔高度0-1km处,人口密度不到20人/km2,C错误;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海拔高的地区气候更为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欧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气温终年炎热,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较为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所以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D错误。故选A。
【答案】4.B 5.A
【解析】4.根据图表可知日本、韩国两国比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四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可见表中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亚洲自然条件相差悬殊、国土面积差异大、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ACD错误。故选B。
5.亚洲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A错误,BC正确;亚洲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D正确。故选A。
【点睛】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商务星球版2025七下《6.1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学案
探究点一
人口最大的大洲
探究点二
文化多样
探究点三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亚洲人口最多的原因。
2.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3.了解亚洲的文化多样性,认识不同地区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色。
重点:
1. 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2.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 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人口、经济、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自主学习】
亚洲古文明发育的自然条件?
【合作探究】
1.比较六大洲人口数量及占比,描述亚洲人口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亚洲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非洲,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比非洲多,分析其原因。
3.对照图例,描述亚洲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及小于1人/平方千米的主要分布地区,归纳亚洲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4.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亚洲分区有哪些区域?分区有什么意义?
【实践活动一】展示亚洲多彩的地域文化
活动准备:
1.各小组收集亚洲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的图片。
2.对照图片,写出简要文字介绍。
活动过程:
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居民,结合图片介绍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1.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表现主要在哪些方面?
【实践活动二】展示亚洲四国的发展水平
活动过程:借助互联网中的官方网站或数字图书馆,查阅韩国、沙特阿拉伯、印度、缅甸四国相关资料,归纳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
成果展示:分角色从不同方面描述你所代表国家的发展水平。
2.亚洲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哪些?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海南举行。本次年会邀请各国政商学媒等各界代表与会,共商世界第一大洲——亚洲与全球发展大计。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有( )
①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亚洲是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位于亚洲六大分区中的( )
A.中亚 B.东亚 C.北亚 D.东南亚
3.下列对亚洲各地区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人的传统民居多为竹木结构,这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B.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住在帐篷里,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C.恒河三角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生活在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D.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高温多雨,达雅克人居住在高脚木屋内
4.下列有关亚洲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亚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亚洲形成了统一的地域文化 D.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5.下列关于亚洲各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A.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湿热
B.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东南亚人多居住长屋(高架)--------多地震
【课后巩固】
1.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km
C.北美洲0-1km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km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亚、南亚和西亚 B.中亚、西亚和南亚
C.西亚、东亚和中亚 D.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3.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候寒冷B.纬度高气候寒冷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气候炎热干燥
4.乙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②气候湿热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2024年3月25日至28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七届亚洲会议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来自17个亚洲成员国的军队代表出席会议。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B.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读亚洲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地位于(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关于亚洲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主体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亚洲所在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
4.论坛参会嘉宾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开激烈讨论,关于亚洲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风不稳定,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D.冬季风势力强劲导致旱灾频繁
5.博鳌亚洲论坛成员国在甲、乙、丙三地区占半数以上,甲、乙、丙代表的半岛分别是( )
A.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
B.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某探险队于某年6月至7月,经过如图所示的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径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①②④
7.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经常会用到雨伞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探险队员们看到沿途居民以稻米为主食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探险队员们经过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苔原气候
10.在本次探险过程中,探险队员穿戴衣服最多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全部属于亚洲的一组是( )
A.印度、美国B.中国、印度尼西亚C.中国、巴西 D.日本、俄罗斯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商务星球版2025七下《6.1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学案
探究点一
人口最大的大洲
探究点二
文化多样
探究点三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