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白公鹅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作者笔下白公鹅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两文在“步态”描写上的异同,并在比较学习中掌握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俄国作家叶·诺索夫他笔下的白公鹅。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齐读。
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呢?请同学们翻到67页,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把词句读准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叶·诺索夫把他的鹅称作什么?(海军上将)你觉得海军上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威武等)看来海军上将要比一般人厉害。那怎么会和一只白公鹅相提并论呢?
(2)出示课件第一段。
认真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3)谁能不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来说说?
指导朗读这段话。
(4)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指名读2——6自然段。
生字词正音。
概括板书:步态 戏水 抢占地盘 公然吞食鱼饵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笔下的白鹅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2、设计表格(出示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1)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2)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三、重点学习“步态”,感悟特点。
(一)说步态特点。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出示课件)
2、说说鹅步态的特点:
(1)指名说,其他学生评议。
(2)师归纳:(课件抹红:慢条斯理、仔细掂量)
3、 哪一句话体现了鹅走路“慢条斯理“的特点?
(1)生自由读第二段。
(2)交流:“落步之前……把脚掌放到地上。”(出示课件)
(3)圈出动词,把手当鹅脚,模仿表演:你能给大家表演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吗?(课件抹红动作词语)
(4)生表演,生评议,师简评。
(5)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出示课件)
①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②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
③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
谁能把它的高傲读出来?
(二)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的片段描写——步态
1、关于白鹅的描写,中国作家丰子恺也写了一篇叫做《白鹅》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白鹅的步态的:
(课件出示《白鹅》和《白公鹅》中关于步态的片段)
2、阅读片段,思考: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3、生阅读片段,找异同。
4、归纳:
(1)同:
傲慢、有派头;启示:写作文时,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突出其特点。
(2)异:
①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
②一个是通过与鸭步态的对比来体现,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5、小结:
其实,尽管两位作家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不同,文章的写法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对鹅的什么是一样的?
出示课件:他们对鹅的( )是一样的。
是啊,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对鹅的喜爱之情是一样的,对鹅的仔细观察也是一样的,所以才写出这么有趣的文章。
四、模仿写法,活学活用。
1、接下来,我想让大家也来尝尝当作家的滋味。
2、出示课件: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3、课文已经描写了白公鹅的步态,还剩下姿势和腔调没有描写,一定是叶·诺索夫留给同学们写的,好让同学们一展才华。
4、温馨提示:(出示课件)
(1)播放视频,仔细观察。 (需要链接)
(2)选择你想写的内容:姿势、腔调、步态。
(3)写姿态,可以以“动物世界里,说姿态板正的要数白公鹅了”开头;写腔调的可以用上这些词语:变化多端、清脆低沉、局促急躁、严肃郑重。
5、学生习作、交流、点评。
五、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真棒!希望大家以后学习课文时也要多学作家写法,并用进自己写的文章中,这样,你以后一定也会成为叶·诺索夫一样的作家。
六、板书:
白公鹅
步态
高傲 戏水
抢占地盘
公然吞食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