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2 13: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登上地球之巅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等词语。
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3、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法,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德育目标: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珠峰景色的目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将重温征服珠峰那段往事,体会昔日英雄征服自然的毅力和勇气。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藏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3、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珠峰,他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个“战役”。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打响第二个“战役”。4月11日,上升到7300米高度。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5月3日晚上,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5月24日上午,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于25日凌晨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注音:
峰巅(diān) 砭骨(biān) 崔巍(cuī wēi)
滞留(zhì) 窒息(zhì) 匍匐(pú fú)
2、释词: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头昏眼花: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腰酸背痛:形容身体疲累。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往前走。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在体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着寒冷、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完成了从北路攀登珠峰的壮举。如“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等提示语。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
作者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3、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艰难向前行进。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刘连满反应最强烈,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读探究,揣摩运用
1、文中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在登顶活动中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
刘连满在征服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时,毅然为队友作人梯,以致过度疲劳,体力衰弱,放弃登顶。在等待队友登顶返回时,他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他的崇高行为鲜明地体现出自我牺牲、团结协作的精神。联系全篇通讯看,登顶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
2、文中第1、2语段引用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些离题?
文中的引文是为了表现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困难的巨大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段话中强调了登山队员到达顶峰最需要、最重要的是勇气,而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恰是靠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人民的委托的力量勇往直前。
3、本文在叙述事件经过时很注意详略处理,试结合事例说说其作用。
课文叙述事件详略有致,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征服“第二台阶”中刘连满毅然为队友作人梯,而“第二台阶”恰如文中叙述攀登垂直而光滑的顶部的三米岩壁耗时长达三个小时,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是被外国探险家所公认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刘连满的行为,则是全体登山队员的团结协作的情操美的写照。
总之,课文详写的内容很典型地表现出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4、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无疑是文笔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①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运用比喻手法)
②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③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④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喜马拉雅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⑤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是用了较多笔墨描写了美丽的珠峰景色,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