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2 16:43:0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7 从历史学角度看,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概念诠释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 探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条件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1689年
《权利法案》
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工匠的经验
1、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为什么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可能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掠夺圈地运动必要性1、工业革命的条件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技术 体验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进程 为什么珍妮机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而不是飞梭? 为什么蒸汽机的改良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国籍珍妮纺纱机“万能蒸汽机”瓦特交 通动 力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哈格里夫斯飞梭约翰·凯伊棉 纺发明发明家行业史蒂芬孙 火车富尔顿汽轮英国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美国自主探究感悟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工业增长指数生产力快速提高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材料一 从工场到工厂——生产组织的变化手工工场机器大工厂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材料二 工业革命前的产业结构图工业革命后的产业结构图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比重上升,生产力快速提升
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材料三:19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人教版教材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材料四: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
——马克思
材料五 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材料六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资产阶级积极展开了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兴起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材料七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材料八: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②产业结构变化
③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⑤思想观念变化:自由主义兴起。
⑥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⑧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扩大;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背景
成就
影响①生产领域(纺织、冶金、采煤等)
②动力突破(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领域(蒸汽机车、汽船等)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②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③科技: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归纳总结课件31张PPT。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思考:在英国政论家的这段话中,他认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怎样一个“特殊的位置”?英国的这种“特殊的位置”是怎样形成的?资金劳动力原料技术市场请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是怎样具备的?政府支持 第一环节:探源工业革命(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把工人集中在一起劳动,每件产品的生产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分工的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使工具专门化,为以后机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为机器实际上是由许多简单的工具组合而成的。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 …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 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商业的进取精神比较强,根据时人的记述,英国人比较粗犷、冷酷,专注于追求财富,这些精神是贪图安逸的旧制度的法国所缺少的。”
——吉尔博《工业革命中的需要因素》 合作探究(一)有人说,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是一枝独秀。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1)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②劳动力条件:通过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③资本条件: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财富。
④市场条件:18世纪以后,英国海外扩张的步伐加快,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商品出口急.剧增加,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⑤英国人的商业进取精神较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想一想、练一练】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填充下图,并评判上述观点。“一脚踢出来”的英国工业革命
1764年里的一天,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哈格里夫斯晚上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是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也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也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
   ———摘自《从曼彻斯特到硅谷》
思考: 材料讲述的是什么问题?你怎样认识这种现象?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生产英

工业

命纺织动力
蒸汽机采矿
冶金运输业1840年前后基



使用机器制造机器工厂手工工场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
材料二:“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
【提出问题】材料一、二反映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第二环节:感受工业革命(从工场到工厂)
1.从工场到工厂材料三: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提出问题】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 进行交易的资产阶级 辛苦劳作的无产阶级材料四: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提出问题】材料四反映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提出问题】材料五反映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材料五: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丹莱·杰温斯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茶叶,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葡萄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张到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提出问题】
1.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及P32【学思之窗】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那么,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想一
想?政治上: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第三环节:反思工业革命看了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你有何感想?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

【提出问题】 如何理解“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本课给我们的感悟有: 文明?进步?野蛮?罪恶?灾难?生存?体现历史发展的对立与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 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巩固训练1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4.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机会。”这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的显著特点是
A.暴力掠夺,以直接获取财富
B.垄断贸易以获取高额商业利润
C.武装侵略,吞并领土以扩大版图
D.输出商品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