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1.用红笔描绘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在图中填注秦岭-淮河线。
2.在图中填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黄海。
3.主要地形区:A 东北 平原、B华北平原、C 黄土 高原。
4.主要河流:① 黄河 、②黑龙江、③ 松花江 。
5.主要城市:a 西安 、b 郑州 、c青岛、d大连。
二、气候与农业★★☆
1.气候:年降水量大致为 400-800 毫米,气候类型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 。
2.农业
耕地类型 以 旱地 为主
作物熟制 长城以北 一年一熟
长城以南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农作物 长城以北 春小麦 、 玉米 、高粱、大豆、马铃薯、 甜菜 等
长城以南 冬小麦 、玉米、 棉花 、荞麦、甘薯、谷子等
主要商品粮 基地 三江 平原、松嫩平原
三、矿产资源★★☆
1.北方地区 煤 、铁、 石油 等矿产资源丰富。 山西 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1)特大型油田: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长庆油田 。
(2)大型煤矿:山西省的 大同 、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 神府 ;河北省的 开滦 和峰峰;黑龙江省的 鸡西 、鹤岗、双鸭山等。
四、工业与旅游★★☆
1.工业区: 东北 重工业区、 京津唐 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2.工业中心:太原、 郑州 、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3.人文旅游资源: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西安 、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
位置与自然环境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B.内蒙古高原以北
C.位于大兴安岭以东
D.东至黄海和东海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平坦
B.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气候与农业
时事热点 2023年6月,“山河四省”伴随着“山河大学”突然蹿红,成为网络新词。读图,完成3~5题。
3.“山河四省”( B )
A.位于华北平原 B.气候雨热同期 C.地处低山丘陵 D.同属黄河流域
4.山东和山西是中国苹果主要产地。与山东相比,山西苹果较甜,主要是因为产地( C )
A.气温高 B.降水多 C.光照强 D.距海近
5.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每年棉花3-4月播种,5-8月生长,9-10月采摘。该区生产棉花的优势条件是( A )
A.气候适宜,采摘期晴天多
B.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邻近长三角纺织中心
矿产资源
下面为北方地区某水果的优势产区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北方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地对应正确的是( A )
A.黑龙江省-石油、煤炭
B.山西省-铁矿、煤炭
C.山东省-石油、铁矿
D.辽宁省-煤炭、金矿
7.该种水果可能是( D )
A.香蕉 B.柑橘 C.椰子 D.苹果
8.该水果优势产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B )
A.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C.降水变化小,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工业与旅游
山西省大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且素有“中国煤都”之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但在开采和利用中也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近些年来,大同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路径。下图示意大同市煤炭运至秦皇岛路线。据此,完成9~10题。
9.大同市煤炭大量运往秦皇岛港,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10.大同市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之路,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B )
①大力开采煤炭资源发展经济 ②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 ③禁止外运,保障能源安全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转型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北方地区图及某年1月14日李琳在手机上截取的天气信息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关于③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B.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D.窑洞是这里的传统民居
12.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C )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垦荒种粮
B.着力发展工业,无须加强农业生产
C.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
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13.1月14日,保定和哈尔滨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4.教材变式 下图所示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中,符合华北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B )
15.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有( B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土壤肥沃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旱灾指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成农业较大减产或绝收的自然灾害。华北地区,简称华北,是中国地理区划之一,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广大区域。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13℃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 000毫米。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及重大旱灾点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华北地区多年平均气候资科。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16 28 25 4
日最低气温平均值/℃ 3 18 15 -5
平均降水量/mm 72 372 166 63
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
(1)据材料,写出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的耕地类型及粮食作物。
旱地,小麦。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季节是 春季 ,原因是: 自然原因:春季降水较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增大;地表径流少。社会经济原因: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华北地区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
(3)为降低旱灾对华北地区的影响,请列举合理的应对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水利工程;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工业基地A 辽中南工业基地 ,铁路枢纽B 济南 ,山脉C 太行山脉 。
(2)该区域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沿海、沿铁路线分布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煤、铁、石油、海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3)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试分析原因。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工程建设对渔场的破坏。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1.用红笔描绘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在图中填注秦岭-淮河线。
2.在图中填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黄海。
3.主要地形区:A 平原、B华北平原、C 高原。
4.主要河流:① 、②黑龙江、③ 。
5.主要城市:a 、b 、c青岛、d大连。
二、气候与农业★★☆
1.气候:年降水量大致为 毫米,气候类型属于 。
2.农业
耕地类型 以 为主
作物熟制 长城以北
长城以南
主要农作物 长城以北 、 、高粱、大豆、马铃薯、 等
长城以南 、玉米、 、荞麦、甘薯、谷子等
主要商品粮 基地 平原、松嫩平原
三、矿产资源★★☆
1.北方地区 、铁、 等矿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1)特大型油田: 、胜利油田、 。
(2)大型煤矿:山西省的 、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 ;河北省的 和峰峰;黑龙江省的 、鹤岗、双鸭山等。
四、工业与旅游★★☆
1.工业区: 重工业区、 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2.工业中心:太原、 、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3.人文旅游资源: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
位置与自然环境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B.内蒙古高原以北
C.位于大兴安岭以东
D.东至黄海和东海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平坦
B.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气候与农业
时事热点 2023年6月,“山河四省”伴随着“山河大学”突然蹿红,成为网络新词。读图,完成3~5题。
3.“山河四省”( )
A.位于华北平原 B.气候雨热同期 C.地处低山丘陵 D.同属黄河流域
4.山东和山西是中国苹果主要产地。与山东相比,山西苹果较甜,主要是因为产地( )
A.气温高 B.降水多 C.光照强 D.距海近
5.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每年棉花3-4月播种,5-8月生长,9-10月采摘。该区生产棉花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适宜,采摘期晴天多
B.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邻近长三角纺织中心
矿产资源
下面为北方地区某水果的优势产区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北方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地对应正确的是( )
A.黑龙江省-石油、煤炭
B.山西省-铁矿、煤炭
C.山东省-石油、铁矿
D.辽宁省-煤炭、金矿
7.该种水果可能是( )
A.香蕉 B.柑橘 C.椰子 D.苹果
8.该水果优势产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C.降水变化小,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工业与旅游
山西省大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且素有“中国煤都”之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但在开采和利用中也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近些年来,大同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路径。下图示意大同市煤炭运至秦皇岛路线。据此,完成9~10题。
9.大同市煤炭大量运往秦皇岛港,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10.大同市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之路,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大力开采煤炭资源发展经济 ②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 ③禁止外运,保障能源安全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转型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北方地区图及某年1月14日李琳在手机上截取的天气信息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关于③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B.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D.窑洞是这里的传统民居
12.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垦荒种粮
B.着力发展工业,无须加强农业生产
C.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
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13.1月14日,保定和哈尔滨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4.教材变式 下图所示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中,符合华北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15.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有(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土壤肥沃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旱灾指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成农业较大减产或绝收的自然灾害。华北地区,简称华北,是中国地理区划之一,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广大区域。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13℃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 000毫米。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及重大旱灾点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华北地区多年平均气候资科。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16 28 25 4
日最低气温平均值/℃ 3 18 15 -5
平均降水量/mm 72 372 166 63
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
(1)据材料,写出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的耕地类型及粮食作物。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季节是 ,原因是: 。
(3)为降低旱灾对华北地区的影响,请列举合理的应对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工业基地A ,铁路枢纽B ,山脉C 。
(2)该区域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