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认识叶片的结构及水分运输的途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探究实践:通过练习徒手切片,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生命观点:概述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生理活动相适应的观点。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每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 的死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 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 围成的小孔。
(2)叶片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3.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 和 在体内人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 ,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二、合作探究
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在阴雨天进行,并且去掉其部分枝叶,目的是什么?
三、达标测试
1.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 )
A.蒸腾作用 B.输导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温度,防止植物被灼伤 B.促进植物梯队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 D.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进行
3.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 )
A.减少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 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 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
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 )
A.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谢列问题。
(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 ]和[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
(2)[ ] 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为它能
在 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
(3) 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它主要由两种管道( 和 )构成。
(4)[ ]和[ ]属于保护组织,2、4应属于 组织。
答案: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一、课前预习
1.管状 细胞壁
2.(1)气孔 保卫细胞
(2)表皮 叶肉 叶脉
3.水分 无机盐 温度
二、合作探究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三、达标测试
1.A 2.D 3.B 4.C
5.(1)2 4 叶绿体
(2)6 气孔 保卫细胞
(3)3 叶脉 导管 筛管
(4)1 5 薄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1.通过认识叶片的结构及水分运输的途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练习徒手切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3.概述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生理活动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1.叶片的基本结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情景图片:炎热夏天感受烈日下的炽热,在茂密的森林中倍感凉爽宜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爽 大树为人们撑起了“遮阳伞”,自身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 由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1.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根尖与吸水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学生回答: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提高了吸水的效率。 2.提出质疑: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3.展示带叶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并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对该茎进行纵切和横切,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观察到叶脉变红。切开茎观察发现,茎内具有被染成红色的长长管道。 质疑:被染成红色的管道,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茎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的死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教师补充:导管位于木质部中。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是从下向上。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教师出示演示实验图,并讲解实验操作过程: ①用塑料袋罩住一部分枝叶,扎紧,放入锥形瓶中。 ②用塑料袋罩住一部分没有叶片的枝条,扎紧,放入锥形瓶中。 (1)教师提出问题:两个塑料袋内出现的水珠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带叶塑料袋内壁的水珠较多。 教师补充:塑料袋内的水珠来自植物体,叶片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2)教师进一步提出:水是怎样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 师生总结蒸腾作用的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作蒸腾作用。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实验:练习徒手切片,讲授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步骤。 选择叶片:将新鲜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切取材料: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在清水中。 选材制片: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观察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提醒:刀片与叶片的主叶脉垂直。 3.提问:读图并指出叶片的基本结构。 学生归纳:下表皮和上表皮都属于表皮,即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的形态特点、排列特点、有无叶绿体。引导学生指出保卫细胞的个数,由此强调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同时指出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称为气孔。 5.进一步提出问题: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谁来控制 学生: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教师补充: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6.指导学生重点观察模型,比较气孔在上、下表皮的数量分布的不同,提出问题: 哪侧气孔多 为什么 (提示:上表皮直接面向太阳光,蒸腾作用强,但植物要保护体内水分不过多地散失) 7.实物展示叶片,提出:叶片两面的颜色一样深吗 哪侧更绿 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指出靠近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细胞形态特点、排列特点、叶绿体的多少。 8.实物展示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的枝条,观察现象,提问:被染成红色的是叶片的什么结构 说明它有什么功能,主要由哪种组织构成 总结指出:被染红的是叶脉,叶脉有运输功能。 9.教师提出:根吸收的水如何到达叶片,然后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指导学生读图第27页“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示意图”。 10.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据研究,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大约消耗200千克水,其中90%以上的水散失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11.师生交流,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够促进植物根部吸水;促进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明确根吸水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确认导管存在于植物各器官中,掌握生物学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 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示范操作,学生更加清楚方法步骤。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思考、总结、表达交流,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体会合作共赢的成功。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剪掉一些枝叶,或者在阴天移栽 (2)“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夏季长假的现象。大树底下为什么比较凉爽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剪掉枝叶或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导管:死细胞;运输方向:从下向上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脉和叶肉
3.蒸腾作用的意义: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过高的气温灼伤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验探究来展开的,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同时注意操作关键点,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在探究蒸腾作用的部位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认识叶片的结构及水分运输的途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探究实践:通过练习徒手切片,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生命观点:概述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生理活动相适应的观点。
情境导入
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
大树为人们撑起了遮阳伞,自身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根吸收水 的面积。
幼根
根吸收的水分是如何运输到茎和叶等器官的呢?
(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水分
水
探究新知
红墨水染红的是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
取材:带叶的茎、红墨水
操作观察:
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光照3-4小时。纵切后观察。
结果:叶红,茎表面无红色。
红墨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叶片中的呢?
观察茎对水分的运输
观察 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实验材料:锥形瓶、芹菜、清水、红墨水、刀片
实验步骤:1.将芹菜的叶柄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清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用刀片将芹菜的叶柄横切和纵切
3.观察芹菜叶片的颜色、叶柄的横切面和纵切面。
小组讨论:
观察芹菜叶片颜色、叶柄的横切面和纵切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红墨水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到叶片中的呢?
芹菜叶柄横切面
芹菜叶柄纵切面
导管
芹菜
导管
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运输方向:
下 → 上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通过导管自下向上运输
土壤中的水
根毛
根中的导管
茎中的导管
叶中的导管
叶片
两个塑料袋出现的水珠有什么不同?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是怎样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
实验: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选择最薄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方法步骤:
叶肉
叶脉
上表皮
下表皮
气孔
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认识——气孔
细胞吸水膨胀时, 气孔张开。
当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保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动力——
蒸腾作用
吸收: 根的尖成熟区
主要器官——叶片
运输: 导管
表皮
植物对水分的
吸收和运输
水的利用与散失
叶肉
叶脉
意义
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
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盘点收获
1.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筛管 D.髓
2.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A
C
当堂检测
3.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分别是( )
A.叶肉和气孔 B.根尖和叶肉
C.气孔和气孔 D.气孔和叶肉
4.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是( )
A.去掉大部分根部 B.去掉部分枝叶
C.阴天或傍晚移栽 D.采用带土移栽
C
A
A
5.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
B.2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
C.4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D.5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共19张PPT)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1.根吸收水:主要部位是根尖 ,该处有大量的 ,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 能力。
2.水分的运输:运输水的结构是 ,它属于输导组织。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通过 运输。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成熟区
根毛
吸水
导管
导管
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从 的植物体表面以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1)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步骤
活
水蒸气
叶片
平放
并排
最薄
临时切片
(2)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 、叶肉和 三部分组成。
(3)叶片结构示意图
表皮
叶脉
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具有 作用;叶肉细胞富含 ,进行光合作用;叶脉属于 组织; 是 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护
叶绿体
输导
气孔
蒸腾作用
叶肉
叶脉
气孔
3.蒸腾作用的意义
(1)拉动 与 在体内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2)在炎热的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 ,避免被过高的气温灼伤。
4.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从土壤中吸水,水进入根部的 .
→ 作用拉动水等通过根、茎中的 向上运输→水通过
散失。
水
无机盐
温度
根
导管
蒸腾
导管
气孔
(1)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下表皮多于上表皮,可以减少蒸腾作用导致的水分散失,有利于植物体存活。
(2)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遮挡阳光,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等,都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植株成活率。
(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①光照强度;②环境温度;③空气湿度;④空气流动状况。
(4)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思路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通过导管运输,故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答案:B
1.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的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 ④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将刀片夹缝中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③⑤④
B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2.(2024绥化)在叶片结构中,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的结构是( )
A.叶片 B.叶肉 C.叶绿体 D.气孔
3.下列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B.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C.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D.叶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
D
B
4.以下关于杨树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杨树吸收的水绝大多数用于光合作用
B.水分沿筛管运送到杨树体内各处
C.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被运输到各个部分
D.蒸腾作用只能通过叶片进行
C
5.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小明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左右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了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该叶片上表皮含叶绿体比下表皮多
B.该叶片下表皮含叶绿体比上表皮多
C.该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D.该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比下表皮多
C
6.(2024安顺期末)春季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将移栽树苗的大量枝叶剪去,目的是( )
A.方便人们栽种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D
7.(2024关岭县期末)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甲)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是菠菜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⑦表示保卫细胞,该细胞与气孔的开合无关
C.①和④表示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D.⑤表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
8.如图是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塑料袋内壁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B.水分通过枝条中的筛管运输,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C.枝条B中水分和无机盐运输速度最快
D.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数量密切相关
D
9.(2024吉林)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D
10.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下表设置的条件来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快慢的环境因素。各组装置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质量均为 300克。各装置的放置处通风状况相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
问题。
(1)如果将第一、二组进行对照,可以探究 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该变量数值越大,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越 (填“多”或“少”)。
项目 光照 温度/℃ 空气湿度/%
第一组 有光 30 70
第二组 有光 30 30
第三组 有光 16 30
第四组 无光 30 30
空气湿度
少
(2)第二组5小时后装置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第三组,说明高温可以 (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3)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每组用一个装置进行实验,容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结果说服力还不够,想要更具有说服力,还要进行 .
。
(4)对于刚移栽的植物,往往通过降低其蒸腾作用来减少水分散失,从而提高成活率。根据对照实验第二、四组的结果,请提出提高刚移栽的植物幼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
小于
促进
重复
实验
遮阴处理、傍晚移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