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2 20: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第一中学 顾华
邮编:655003 QQ:986118117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 中国历史 上册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图为国民党军队第五次 “围剿”修筑的碉堡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想一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博古、李德他们的错误谁对呀?










|













|



因危害:奋战一年,损失惨重,没有打破“围剿”,被迫转移
敌人力量太强大,寡不敌众。
参加部队: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实质: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即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34年10月,中共
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
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开始长征。长征之路经 过 瑞金出发渡过湘江(红军长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强渡乌江
攻占遵义遵义会议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四渡赤水 1935年10月
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爬雪山长征之路江 西湖 南广 东广 西贵 州云 南四 川西 康甘 肃陕 西福 建内容 意义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长征,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支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长征是波澜壮阔的诗史。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巧记:34.10、36.10,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参加部队: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 意义 突破四道防线 ⑶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⑷巧渡金沙江 翻越雪山 ⑸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走出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①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原因:瑞金出发⑴渡过湘江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实质:课堂小结⑵强渡乌江
攻占遵义
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教材P68页“思考与讨论”:①敌大我小,敌强我弱 ;
②敌人统治薄弱。
③群众基础较好。练习: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回答:(1) 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2)写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原因。(3)说说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4)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是?你能说出这次会
议的主要内容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5)材料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6)长征胜利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7)谈谈长征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四渡赤水 纪念塔四渡赤水,打乱了
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红军攀越终年积雪的 梦笔山 吴起镇 旧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次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军长征精神: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②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③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练习1.“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 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3.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曾率领“我的长征”节目组重走长征路,是为了弘扬( )
①不畏艰难,不惜一切的牺性精神
②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坚定理想,充满必胜的精神
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毛泽东诗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会师地点在哪里( )
A.遵义 B.甘孜
C.会宁 D.吴起镇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2.1927年9月,秋收起义。   
3.1928年,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红军长征(1934—1936)  
⑴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⑵遵义会议:
①内容: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②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