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三第一次四省联考
生
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亲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肠抑脂素是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新型肠道肽类激素。研究发现,肠抑脂素通过作用
于中枢神经系统来减少食物的摄人,尤其是脂肪的摄取;此外,肠抑脂素还能抑制肝脏内胆
固醇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肠抑脂素与脂肪和胆固醇的元素组成不相同
B.肠抑脂素可经体液定向运输至中枢神经系统
C.肝细胞含有与肠抑脂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研发肠抑脂素类药物可作为减肥的新思路
2.细胞核的外层核膜与内质网相连,内层核膜则与核纤层(主要由核纤层蛋白构成)相连。核
纤层可以维持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稳定,还可以参与DNA复制、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细胞
分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可作为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物质交流的“桥梁”
B.核膜会内折,说明核纤层维持细胞核形态的能力有限
C.细胞骨架和核纤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D.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都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3.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kJ/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细胞内的高
能磷酸化合物有很多种,如ATP、磷酸肌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ATP生成
②细胞内的ATP可来自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
③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可催化ATP水解并使自身发生磷酸化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④细胞内ATP的含量多少与细胞代谢强弱呈正相关
⑤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中不再含有磷酸化合物
⑥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能为胞吐提供能量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4.科研人员为探究干旱胁迫对植物茎叶和根生长的影响,选择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和脱落酸受
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适度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
根的相对生长量,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干旱胁迫处理时间/h
10
20
30
40
根
25
45
60
88
野生型长度增加/mm
茎叶
2
4
7
10
根
12
15
18
22
突变体长度增加/mm
茎叶
6
10
14
18
A.拟南芥的根冠处可以大量合成脱落酸,但不能合成其他激素
B.若给该突变体喷施适量的脱落酸,则结果应与野生型基本一致
C.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可以提高野生型拟南芥的耐干旱的能力
D.该实验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控制自变量采用了“加法原理”
5.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多种细胞表面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CD40L是活化后的辅助性T
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TCR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识
别抗原的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类B细胞上的BCR都是相同的
B.CD40L是辅助性T细胞上始终都存在的膜蛋白
C.一些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可作为活化B细胞的信号
D.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细胞上都不再含有BCR
6.科学家以某种群为对象研究种群起始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个种群瞬时增长量个
40
A.当种群起始数量小于150时,该种群很可能会灭绝
20
B.曲线最高点,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内竞争最激烈
0
-20
C.当种群起始数量大于600时,该种群的数量将会下降
40
30150300450600680750
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因起始数量过大而发生变化
种群起始数量个
7.猪笼草是一种热带食虫植物,昆虫被其捕虫笼内消化液中的酶消化后,可为猪笼草提供养分,
以弥补营养物质的不足;捕虫笼的瓶口通常有蜜腺,能够分泌带有香气的蜜汁,有些物种甚至
能够模拟某些昆虫的性信息素,从而吸引昆虫前来“交尾”。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猪笼草诱捕昆虫可获取其生命活动所需全部营养
B.猪笼草可生长在营养物质相对比较贫瘠的环境中
C.猪笼草消化液中的酶在分泌前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D.猪笼草诱捕昆虫体现了化学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