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06:34:3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土地资源 丰富,气候 温和湿润 。
2.粮食作物分布以 松嫩 平原和 辽河 平原相对集中。
3.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在 松嫩 平原和 三江 平原。
二、重工业基地★★☆
1. 重工业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 煤铁 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 钢铁 、机械、 汽车 等工业部门。
2.主要的工业中心
3.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 煤、铁、石油 资源,便利的 交通运输 ,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
主要的工业中心 沈阳是 机械 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 钢铁 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 造船 工业基地
4.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衰退的 原因  资源枯竭 、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另外,矿区沉陷、 生态恶化 、 环境污染 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
发展 战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农产品生产基地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837.3亿斤。读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下列关于该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B.地形平坦,机械化程度高
C.雨热同期,一年两熟
D.自然灾害多,粮食需求量大
2.下列事物中,与图示区域匹配的是( A )
A.甜菜 B.甘蔗 C.椰子 D.柑橘
重工业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3~5题。
3.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C )
A.便利的交通运输 B.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4.据图可知,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B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5.近年来,由于传统工业的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区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B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2024·十堰二模)一年之计在于春。读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地区是人类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C )
A.冬季寒冷漫长 B.水源充足 C.雨热同期 D.森林茂密
7.在人工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下,东北的甲地建造出喜温喜湿的香蕉、木瓜产业园区,其依托的核心技术最可能是( C )
A.无土栽培技术 B.太空农业技术
C.现代农业大棚技术 D.人工智能农业技术
  综合思维 读我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区域地形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
B.②区域的高山冰雪融水是③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
C.③区域海拔低,降水较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④区域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9.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B )
A.缺乏水源 B.热量不足 C.地狭人稠 D.土壤贫瘠
  (2024·泰州二模)黑龙江省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低平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读图,完成10~12题。
10.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相比,该地沼泽湿地形成的特别的原因是( C )
A.降水更丰富 B.河流注入量更大 C.气温更低 D.地势更低平
11.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A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12.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 D )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增加移民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滨州二模)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部的两个重要省区。近年来,两省区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不同的农业发展之路。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完成框图内容。
① 以下 ;② 畜牧业 ;③ 三 ;
④ 东北平原 ;⑤ 种植业 。
材料二 黑龙江省五常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稻米品质优良。五常大米需要全年无霜期140天以上,包括萌芽期在内,生长周期需达180天以上;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可达13 ℃-20 ℃,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探究五常市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
材料三 广西梧州“砂糖橘宝宝”到黑龙江研学被漠河文旅局“拐”跑,而走红网络。入冬后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进入了火爆期,也促进了冰雪经济的发展。
(3)据图可知,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雪期长;积雪厚度大。
(4)如今“北大仓”实施了“退耕还湿”工程,列举实施该工程的意义。(一条即可)
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北大仓作物产量。(任答一条即可)
14.新考向·活动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 爱林护林,发展冰雪经济
  2023年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1)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其中“水库、碳库”体现了森林具有重要的 生态 效益。
探究二 保护黑土地,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图中乙、丙两地区发展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条件是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社会条件:地广人稀;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丙商品粮基地过去把湿地开垦为耕地,目前又开始“退耕还湿”,主要目的是 保护湿地 。
探究三 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目前面临工业污染严重、资源枯竭、技术设备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在眉睫。
(3)图中丁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分析该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部门和发展条件。
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等。发展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等。
(4)人地协调观试为振兴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等。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丰富,气候 。
2.粮食作物分布以 平原和 平原相对集中。
3.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在 平原和 平原。
二、重工业基地★★☆
1.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 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 、机械、 等工业部门。
2.主要的工业中心
3.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 资源,便利的 ,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
主要的工业中心 沈阳是 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 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 工业基地
4.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衰退的 原因 、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另外,矿区沉陷、 、 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
发展 战略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 ,支持
农产品生产基地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837.3亿斤。读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下列关于该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B.地形平坦,机械化程度高
C.雨热同期,一年两熟
D.自然灾害多,粮食需求量大
2.下列事物中,与图示区域匹配的是(   )
A.甜菜 B.甘蔗 C.椰子 D.柑橘
重工业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3~5题。
3.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便利的交通运输 B.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4.据图可知,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5.近年来,由于传统工业的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区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2024·十堰二模)一年之计在于春。读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地区是人类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漫长 B.水源充足 C.雨热同期 D.森林茂密
7.在人工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下,东北的甲地建造出喜温喜湿的香蕉、木瓜产业园区,其依托的核心技术最可能是(   )
A.无土栽培技术 B.太空农业技术
C.现代农业大棚技术 D.人工智能农业技术
  综合思维 读我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地形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
B.②区域的高山冰雪融水是③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
C.③区域海拔低,降水较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④区域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9.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缺乏水源 B.热量不足 C.地狭人稠 D.土壤贫瘠
  (2024·泰州二模)黑龙江省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低平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读图,完成10~12题。
10.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相比,该地沼泽湿地形成的特别的原因是(   )
A.降水更丰富 B.河流注入量更大 C.气温更低 D.地势更低平
11.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12.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   )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增加移民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滨州二模)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部的两个重要省区。近年来,两省区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不同的农业发展之路。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完成框图内容。
① ;② ;③ ;
④ ;⑤ 。
材料二 黑龙江省五常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稻米品质优良。五常大米需要全年无霜期140天以上,包括萌芽期在内,生长周期需达180天以上;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可达13 ℃-20 ℃,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探究五常市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三 广西梧州“砂糖橘宝宝”到黑龙江研学被漠河文旅局“拐”跑,而走红网络。入冬后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进入了火爆期,也促进了冰雪经济的发展。
(3)据图可知,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如今“北大仓”实施了“退耕还湿”工程,列举实施该工程的意义。(一条即可)
14.新考向·活动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 爱林护林,发展冰雪经济
  2023年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1)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其中“水库、碳库”体现了森林具有重要的 效益。
探究二 保护黑土地,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图中乙、丙两地区发展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条件是 ;
丙商品粮基地过去把湿地开垦为耕地,目前又开始“退耕还湿”,主要目的是 。
探究三 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目前面临工业污染严重、资源枯竭、技术设备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在眉睫。
(3)图中丁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分析该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部门和发展条件。
(4) 试为振兴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