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威尼斯商人》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威尼斯商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2 14: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发展。
2、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4、了解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
教学方法:
1、表演法
2、探究法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威尼斯商人》中《选匣择婿》的故事:
鲍西娅的父亲是个大贵族,很有钱, 女儿长大了,要给她找一个好丈夫。消息一宣布,来了许许多多的男子。鲍西娅的父亲拿出三个匣子,金匣、银匣和铅匣,让他们排队来挑,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鲍西娅的照片,谁挑中,鲍西娅就嫁给谁。来的人虽然年轻却都很势利,他们纷纷挑金匣、银匣,只有一个不爱说话的年轻人挑中了铅匣,打开一看,照片就在这匣子里,真是大喜过望。他叫巴萨尼奥,鲍西娅就成了他的未婚妻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岁后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喜剧
2、作品: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夏洛克最后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他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当夏洛克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三、检查预习
、 1、读准字的音:   恻   怜悯  咿咿唔唔  癖性   诉讼  簌簌   2、给加红字注音   勉强  差别    处罚  宁愿  凶恶   3、积累   出人意料  倾家荡产  情不自禁   置之死地  袒露    万恶不赦  豁免
四、整体感知
1、复述剧情:一磅肉的诉讼案件
2、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
3、矛盾冲突:
1、本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割与不割肉的冲突)
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
2、《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主要产生在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怎样的社会矛盾?
----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高利贷和商业资本之间的社会矛盾。
五;合作探究
(一):探究剧中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1、? 讨论鲍西娅的形象意义?
-----美丽、博学、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2、? 讨论夏洛克的形象意义
-----冷酷、狡诈、贪婪、凶残、复仇心重的高利贷者
3、? 讨论安东尼奥的形象意义:仁爱善良、慷慨助人、重情轻利、侠义豪爽,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表现出软弱、妥协的商人。
(二)探究主题
1、主题: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2、作者莎士比亚在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身上寄托了什么?
-----寄托了人文主义者的纯洁无私、轻利重义的道德理想
3.阅读全剧,说说莎士比亚对夏洛克这一人物持什么样的态度?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作者莎士比亚恨夏洛克的冷酷无情,同时通过夏洛克,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作者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
六、重点究读
(重点究读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体会鲍西娅的仁与智)
1、鲍西娅是如何智胜夏洛克的?采用什么策略?
-----欲擒故纵
2、她的仁与智表现在哪里?
三退(仁):①劝慈悲  ②劝三倍还款  ③劝请医生
三进(智):①不得流血  ②不得多(少)割 ③谋害公民
七、教师终结
其实,本剧围绕“一磅肉案”,无所谓正义战胜邪恶,只在于“智”的较量。透过《威尼斯商人》,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文时代的文明面纱,无论“善”胜,还是“恶”败,都表现出对法律“玩”的绝招,夏洛克残忍地要割人肉,居然符合法律条文;鲍西亚要达到她的目的,竟采取和现代刑法格格不入的方式——诱骗,将原告不知不觉推向被告席,推向断头台,也是合法的。当然,“你”可以用法律做幌子,把人当牲畜宰割,“我”为什么不可以用法律做掩护,把“你”“文明”地送上黄泉路呢。在莎士比亚那支奇谲多变的笔下,若用“智”的光环去观照,鲍西亚形象鲜明、沉稳、典型,她翻手为云,巧与周旋,才和德的唱和,外显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注定她要进入世界文学画廊而不朽了。然而,在她不朽的背后,我仿佛又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沉重,鲍西亚,作为优秀的社会人(这里姑且把“女性”二字隐去),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法庭办案,而要靠女扮男装,这又是多么可悲。?原来,人文主义时代所谓的以人为本,平等、博爱,也只是体现资产阶级圈子中以男人为中心的企望和要求。解放了的仅仅是男性,女性则与解放无缘。?
八、课外延伸
课内:夏洛克一败涂地,你现在能给他做律师为他辨护使他有所挽回或是反败为胜吗?
九、布置作业
1、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2、阅读莎翁其他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