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复试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开学复试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7 18: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学复试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作为追光少年,我们泛舟于清澈chéng bì( )、水波dàng yàng( )的文明湖上,登顶象山极目tiào wàng( ),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们穿行在新修缮的南熏门下,qīng tīng( )历史长河里积淀的qīng yōu( )古韵;我们唱着háo mài( )的歌,感受中天街的璀璨灯火,táo zuì( )于长林头角东山宝塔的xióng wěi( )与zhuàng guān( )……踏在家乡的土地上,我的内心rè xuè fèi téng(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在我的心头熠熠闪光。
二、选择题
2.“云上博物”数字阅读展示空间中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曝晒(pù) 供品(gòng) 瘦削(xuē) 暴露无遗(lòu)
B.宾客(bīng) 单薄(bó) 逃窜(cuàn) 自作自受(zuò)
C.揪着(jiū) 嚷叫(rǎng) 参差(cēn) 威风凛凛(lín)
D.甘蔗(zhè) 谚语(yàn) 笨拙(zhuō) 热血沸腾(xuè)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作自受 念念有词 别出新裁 排山倒海
B.孤芳自赏 忘乎所以 全神贯注 前功进弃
C.技高一筹 心惊肉跳 威风凛凛 努气冲冲
D.汹涌澎湃 襟飘带舞 惊天动地 居高临下
4.将下列四个句子恰当地填入句段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凝神闭目,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 ,你尽可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
①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草园 ②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 文学是一幅一惊高远的中国画 ④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书法苍劲有力,似有笔走龙蛇之势。
B.他虽然只在戏班子里跑龙套,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C.在航模大赛中,小刚别出心裁的设计,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D.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内心矛盾,犹豫不决,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三、填空题
6.课文回顾。
(1)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民族,自古以来,留下不少表达爱国情怀的豪言壮语,如三国曹植曾慷慨豪言“捐躯赴国难, 。”《七律 长征》一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 。”
(3)《浪淘沙》(其一)“ , ”形容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 。
(5)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想起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四、句子训练
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8.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9.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0.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修改病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餐前损耗”的粮食可供全国人民生活近2个月。损失粮食总量每年700亿斤以上,以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可供13亿人生活近2个月。
(来源:CCTV-13新闻频道)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网上有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了“光盘行动”。他在倡议书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粮食的生活态度。
1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晓晨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收集信息的渠道有 和 、 。
12.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
13.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光盘行动”的主旨是一致的。
B.以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每年的“餐前损耗”粮食可供13亿人生活近2个月。
C.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九分之一。
D.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14.黄先生对材料三中提到的“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这种说法,你会怎样劝诫黄先生?
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①A 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②一股冷风呼啸着扑了进来,送外卖的“骑士”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B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儿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③我跑进屋拿了条干毛巾:“晚一点儿没有关系,我不急,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④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⑤C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______”。
⑥“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⑦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⑧其实,温暖的又何止他一个人。
(选自《博爱》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局促不安:
16.默读短文,请从“我”的角度概括情节,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8个字)
雪天订外卖→开门接外卖→( )→( )→听他讲故事→看他下楼远去
17.联系上下文,完成练习。
(1)文中第①自然段A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 。
(2)文章第②自然段B处画线句子运用了 、 描写,写出了 。此时,他可能会想: 。
(3)文章第⑤自然段C处画线加点词语“小心地”“折好”“重新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突出了 。结合上下文,请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骑士说的话。
18.文章结尾说“其实,温暖的又何止他一个人”,感到温暖的还有谁?请你联系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9.此刻,你想给谁送温暖?用什么方式送温暖?请联系实际回答。
炮仗花的春天
李少英
①春天的雨,真的是让人欢喜的小精灵。一场小雨,在晚上,悄悄地来了,滋润世间万物。仿佛一夜之间,大地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真是春天来临最生动的写照。行走在校园里,因昨晚的这场“随风潜入夜”的“喜雨”,让我惊喜地发现,春天真的来了。
②校园的炮仗花,似乎一夜之间,“呼啦啦”地全都开了。一朵朵,一串串,铺陈蔓延开来。黄澄澄的一大簇,直艳到人们心里面。炮仗花橘色的花朵,簇拥成一大串,轰轰烈烈燃烧开来。小蛇似的藤蔓在藤架子上缠绕攀援,在高处挂出一片花墙。炮仗花连绵不绝地倾泻下来,如童话世界的花海。放眼望去,满眼是暖暖的色调,满眼是繁花盛开的世界。淡淡的花香也引来蜂拥蝶舞,让这宁静的校园,有了春天的热闹。
③校园里,多是常绿树木,香樟树、麻楝树、阔叶榕树,都只是清一色的绿色。它们历经一个寒冷寂静的冬天,显得有些沉闷单调。只有炮仗花,开在冬天,明艳在春季。这不,此刻,整个校园,就是它的世界。朵朵艳丽,簇簇明艳,开得特别欢快,特别自在,特别张扬。在这个还有些寒凉的春天,万物还有些沉寂,炮仗花却有了一点与众不同且肆意昂扬的味道。是花就应该灿然开放,没有犹豫,不曾迟疑,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盛开着。每一朵花都撑着满满当当的欢乐,像爆竹一样,都快炸开来。等到时机成熟了,“砰”的一声,炸开了,炮仗花抱在一起的四个花瓣裂开了小口子。地上,也有一些开过的花瓣,如爆竹一样的碎屑散落一地,艳艳的,惹人注目。
④曾经,炮仗花的藤蔓被我忽视。去年九月份,刚到这个校区,灰褐色的炮仗花藤,缠缠绕绕在花架上,无精打采,毫不起眼。秋天的世界显得低沉而寂寞,有如我那时的心情。我想跳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可生命前进的脚步不能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望着这枯死般的炮仗花,我的心,也如它一样死寂。
⑤渐渐地,冬天来了。万物也进入休整期,积蓄力量,期待来年春天勃发生长。路过炮仗花藤架,我惊喜地发现,炮仗花开了。一朵,一簇,一挂,不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盛放。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一簇簇的花朵又有序地串成一串,累累下垂,如一挂待燃的喜庆鞭炮。难怪人们给它起了如此形象的名字。我的耳边,也似有鞭炮声响起,一声惊雷,唤醒沉睡的人。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⑥春天,在一场春雨的洗礼中,悄悄来了。此刻的炮仗花,已不是冬日时稀稀落落地盛开。它们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十几米长的花架,爬满艳艳的炮仗花。花架两旁,垂下一米多的花墙,鲜花烂漫,蜜蜂飞舞。香樟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春天是如此的热烈。乡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如眼前串串火焰藤,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⑦同事说,这些炮仗花花苗,当年是她带到学校,校长种上去的。她说,与其说她见证了花的经历,不如说花见证了她的成长。是啊,多美妙的经历啊。种下花苗,收获成长。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
⑧迈过去,新的一年又来了。愿新的未来,如炮仗花一样,璀璨盛放,红红火火。
20.选文第②自然段从 、 和 三方面描写了炮仗花开放的样子。
21.读选文第③自然段,作者将炮仗花与校园内的其他植物进行对比的用意是什么?
22.阅读选文第④~⑥自然段,按照季节转换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梳理炮仗花的生长过程。
秋天: 冬天:
来年春天:
23.读选文第⑤自然段,用“____”画出直接描写炮仗花开放的句子,用“ ”画出作者的感受。从修辞角度赏析本段画“ ”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的炮仗花带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六、书面表达
25.从以下两个题材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注意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字数不少于400字。
题材一:《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一文中,地铁突然停运的经历让人终生难忘。生活中你也会经历很多事情,有的让你欣喜自豪,有的让你悲伤懊悔,还有的让你紧张忐忑……请你以《一次 的经历》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一篇习作。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题材二:生活中,有给予你浓浓亲情的父母,无私奉献的老师,默默照顾你的朋友,对你伸出援手的陌生人……他们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深深地感动我们。紧扣“感动”这一主题,写一个带给你温暖的人,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挚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澄碧 荡漾 眺望 倾听 清幽 豪迈 陶醉 雄伟 壮观 热血沸腾
2.D
A.暴露无遗(lòu)——lù;
B.宾客(bīng)——bīn;
C. 威风凛凛(lín)——lǐn。
3.D
4.C
结合句子“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可以想到这是欣赏画面的景色,可填入“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结合“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这是写听到的,故填入“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结合“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这是写闻到的花香,故填入“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结合“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写品尝的内容,故可填入“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故选C。
5.D
D.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和前面的“内心矛盾,犹豫不决”相矛盾。
6.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视死忽如归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7.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例句中,句子中的肯定形式“是”改成否定形式“不是”,加上反问词“难道”,加上疑问词“吗”,将句子中的感叹号改成问号,保证句子的通顺性。
句子为: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8.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或“她”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句中,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这儿”改为“那儿”。改为转述句后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9.鲁迅先生不仅幽默风趣,而且知识渊博。
“鲁迅先生幽默风趣”与“鲁迅先生知识渊博”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表示鲁迅先生不只是幽默风趣,还知识渊博,根据语境分析,应该使用关联词“不仅……而且……”“不仅……还……”等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即:鲁迅先生不仅幽默风趣,而且知识渊博。
10.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本题不合逻辑,稻子成熟后通常呈现金黄色,而不是绿色。可将“绿色”改为“金色”。
示例: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11. 电视节目 报纸 网络 12. 浪费食物现象很严重实行 “光盘行动” 13.C 14.请客并不是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而是根据客人的口味,使其吃好、喝好,点菜时,你可以让客人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然后配合着再加一两个菜,这样既不浪费,也都吃到了自己爱吃的菜,即使吃不上,也要打包带回,这就是“光盘行动”。这样并不丢面子。
11.本题考查信息收集渠道的判断。
材料一提到信息来源于CCTV-13新闻频道,说明通过观看电视新闻收集信息,故填“电视节目”。
材料二提到信息摘自《光明日报》,说明通过阅读报纸收集信息,故填“报纸”。
材料三提到网上有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说明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故填“网络”。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与归纳能力。
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材料一指出“餐前损耗”的粮食量大,可供全国人民生活近2个月;材料二表明我国消费者餐饮浪费严重,浪费的食物总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且每年倒掉的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同时饥饿仍是人类头号杀手;材料三提到“徐侠客”发起“光盘行动”,强调珍惜粮食的生活态度。综合三则材料,可以明确发现的问题是粮食浪费现象严重。
结合材料内容和实际情况,针对粮食浪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材料三的“光盘行动 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可以从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实际行动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示例: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在学校、单位、社区等场所开展 “光盘行动”,倡导珍惜粮食;餐厅推出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等服务;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约束等。
1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的是要珍惜粮食,“光盘行动”也是倡导珍惜粮食,主旨一致,该项正确。
B.材料一明确提到“以每人每天消耗 1 斤粮食计算,可供 13 亿人生活近 2 个月”,该项正确。
C.材料二说的是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不是九分之一,该项错误。
D.材料二提到“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该项正确。
故选C。
14.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明确黄先生的错误观点是认为请客剩菜多有面子。然后,结合材料内容,指出粮食浪费的严重性,如材料一提到“餐前损耗”的粮食可供全国人民生活近2个月,材料二显示我国餐饮浪费严重,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而饥饿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接着,引用材料三中“光盘行动”的倡议内容,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强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最后,委婉地劝诫黄先生改变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请客和节约粮食的意识。
示例:
“黄先生,您的想法不太对哦。您看,现在粮食浪费的情况非常严重,就像材料里说的,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惊人,而饥饿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我们应该珍惜粮食,而不是以剩菜多为有面子。材料三中提到的‘光盘行动’说得很有道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请客不一定要靠剩菜多来体现面子,真正的面子应该是文明、适度的消费和对粮食的尊重呀。”
15.举止局促,内心不安。文中指“骑士”因送外卖迟到感到歉意,同时因摔坏裤子、头盔而不好意思。 16. 递毛巾擦脸 倒茶送头盔 17.(1)环境描写 渲染天气寒冷,营造氛围;交代“我”订外卖的原因;为“骑士”的出场做铺垫。
(2)外貌 动作 “骑士”冒着大雪送外卖的不易 真抱歉!迟到了几分钟,耽误了顾客的用餐时间,我应该再快一点才对。
(3)“骑士”对配送单的珍视 “骑士”内心感受到的温暖和对温暖的感恩之情 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18.感到温暖的不光是“骑士”,还有奶茶店妹妹、清洁工、交警、志愿者和文中的“我”。这种让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也传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 19.此刻,我想给四川大凉山的贫困孩子送温暖。可以参加温暖传递活动,给他们送衣服、书包、书籍等活动。
15.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对词语进行理解。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查找相关句子“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因此可以知道,主人公因为自己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感到不好意思和尴尬,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人,因此表现出不安的情绪。
16.本题考查文章线索。
《雪天里的暖》一文从“我”的角度出发,通过“我”与送外卖骑士的互动,展现了雪天中的温情故事。
第①自然段描述了连续几天的大雪,使得小城银装素裹,在雪天里,“我”选择待在家里,通过外卖服务认识了送外卖的“骑士” 。—— 雪天订外卖;
第②自然段 “我”与“骑士”的初次见面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送来了热腾腾的餐食。—— 开门接外卖;
第③自然段,尽管迟到几分钟,但“我”并未责怪,反而递上干毛巾表示理解。“我”注意到骑士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询问之下得知是因为路滑摔跤所致 。—— 递上毛巾表理解;
第③④自然段,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骑士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准备过年回家,这让“我”感到骑士的辛苦和对家的思念。为了表达感谢,“我”给骑士倒了一杯热茶,并找出一个闲置的头盔送给他 。—— 倒热茶送头盔;
第⑤自然段,骑士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还传递了一份温暖。他接到了一个三杯奶茶的订单,特意留下一张配送单,表示其中两杯要送给环卫工、警察等在雪天中辛勤工作的人们。这种传递温暖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 。—— 听他讲故事;
第⑥自然段最终,骑士带着“我”的祝福和头盔,继续在风雪中前行,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文章以雪继续纷纷扬扬的场景结束,但内心的温暖却长久留存 。—— 看他下楼远去。
1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1)第①自然段描写了“几天的暴雪使得小城银装素裹,天地白茫茫一片,雪花飘落,冷风呼啸,营造出一种冰天雪地的环境氛围。 通过描写暴雪和冰天雪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环境氛围,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恶劣的天气条件不仅增加了外卖骑士工作的难度,也反映了他的辛苦和不易,进一步突出了人物形象的伟大和感人。通过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背景,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2)第②自然段通过描写送外卖骑士的外貌、动作,营造出寒冷、艰苦的环境氛围。具体描写了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头发、睫毛都白了,脸却格外红,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是一团一团的白。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突显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骑士在恶劣环境下的辛勤工作 ,非常辛苦。此时他可能会想:今天天气恶劣,迟送了几分钟不知顾客有没有等得着急?真不好意思呀!
(3)第⑤自然段中“小心地”“折好”“重新放”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骑士对配送单的重视,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配送单虽然有点湿、有点皱,但骑士仍然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骑士对这份工作的认真态度,还体现了他对他人善意的感激之情。通过这些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骑士内心的温暖和对社会的感恩,这种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结合上下文,横线上可以补充:配送单是最好的回报;顾客的满意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18.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在文章中,感到温暖的不仅仅有送外卖的“骑士”,还有接受他帮助的人,包括奶茶店的顾客、环卫工、警察和其他露天作业者。 第⑤自然段,骑士在完成配送任务时,不仅将热乎乎的奶茶送到了顾客手中,还额外地将其中两杯送给了附近的环清洁工阿姨和指挥交通的警察等。这些人在寒冷的雪天中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善意。这种传递温暖的行为,不仅让接受帮助的人感到温暖,也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互助精神 。
19.本题考查开放性答题。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给外卖员送温暖。 我会通过提供温暖的饮品和防护用品,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他们的辛勤工作,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选择外卖员作为送温暖对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极端天气下依然坚守岗位,为我们提供服务。 在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外卖员在暴雪中为我们送餐的情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让人感动。因此,我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比如:①提供温暖的饮品和防护用品 ,准备一些热饮和防护用品,如头盔和防护服,送给外卖员,帮助他们抵御寒冷。②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宣传 ,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外卖员的故事,宣传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这份工作。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传递温暖,让外卖员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20. 形态 颜色 气味 21.主要是为了突出炮仗花在春天里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常绿树木如香樟树、芒果树等虽然绿意盎然,但缺乏变化,显得有些沉闷单调。而炮仗花则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繁茂的姿态成为校园中的亮点,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愉悦感。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炮仗花在春天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2. 无精打采,毫不起眼。 稀稀落落,簇簇盛放。 全部绽放,铺陈蔓延。 23.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
我的耳边,也似有鞭炮声响起,一声惊雷,唤醒沉睡的人。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感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炮仗花盛开的美态,表达了“我”对炮仗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24.文中的炮仗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挫折不能逃避,应该学会坦然面对,战胜挫折,获得成长。我们的人生就像炮仗花一样,也会历经一次次考验,只有战胜一个又一个挫折,才能获得成长,绽放出光彩。
20.本题考查概括短文内容。
从第②自然段的“澄澄的一大簇”“炮仗花橘色的花朵”可知写了炮仗花的色彩;从“轰轰烈烈燃烧开来”“铺陈蔓延开来”可知写了炮仗花的形态;从“淡淡的花香也引来蜂拥蝶舞”可知写了炮仗花的气味。
21.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根据第③段短文中“校园里,多是常绿树木,香樟树、芒果树、阔叶榕树,都只是清一色的绿色。它们历经一个寒冷寂静的冬天,显得有些沉闷单调。只有炮仗花,开在冬天,明艳在春季。这不,此刻,整个校园,就是它的世界。朵朵艳丽,簇簇明艳,开得特别欢快,特别自在,特别张扬。在这个还有些寒凉的春天,万物还有些沉寂,炮仗花却有了一点与众不同且肆意昂扬的味道。”可见炮仗花与其它花不同,开在冬天,明艳在春季。并且朵朵艳丽,簇簇明艳,开得特别欢快,特别自在,特别张扬。通过将炮仗花与校园内其他植物的对比,作者意在强调炮仗花在整个校园中的独特地位与魅力,表现出它在寒凉春天中的生机和魄力,反衬出其他常绿树木的单调与沉闷,从而突显炮仗花的美丽与顽强。
所以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将炮仗花与校园里的其他植物进行比较,其好处是突出强调炮仗花的不同寻常及花开的特点,突出炮仗花的艳丽和生机勃勃,表现它在寒凉的春天里的独特和张扬,以此映衬出炮仗花的与众不同和顽强的生命力。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第④段的句子“去年九月份,刚到这个校区,灰褐色的炮仗花藤,缠缠绕绕在花架上,无精打采,毫不起眼。”可知秋天炮仗花无精打采,毫不起眼;
从第⑤段的“路过炮仗花藤架,我惊喜地发现,炮仗花开了。一朵,一簇,一挂,不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盛放。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一簇簇的花朵又有序地串成一串,累累下垂,如一挂待燃的喜庆鞭炮”可知冬天的炮仗花稀稀落落地开放;
从第⑥段的句子“春天,在一场春雨的洗礼中,悄悄来了。此刻的炮仗花,已不是冬日时稀稀落落地盛开。它们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十几米长的花架,爬满艳艳的炮仗花。花架两旁,垂下一米多的花墙,鲜花烂漫,蜜蜂飞舞。”可知春天的炮仗花开得热烈及艳丽。
23.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及赏析句子。
“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直接描写了炮仗花的外形与色彩特点。
“我的耳边,也似有鞭炮声响起,一声惊雷,唤醒沉睡的人”是作者感性的抒发,通过听觉比喻表达了花开的震撼和惊喜。
“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运用了排比和比喻手法,将橙红的花朵比作罄钟、锦囊和点绛,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的华美和独特,使读者对其生动的形象更加深刻。同时,鞭炮声的比喻也激发了读者的听觉想象,增强了文章的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感官体验。
24.本题考查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炮仗花在冬天的绽放,文章传递了在逆境中坚持与自信的重要性。作者借炮仗花表达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这启迪我们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努力成长,展现最好的自己。
示例:文中的炮仗花让我明白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持努力,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展示自己。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有炮仗花般的韧劲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奋斗,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25.例文一:
一次紧张的经历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而那次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当老师宣布我将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时,我的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紧张的是我害怕自己会在比赛中出丑。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认真地撰写演讲稿,反复地练习演讲。我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手势,还请家人和朋友当我的听众,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终于,比赛的日子到了。我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相信自己。
当主持人宣布我的名字时,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走上了舞台。站在舞台中央,我的双腿有些发软,大脑一片空白。但是,当我看到台下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眼神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我开始演讲,一开始我的声音还有些颤抖,但是随着演讲的进行,我越来越自信,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演讲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虽然这次演讲比赛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每当我想起那次紧张的经历,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它让我明白了,只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己。例文二:
那一抹温暖的微笑
在生活的长河中,有许多人如同星辰般点缀着我的世界,他们或明亮或黯淡,但总有那么一颗星,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温暖。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午后,我因为生病,落下了好几节课。正当我焦虑不安,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时,李老师敲响了我家的门。她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脸上挂着那抹熟悉的温暖微笑,仿佛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听说你生病了,我来看看你,顺便帮你补补落下的课。”李老师的话语温柔而坚定,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她耐心地为我讲解每一个知识点,遇到我不懂的地方,她总是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直到我完全明白为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知识的海洋在我眼前铺开,而李老师就是那艘引领我航行的船。
更令我感动的是,李老师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时刻关注着我的情绪变化。她发现我因为生病而情绪低落时,便用她那温暖的话语鼓励我:“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战胜它们。你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气。
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我都会想起李老师那抹温暖的微笑和鼓励的话语。它们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不断前行,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强和勇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