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7 17:46:29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红手握一只铃铛,手快速摇晃使铃铛发出声音,站在篮球场另一侧的小明听到了清脆的铃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小红手握一只铃铛,手快速摇晃使铃铛发出声音,站在篮球场另一侧的小明听到了清脆的铃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2.(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华在鼓面上放有一些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
A.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大
B.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小
C.米跳动得越高与跳动得越低时,音量都一样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小华在鼓面上放有一些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越大,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大。
3.(2025四上·岳塘期末) 小苗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到动听的乐声,说明声音是向(  )传播。
A.向前 B.向后 C.四面八方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小苗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到动听的乐声。
4.(2025四上·岳塘期末) 小花用吸管和橡皮泥做成排箫,如图所示。吸管音阶从左至右依次为“1、2、3、4、5”。吹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些,小花准备(  )。
A.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
B.换一根长一点的吸管
C.换一根粗一点的吸管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吹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些,需要调高音量,因此小花准备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这样空气柱振动速度变快,音量就会变高。
5.(2025四上·岳塘期末) 与排箫发声原理相似的是(  )。
A.鼓 B.竖笛 C.二胡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乐器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和其他乐器四类,不同的乐器振动的部位是不同的。鼓是打击乐器,是鼓面振动发声;竖笛和排箫都是吹奏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二胡是弦乐器,是通过弦振动发声。
6.(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科在呼吸时,用手触摸胸部,发现(  )。
A.吸气时胸腔扩张,肺扩张
B.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扩张
C.吸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指的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扩张。
7.(2025四上·岳塘期末)呼气时,气体在小科体内经过的呼吸器官是(  )。
A.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肺→气管→支气管→喉→咽→鼻腔
C.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8.(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不小心把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他体内经过的路线是(  )。
A.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
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亮想探究影子的形成,你觉得他的下列(  )的做法能产生影子。
A.在黑暗的环境下观察手
B.在手电筒前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C.在手电筒前放一张完全透明的玻璃片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会把光挡住,光不能继续传播,在物体的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阴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因此小亮想探究影子的形成,在手电筒前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这样的做法能产生影子。
10.(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夏拍了张树影照片如图,你认为这是他(  )时候拍摄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如图这张小树的照片是在下午时候拍摄的,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子向东,说明太阳在西边,应该是下午。
11.(2025四上·岳塘期末)下面最可能是小夏中午对5米高树影子观测记录的是(  )。
A.8米 B.5米 C.1米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中午时刻阳光直射,影子会最短,因此树的阴影长度通常是最短的,接近于树的高度的零或者较小的值。1米是最短的选项,所以最可能是小夏中午对树影子的观测记录。
12.(2025四上·岳塘期末)你认为小夏总结的阳光下雪松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可能是 (  )。
A.雪松影子的方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反
B.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C.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短→长→短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因此小夏总结的阳光下雪松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可能是 C。
13.(2025四上·岳塘期末)关于日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日晷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
B.日晷在夜晚和阴天也可以使用
C.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带有刻度
【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A、日晷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A正确;
B、夜晚和阴天没有太阳,因此日晷在夜晚和阴天是不可以使用,B错误;
C、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带有刻度,C正确;
故答案为:B。
14.(2025四上·岳塘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认为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C.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这一现象说明了地球具有曲率,而并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则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5.(2025四上·岳塘期末)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蛾眉月,因此这一天的月相是A。
16.(2025四上·岳塘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背“挖土”归来。11月15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批研究成果发布,揭示了月背火山活动历史,为更好开展月球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表面分布了许多环形山
B.月球是夜空中会发光、最明亮的天体
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交流时需要借助设备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月球表面分布了许多环形山,A正确;
B、月球并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B错误;
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交流时需要借助设备,C正确;
故答案为:B。
17.(2025四上·岳塘期末)妈妈带小明去游乐场玩,打的滴滴车快到了。如图所示,此时,关于他们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在汽车的东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B.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200米
C.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根据图中可知,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18.(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透过车窗玻璃看见道路两旁的树向后移动,他是选择(  )为参照物。
A.地面 B.汽车 C.行人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小明透过车窗玻璃看见道路两旁的树向后移动,实际上是因为他选择了汽车作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地面和行人都在向后移动,因此他看到树木向后移动。
19.(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坐上了摩天轮观赏家乡美景,和摩天轮的运动方式相同的是(  )。
A.正在高空飞行的飞机
B.正在吹风的风扇
C.正在计时的摆钟
【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是围绕中心轴线转动,和正在吹风的风扇的叶片运动方式相同,都是转动,而飞机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摆钟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20.(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中和小华两家距离学校均为1.5千米。一天,他们同时从学校回家,回家后他们看到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如上图,你认为他们中(  )走得更快。

A.小中 B.小华 C.他们俩一样快
【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小华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快5分钟,因此他们中小华走得更快。
21.(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果玩发球器时,不会改变小球运动状态的动作是(  )
A.按下按钮,发射小球
B.把小球握在手中
C.用接球器接住落下的小球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按下按钮发射小球和用接球器接住落下的小球都会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而把小球握在手中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22.(2025四上·岳塘期末)我们的鞋底部有很多花纹,下列(  )和鞋底花纹的科学原理是一致的。
A.举重运动员举重前给手部擦镁粉
B.在自行车车轴上滴加润滑油
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不断刷冰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鞋底的花纹、举重运动员举重前给手部擦镁粉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不断刷冰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23.(2025四上·岳塘期末)设计小车时,你觉得下列(  )材料最适合做车轴和车轮。
A.硬纸盒和竹签 B.竹签和瓶盖 C.硬纸盒和瓶盖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制作小车时,车轴的材料需要坚硬且光滑,以减少摩擦力,竹签是更适合的选择;而车轮需要光滑且容易连接,瓶盖最为合适。因此,竹签和瓶盖最适合作为车轴和车轮的材料。
24.(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苗在设计小车的过程中,发现减小小车有些部位的摩擦有利于小车的运动。下列减小摩擦不全是有利于小车运动的是 (  )。
A.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
B.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C.车身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一般有利于小车运动,但轮子与地面的摩擦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来提供牵引力和控制力,减少与地面摩擦并不总是对小车运动有利。
25.(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花发现赛车时,把小车从斜坡上自由滑下来时,能够将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是因为(  )。
A.小车有轮子
B.木块不受摩擦力
C.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小车具有动能,当其滑下来撞击木块时,将动能传递给木块,从而推动木块移动。因此小车能够将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的主要原因是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26.(2025四上·岳塘期末)消化与呼吸单元的研究。
(1)如右图,小聪通过器材模拟研究人呼吸时内部器官的变化,气球模拟的是人体的   ,饮料瓶模拟的是人体的   。 (选填“胸腔”或“肺”)
(2)从小聪的实验可知,吸气过程中,胸腔(  )。
A.扩大 B.不变 C.缩小
(3)下表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统计表,分析数据发现,呼出的气体,   含量减少,而   含量增加,因而   (选填“吸进”或“呼出”)的气体容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4)小聪用自制的肺活量计测量了三次肺活量,分别是2100毫升、2160毫升、2100毫升,他应该选择(  )作为自己的肺活量。
A.2120毫升. B.2100毫升 C.2160毫升
(5)小聪运动后,需补充能量,应多吃含(  )的食物。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6)中午小聪妈妈做了几道菜:有红烧肉、油焖虾、清蒸鱼。你认为,添加(  )后,会使午餐营养搭配更合理些。
A.香菇炒青菜. B.小炒牛肉 C.爆炒鸡丁
(7)下午,小聪和伙伴们展开了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研究。他们将切好的食物在白纸上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8)实验完成后,小聪用水冲了下手,没擦干就马上抓起面包来吃,发现手指接触面包处变蓝紫色,这种消毒药物可能是(  )。
A.生理盐水 B.碘酒 C.酒精
(9)小聪吃的中饭主要在(  )中完成消化和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10)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
A.养成快速进餐习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B.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C.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人体消化
【答案】(1)肺;胸腔
(2)A
(3)氧气;二氧化碳;呼出
(4)C
(5)C
(6)A
(7)B
(8)B
(9)B
(10)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气球模拟人体的肺,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3)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由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测量肺活量时要测量三次,取最大值,因此选择2160毫升。
(5)糖类是人体运动后主要需要补充的能量,因此小聪运动后,需补充能量,应多吃含糖类的食物。
(6)午餐中已经有红烧肉、油焖虾、清蒸鱼,均为荤菜。为了营养更均衡,需要添加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此,香菇炒青菜是更合理的选择。
(7)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
(8)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完成后,小聪用水冲了下手,没擦干就马上抓起面包来吃,发现手指接触面包处变蓝紫色,面包中含有淀粉,因此这种消毒药物可能是碘酒。
(9)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10)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促进身体健康。快速进餐和挑食不利于营养均衡和消化系统的健康。
27.(2025四上·岳塘期末)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用钢尺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
(1)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钢尺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
(2)小明在实验操作中的变量是(  )。
A.拨动钢尺的力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3)实验中,将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现发声由高到低依次是伸出3cm、5cm、8cm,由此可以分析初步得出的结论:物体振动部分越   发出的声音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小明准备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右图中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从(  )。A.低→高 B.高→低
【答案】(1)振动
(2)B
(3)短;高
(4)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因此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钢尺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在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时,应控制拨动钢尺的力相同,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3)实验中,将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现发声由高到低依次是伸出3cm、5cm、8cm,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物体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4)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体积不同,振动的速度不同,音调不同,体积越大的钟,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从左到右,编钟体积逐渐增大,音调逐渐降低,即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从高到低。
28.(2025四上·岳塘期末)学习了《运动和力》这个单元后,小华和小伙伴们开展实验研究
(1)力的单位是   。如图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是   N。
(2)小华和小伙伴们尝试用挂钩码的方式来拉动木板上的小挖掘机,得到如下数据:
挂钩码数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4个钩码
小挖掘机运动情况 不动 不动 动 动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挖掘机运动起来时需要挂(  )个钩码。
A.2 B.3 C.4
(3)挂1个钩码和2个钩码小挖掘机都没有运动起来,说明挖掘机除了受到拉力的作用外,还和它受到了(  )的作用有关。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4)小华用在小挖掘机上放上一个文具盒,发现挂3个钩码时小挖掘机没有动,挂4个钩码时小挖掘机才运动,这说明(  )。
A.在小挖掘机上放上文具盒会减小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B.在小挖掘机上放上文具盒会增大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答案】(1)牛顿;2.8
(2)B
(3)C
(4)B
【知识点】摩擦力;拉力
【解析】【分析】(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是2.8N。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挖掘机运动起来时需要挂 3个钩码。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挂1个钩码和2个钩码小挖掘机都没有运动起来,说明挖掘机除了受到拉力的作用外,还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4)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在小挖掘机上放上一个文具盒后,需要更多的钩码才能拉动小挖掘机,这说明放上文具盒后,小挖掘机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增大了。
1 / 1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红手握一只铃铛,手快速摇晃使铃铛发出声音,站在篮球场另一侧的小明听到了清脆的铃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2.(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华在鼓面上放有一些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
A.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大
B.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小
C.米跳动得越高与跳动得越低时,音量都一样
3.(2025四上·岳塘期末) 小苗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到动听的乐声,说明声音是向(  )传播。
A.向前 B.向后 C.四面八方
4.(2025四上·岳塘期末) 小花用吸管和橡皮泥做成排箫,如图所示。吸管音阶从左至右依次为“1、2、3、4、5”。吹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些,小花准备(  )。
A.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
B.换一根长一点的吸管
C.换一根粗一点的吸管
5.(2025四上·岳塘期末) 与排箫发声原理相似的是(  )。
A.鼓 B.竖笛 C.二胡
6.(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科在呼吸时,用手触摸胸部,发现(  )。
A.吸气时胸腔扩张,肺扩张
B.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扩张
C.吸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
7.(2025四上·岳塘期末)呼气时,气体在小科体内经过的呼吸器官是(  )。
A.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肺→气管→支气管→喉→咽→鼻腔
C.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
8.(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不小心把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他体内经过的路线是(  )。
A.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
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
9.(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亮想探究影子的形成,你觉得他的下列(  )的做法能产生影子。
A.在黑暗的环境下观察手
B.在手电筒前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C.在手电筒前放一张完全透明的玻璃片
10.(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夏拍了张树影照片如图,你认为这是他(  )时候拍摄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11.(2025四上·岳塘期末)下面最可能是小夏中午对5米高树影子观测记录的是(  )。
A.8米 B.5米 C.1米
12.(2025四上·岳塘期末)你认为小夏总结的阳光下雪松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可能是 (  )。
A.雪松影子的方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反
B.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C.雪松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短→长→短
13.(2025四上·岳塘期末)关于日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日晷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
B.日晷在夜晚和阴天也可以使用
C.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带有刻度
14.(2025四上·岳塘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认为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C.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15.(2025四上·岳塘期末)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16.(2025四上·岳塘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背“挖土”归来。11月15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批研究成果发布,揭示了月背火山活动历史,为更好开展月球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表面分布了许多环形山
B.月球是夜空中会发光、最明亮的天体
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交流时需要借助设备
17.(2025四上·岳塘期末)妈妈带小明去游乐场玩,打的滴滴车快到了。如图所示,此时,关于他们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在汽车的东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B.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200米
C.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18.(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透过车窗玻璃看见道路两旁的树向后移动,他是选择(  )为参照物。
A.地面 B.汽车 C.行人
19.(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明坐上了摩天轮观赏家乡美景,和摩天轮的运动方式相同的是(  )。
A.正在高空飞行的飞机
B.正在吹风的风扇
C.正在计时的摆钟
20.(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中和小华两家距离学校均为1.5千米。一天,他们同时从学校回家,回家后他们看到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如上图,你认为他们中(  )走得更快。

A.小中 B.小华 C.他们俩一样快
21.(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果玩发球器时,不会改变小球运动状态的动作是(  )
A.按下按钮,发射小球
B.把小球握在手中
C.用接球器接住落下的小球
22.(2025四上·岳塘期末)我们的鞋底部有很多花纹,下列(  )和鞋底花纹的科学原理是一致的。
A.举重运动员举重前给手部擦镁粉
B.在自行车车轴上滴加润滑油
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不断刷冰
23.(2025四上·岳塘期末)设计小车时,你觉得下列(  )材料最适合做车轴和车轮。
A.硬纸盒和竹签 B.竹签和瓶盖 C.硬纸盒和瓶盖
24.(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苗在设计小车的过程中,发现减小小车有些部位的摩擦有利于小车的运动。下列减小摩擦不全是有利于小车运动的是 (  )。
A.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
B.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C.车身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25.(2025四上·岳塘期末)小花发现赛车时,把小车从斜坡上自由滑下来时,能够将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是因为(  )。
A.小车有轮子
B.木块不受摩擦力
C.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26.(2025四上·岳塘期末)消化与呼吸单元的研究。
(1)如右图,小聪通过器材模拟研究人呼吸时内部器官的变化,气球模拟的是人体的   ,饮料瓶模拟的是人体的   。 (选填“胸腔”或“肺”)
(2)从小聪的实验可知,吸气过程中,胸腔(  )。
A.扩大 B.不变 C.缩小
(3)下表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统计表,分析数据发现,呼出的气体,   含量减少,而   含量增加,因而   (选填“吸进”或“呼出”)的气体容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4)小聪用自制的肺活量计测量了三次肺活量,分别是2100毫升、2160毫升、2100毫升,他应该选择(  )作为自己的肺活量。
A.2120毫升. B.2100毫升 C.2160毫升
(5)小聪运动后,需补充能量,应多吃含(  )的食物。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6)中午小聪妈妈做了几道菜:有红烧肉、油焖虾、清蒸鱼。你认为,添加(  )后,会使午餐营养搭配更合理些。
A.香菇炒青菜. B.小炒牛肉 C.爆炒鸡丁
(7)下午,小聪和伙伴们展开了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研究。他们将切好的食物在白纸上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8)实验完成后,小聪用水冲了下手,没擦干就马上抓起面包来吃,发现手指接触面包处变蓝紫色,这种消毒药物可能是(  )。
A.生理盐水 B.碘酒 C.酒精
(9)小聪吃的中饭主要在(  )中完成消化和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10)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
A.养成快速进餐习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B.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C.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人体消化
27.(2025四上·岳塘期末)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用钢尺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
(1)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钢尺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
(2)小明在实验操作中的变量是(  )。
A.拨动钢尺的力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3)实验中,将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现发声由高到低依次是伸出3cm、5cm、8cm,由此可以分析初步得出的结论:物体振动部分越   发出的声音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小明准备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右图中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从(  )。A.低→高 B.高→低
28.(2025四上·岳塘期末)学习了《运动和力》这个单元后,小华和小伙伴们开展实验研究
(1)力的单位是   。如图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是   N。
(2)小华和小伙伴们尝试用挂钩码的方式来拉动木板上的小挖掘机,得到如下数据:
挂钩码数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4个钩码
小挖掘机运动情况 不动 不动 动 动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挖掘机运动起来时需要挂(  )个钩码。
A.2 B.3 C.4
(3)挂1个钩码和2个钩码小挖掘机都没有运动起来,说明挖掘机除了受到拉力的作用外,还和它受到了(  )的作用有关。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4)小华用在小挖掘机上放上一个文具盒,发现挂3个钩码时小挖掘机没有动,挂4个钩码时小挖掘机才运动,这说明(  )。
A.在小挖掘机上放上文具盒会减小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B.在小挖掘机上放上文具盒会增大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小红手握一只铃铛,手快速摇晃使铃铛发出声音,站在篮球场另一侧的小明听到了清脆的铃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小华在鼓面上放有一些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越大,米跳动得越高时,音量越大。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小苗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到动听的乐声。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吹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些,需要调高音量,因此小花准备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这样空气柱振动速度变快,音量就会变高。
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乐器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和其他乐器四类,不同的乐器振动的部位是不同的。鼓是打击乐器,是鼓面振动发声;竖笛和排箫都是吹奏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二胡是弦乐器,是通过弦振动发声。
6.【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指的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扩张。
7.【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8.【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会把光挡住,光不能继续传播,在物体的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阴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因此小亮想探究影子的形成,在手电筒前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这样的做法能产生影子。
10.【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如图这张小树的照片是在下午时候拍摄的,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子向东,说明太阳在西边,应该是下午。
11.【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中午时刻阳光直射,影子会最短,因此树的阴影长度通常是最短的,接近于树的高度的零或者较小的值。1米是最短的选项,所以最可能是小夏中午对树影子的观测记录。
12.【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因此小夏总结的阳光下雪松影子的变化规律不可能是 C。
13.【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A、日晷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A正确;
B、夜晚和阴天没有太阳,因此日晷在夜晚和阴天是不可以使用,B错误;
C、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上带有刻度,C正确;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这一现象说明了地球具有曲率,而并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则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5.【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蛾眉月,因此这一天的月相是A。
16.【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月球表面分布了许多环形山,A正确;
B、月球并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B错误;
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交流时需要借助设备,C正确;
故答案为:B。
17.【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根据图中可知,小明在汽车的西北方向,距离汽车900米。
18.【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小明透过车窗玻璃看见道路两旁的树向后移动,实际上是因为他选择了汽车作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地面和行人都在向后移动,因此他看到树木向后移动。
19.【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是围绕中心轴线转动,和正在吹风的风扇的叶片运动方式相同,都是转动,而飞机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摆钟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20.【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小华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快5分钟,因此他们中小华走得更快。
21.【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按下按钮发射小球和用接球器接住落下的小球都会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而把小球握在手中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22.【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鞋底的花纹、举重运动员举重前给手部擦镁粉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不断刷冰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23.【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制作小车时,车轴的材料需要坚硬且光滑,以减少摩擦力,竹签是更适合的选择;而车轮需要光滑且容易连接,瓶盖最为合适。因此,竹签和瓶盖最适合作为车轴和车轮的材料。
24.【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一般有利于小车运动,但轮子与地面的摩擦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来提供牵引力和控制力,减少与地面摩擦并不总是对小车运动有利。
25.【答案】C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小车具有动能,当其滑下来撞击木块时,将动能传递给木块,从而推动木块移动。因此小车能够将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的主要原因是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26.【答案】(1)肺;胸腔
(2)A
(3)氧气;二氧化碳;呼出
(4)C
(5)C
(6)A
(7)B
(8)B
(9)B
(10)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气球模拟人体的肺,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3)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由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测量肺活量时要测量三次,取最大值,因此选择2160毫升。
(5)糖类是人体运动后主要需要补充的能量,因此小聪运动后,需补充能量,应多吃含糖类的食物。
(6)午餐中已经有红烧肉、油焖虾、清蒸鱼,均为荤菜。为了营养更均衡,需要添加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此,香菇炒青菜是更合理的选择。
(7)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
(8)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完成后,小聪用水冲了下手,没擦干就马上抓起面包来吃,发现手指接触面包处变蓝紫色,面包中含有淀粉,因此这种消毒药物可能是碘酒。
(9)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10)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促进身体健康。快速进餐和挑食不利于营养均衡和消化系统的健康。
27.【答案】(1)振动
(2)B
(3)短;高
(4)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因此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钢尺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在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时,应控制拨动钢尺的力相同,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3)实验中,将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现发声由高到低依次是伸出3cm、5cm、8cm,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物体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4)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体积不同,振动的速度不同,音调不同,体积越大的钟,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从左到右,编钟体积逐渐增大,音调逐渐降低,即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从高到低。
28.【答案】(1)牛顿;2.8
(2)B
(3)C
(4)B
【知识点】摩擦力;拉力
【解析】【分析】(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是2.8N。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挖掘机运动起来时需要挂 3个钩码。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挂1个钩码和2个钩码小挖掘机都没有运动起来,说明挖掘机除了受到拉力的作用外,还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4)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在小挖掘机上放上一个文具盒后,需要更多的钩码才能拉动小挖掘机,这说明放上文具盒后,小挖掘机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增大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