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7课《斑羚飞度》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7课《斑羚飞度》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2 13: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斑羚飞度
知识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3、抓住方中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4、控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珍爱动物,善待动物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斑羚飞渡》的课文,在学习课文这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抱成一个大的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火海,伴随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儿……
同学们,在这生死关头,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今天,我们将看到沈石溪笔下温顺可爱的斑羚历经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
二、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狼王梦》、《盲孩与弃狗》、《一只猎雕的遭遇》,中篇小说《退役军犬黄狐》、《残狼灰满》、《鸟奴》,小说集《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鹰的遭遇》、《当保姆的蟒蛇》、《圣火》等等。作者为"动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告诉人们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咩(mīe) 悲怆(chuàng) 肌腱(jìan) 逞(chěng)能恍惚(huǎng hū) 甜腻(nì) 娴(xián)熟
略胜一筹(chóu) 眼花缭(liáo)乱 秩(zhì)序井然
2、释词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
逞能: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
恍惚:神智不清,精神不集中。
甜腻:为了讨人喜欢而做出的声音和动作。
娴熟:熟练。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一尘不染:形容环境和物体十分洁净。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眼花缭乱:因看到繁杂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的样子。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一群斑羚被狩猎队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民现自己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时,先是一片惊慌,胡乱蹿跳。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生存的机会。
2、划分情节,理清思路:这个故事可主要概括为哪些情节?并据此划分课文结构。
身陷绝境——准备飞渡——飞渡成功——走向彩虹
第一部分(1至4自然段):属于故事的起因开端,写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身陷绝境
第二部分(5至8自然段):属于飞渡前期的准备。峰回路转
第三部分(9至15自然段):属于故事的发展高潮,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办法。从容一跃
第四部分(16至17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写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走向彩虹
3、讲读后感受:
(1)我觉得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因为斑羚们被逼到悬崖上,老斑羚不得不牺牲自己去救小斑羚。
(2)我的感觉是“悲壮”,因为老斑羚的牺牲很感人,很壮烈。
(3)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斑羚们为了集体的生存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4、第9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这七八十只斑羚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点面结合)
勾画动词并画出飞渡示意图:
飞奔——起跑——跃——跳——紧跟——勾——蹿跃出去——猛蹬——起跳——升高——坠落——落
五、问题探究:
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
三次:
1、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2、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3、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作用:
1、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2、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3、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六、布置作业:
1、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思考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三、朗读9—14自然段,找出认为最好的语句并说明。
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2、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3、“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这句用了两个比喻。开始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火箭的残壳。火箭的残壳是完成使命后的写照,写出了老斑羚悲惨的结局。后来又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断翅的鸟,鸟无翅膀则无法飞翔,毫无生还能力。第二个比喻更突出了老斑羚死的悲壮。
四、问题研究:
1、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 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有真正的领袖风范。
2、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精神、团队精神、聪明智慧、大无畏的勇气、生命的尊严、生存权利的渴求、善待生命……
3、是否能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请讲述给同学们听。
A、青藏高原藏羚羊面临毁灭和绝种的危险……
B、藏羚羊为救腹中胎儿跪下求饶
C、《动物世界》的拍摄者金 沃尔哈特曾说过:“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
4、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A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敢于自救和善于自救。(洪水、地震、干旱……)
B人类在社会灾害面前敢于反抗不怕牺牲。(反抗暴政的起义;革命先烈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牺牲生命……)
C在意外事故面前勇于自我牺牲……
5、人类和动物身上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再肆意捕杀猎物那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动物的凶残,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6、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解题要点:①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作为人类的一员,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②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7、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吗 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 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8、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五、感悟主题
本文叙述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存、自救的全过程。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团队精神。也警示了人们要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六、作业
1、写一篇关于《斑羚飞渡》的感悟。
2、完成课后练习二。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