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1.(2024九下·宝安模拟)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2.(2024九下·宝安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之一是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C.燃料燃烧时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2024九下·宝安模拟)用牛的水平力将重为牛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为( )
A.牛 B.牛 C.牛 D.牛
4.(2024九下·宝安模拟)有一种插线板,当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无法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时,如果指示灯损坏,插孔也能正常工作.下图既能满足控制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5.(2024九下·宝安模拟)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L乙亮,同理,乙方剑击中甲方,灯L甲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6.(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有风吹过探头时,探头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
B.当有风吹过探头时,通过R2的电流变大
C.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R1两端
D.风速增大时,电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将减小
7.(2024九下·宝安模拟)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电火灾时,可用水扑灭
B.更换灯泡时,没有切断电源
C.控制电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地线上
D.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8.(2024九下·宝安模拟)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带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的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为防止病毒传播,专家表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在1.5 (填合适的长度单位)左右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多地防疫站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若以车上的司机为参照物时,消毒车是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9.(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欣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小欣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 ,发现当地都使用高压锅,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液体上方气压增大,沸点 的原理。
10.(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此时电路中的三个小灯泡 (选填“串联”或“并联”),若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1,则灯L1和L3电阻之比为 。若将电压表V1、V2改为电流表A1、A2,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
11.(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是滑轮组,物重,滑轮质量不计,要求用的力匀速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绳的绕法。
12.(2024九下·宝安模拟)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并且使之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13.(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甲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小明将发光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3)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4)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倒立、 的像;
(5)实验结束后,第2小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填“近视”或“远视”);
(6)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14.(2024九下·宝安模拟)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红让a、b两个小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由静止滚下,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同一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①小球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 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 来比较动能大小;
②根据甲图和乙图所示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③根据乙图和丙图所示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a、b两个小球哪个质量更大,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而小华认为去掉木块,利用粗糙且足够长的木板,通过比较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也能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于是她据此设计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通过在小车上加砝码来改变质量,得到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情形,她感到很困惑。经过讨论,形成以下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小
B.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能量转化,因此无法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C.小车动能不可以直接比较,只能转化为小车对木块所做的功才能比较
D.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无法根据小车通过路程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3)小磊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戊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 ,若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
15.(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吴将水充入一个透明塑料模具中,制成“水凸透镜”,并用此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水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透镜,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测出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若将蜡烛、水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与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3)保持图乙中各物体位置不变,将装水的注射器连接上水凸透镜,如图丙所示,缓慢向透镜中注水,水凸透镜厚度增加,光屏上的像逐渐模糊,为使像变清晰,应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 (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同组的小南认为,如果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而将一个度数适当的老花镜紧贴着放在水凸透镜左侧,也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你认为小南的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6.(2024九下·宝安模拟)请你在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17.(2024九下·宝安模拟)图甲是小灯泡L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小灯泡L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4V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40Ω。
(1)请画出只闭合开关S和开关S和S1都闭合,电路在两个状态的等效电路图。
(2)求: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
(3)求:开关S和S1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I。
18.(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甲所示,材料相同,质地均匀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是0.1m,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ρ水=1.0×103kg/m3)
(1)物体B受到的重力;
(2)当L=2.5cm时,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
(3)如图丙所示,水平地面放着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35m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0.3m深的水。现将B物体(未叠放A物体)沿水平截取一部分,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截取部分的质量最小,求截取部分所受的浮力。
19.(2024九下·宝安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球太阳能电站
“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引起了人们对月球的科学兴趣。随着对月球了解的深入,一些科学家预言:月球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设想,利用月球正面太阳光充足、地域广阔的特点,在月球上建设的大型太阳能电站,可克服在地球上受天气影响、提供的功率小等缺点。在月球上产生的电能经微波转换器将电流转换成微波,并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站通过天线把微波能还原成电能,如图甲所示,这样就解决了电能的输送问题。
我国的“嫦娥”系列登月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当太阳光照射到组成太阳能电池叠在一起的两片不同的半导体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效应。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1)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发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
(2)月球太阳能电站相对于月球表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从月球发出的微波信号经1.28s到达地球,则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约等于 m。(微波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5km/s)
(3)登月车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
(4)若月球电站的总发电功率为6×109kW,利用微波传输电能的输电效率为80%。则地面接收站1h接收到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煤放出的热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将76m的单位换算成cm,正确过程为76m=76×100cm=7.6×103cm,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长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燃料废气带走部分能量,利用废气的能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燃料燃烧时,获得内能,将内部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热机效率;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受到平衡力,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物体对墙面的压力,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
4.【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开关闭合,指示灯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损坏时,插座可工作,则灯泡和插座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在干路上;连接插座时,左零右火,A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指示灯和插孔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在干路上;插座连接时,左零右火。
5.【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L乙亮,则为S甲控制L乙, 同理,乙方剑击中甲方,灯L甲亮。因为甲方指示灯和乙方指示灯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甲、乙指示灯为并联连接;根据题意可知,甲方开关控制乙方指示灯的工作;乙方开关控制甲方指示灯的工作;因此D选项电路符合要求,故选D。
【分析】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乙方指示灯亮,而甲方指示灯不会亮;同理,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甲方指示灯亮,而乙方指示灯不会亮,由此可知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且S甲与乙方的灯串联,S乙与甲方的灯串联。
6.【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图中,探头上方凸起,有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压强大,金属杆上移,滑片P向下移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风速越大,滑片越向下,变阻器的电阻越小,分压越小,R2两端的电压变大,若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R2的两端,故C错误;
D.当风速增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电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电路的电功率越大;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7.【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生活用水是导体,容易导电,发生电火灾时,用水扑灭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更换灯泡时,必须先断开控制灯泡的开关,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控制电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开关切断火线与电灯的连接,防止关灯后灯泡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外壳和大地相连,当外壳带电,电流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更换用电器,必须断开开关,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连接在火线一侧;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利用三孔插座,使外壳接地。
8.【答案】属于;米;相对
【知识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飞沫极小,但在空气中是可见的,飞沫运动不是分子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飞沫在空气中运动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5m,人与人之间保持1.5m左右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
消毒车匀速前进时,以司机为参照物时,消毒车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消毒车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不同,则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分析】飞沫运动,是机械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9.【答案】高;升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大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当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是袋内压强大于袋外压强,外界大气压变小了,则原来地区的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高。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很封闭,锅内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分析】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降低。
10.【答案】串联;1:1;1: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图甲中,开关S闭合时,三个灯泡顺次连接,是串联的,电压表V1测量L1、L2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L3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表V1示数为U1=UL1+UL2,V2的示数U2=UL2+UL3,电压表示数之比为1:1,则L1和L3分压相等,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根据,计算电阻相等;
根据图乙,开关S闭合时,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L2、L3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L2支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可得:,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此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1:1。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电阻分压比等于电阻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1.【答案】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根据滑轮上的拉力F与G,计算绳子股数:,应从动滑轮绕起,如图:
【分析】根据拉力和物体重力关系,判断绳子股数,依次绕滑轮。
12.【答案】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连接三孔插时,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分析】连接灯泡时,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间;连接三孔插座时,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13.【答案】10.0;u≤f(三心不同高;光具座不够长);放大;右;右;缩小;凹;近视;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折射后会聚于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2)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或烛焰在焦点 上,不成像。
(3)图乙中,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些;
(4)图乙中,将蜡烛和光屏对调,物距和像距互换,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光屏上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光屏上能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是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光线推迟会聚成像;
(6)图丙中,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能看到的像是图丁中的a。
【分析】(1)光线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
(2)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或焦点内,光屏上不能成像;
(3)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互换时,可以再次成像;
(5)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成像远离凸透镜移动,像变大;
(6)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答案】重力势能;被撞击的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能;b小球的速度小动能却反而更大,说明b小球的质量更大;D;不可行;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1)①实验时,小球从高处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实验中,小球推动小木块做功,推动的距离越远,则小球做功越多,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通过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在甲乙两图中,小球相同,下落高度不同,则质量一定,改变了速度,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在乙图和丙图实验,a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小,b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则b球动能大,b下落高度小,b小球的速度小动能却更大,则b小球的质量更大;
(2)A.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故A错误;
BC.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克服摩擦时,小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通过比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故B错误;故C错误;
D.图乙中,在小车上加砝码改变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不能根据小车通过路程比较小车动能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戊,若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出的动能相同,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不能完成实验目的。
【分析】(1)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时,动能变大;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小而动能大,则物体的质量较大;
(2)运动的物体克服摩擦力,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
(3)改变物体受到的压力,可以改变摩擦力。
15.【答案】10.0;放大;投影仪;左;更小;错误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图甲中,光线平行凸透镜主光轴,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则凸透镜的焦距:
f=60.0cm-50.0cm=10.0cm;
(2)根据图乙,物距为:u=50.0cm-35.0cm=15.0cm,则f(3)图丙中,向透镜中注水,水凸透镜厚度增加,折光能力增强,成像靠近凸透镜,像距减小,应当向左移动光屏,像比之前的像更小。
水透镜的厚度增加,成像靠近凸透镜,应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加以矫正,加老花镜不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说法错误。
【分析】(1)根据平行光会聚的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计算焦距;
(2)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应用是投影仪;
(3)凸透镜变厚,折射能力变强,成像靠近凸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生作用,使像远离凸透镜移动,可以矫正近视眼。
16.【答案】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晶状体的折射能力弱,属于远视眼,应配戴有会聚功能的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如图:
【分析】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矫正。
17.【答案】解:(1)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L工作,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和S1均闭合时,L与R并联,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2)只闭合开关S,只有L工作,根据图像:当U=4V时,IL=0.5A
则:甲图中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UIL=4V×0.5A=2W
(3)开关S和S1都闭合,L与R并联,通过R的电流为
又因为灯L与电阻R并联,所以I=IL+IR
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I=IL+IR=0.5A+0.1A=0.6A
答:(1)只闭合开关S和开关S和S1都闭合,电路在两个状态的等效电路图如上图;
(2)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2W;
(3)开关S和S1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0.6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闭合开关后,电流的路径,判断等效电路图;
(2)根据P=UI,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根据,计算用电器电流的大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总电流。
18.【答案】解:(1)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则B的边长为20cm,即0.2m;当L=0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由可知,物体B受到的重力
(2)当L=10cm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则有
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
根据,
计算A的密度:
A是质地均匀物体,当沿竖直方向切去L=2.5cm时,A物体高度不变,由可知,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3)由于B物体的密度大于水密度,所以截取的放入水中后沉底,当容器中水装满且不溢出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且截取的部分质量最小,如果水溢出,水对容器的压强最大,但不满足截取的部分质量最小。所以当水装满容器时,增加的体积等于截取的物体B的体积,则此时截取的部分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截取的部分所受的浮力
答:(1)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200N;
(2)当L=2.5cm时,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3)截取的部分所受的浮力为1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F=pS,计算压力,结合水平面受到的压力和重力相等,计算重力;
(2)根据,计算压强;利用,计算密度;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
(3)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9.【答案】可再生;核聚变;静止;;电;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能源及其分类;核聚变;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太阳能在短时间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
(2)月球上的太阳能电站,相对于月球表面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计算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为
s=vt=3×108m/s×1.28s=3.84×108m;
(3)太阳能电池消耗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根据发电功率,计算地面接收站1h接收到的电能为
;
计算需要煤的质量为:
。
【分析】(1)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了核聚变释放能量;
(2)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根据s=vt,计算距离;
(3)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根据W=Pt,可以计算电能的多少;根据,可以计算节省的燃料。
1 / 1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1.(2024九下·宝安模拟)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将76m的单位换算成cm,正确过程为76m=76×100cm=7.6×103cm,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长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2.(2024九下·宝安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之一是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C.燃料燃烧时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燃料废气带走部分能量,利用废气的能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燃料燃烧时,获得内能,将内部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热机效率;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2024九下·宝安模拟)用牛的水平力将重为牛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为( )
A.牛 B.牛 C.牛 D.牛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受到平衡力,物体受到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物体对墙面的压力,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
4.(2024九下·宝安模拟)有一种插线板,当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无法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时,如果指示灯损坏,插孔也能正常工作.下图既能满足控制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开关闭合,指示灯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损坏时,插座可工作,则灯泡和插座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在干路上;连接插座时,左零右火,A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指示灯和插孔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在干路上;插座连接时,左零右火。
5.(2024九下·宝安模拟)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L乙亮,同理,乙方剑击中甲方,灯L甲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L乙亮,则为S甲控制L乙, 同理,乙方剑击中甲方,灯L甲亮。因为甲方指示灯和乙方指示灯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甲、乙指示灯为并联连接;根据题意可知,甲方开关控制乙方指示灯的工作;乙方开关控制甲方指示灯的工作;因此D选项电路符合要求,故选D。
【分析】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乙方指示灯亮,而甲方指示灯不会亮;同理,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甲方指示灯亮,而乙方指示灯不会亮,由此可知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且S甲与乙方的灯串联,S乙与甲方的灯串联。
6.(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有风吹过探头时,探头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
B.当有风吹过探头时,通过R2的电流变大
C.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R1两端
D.风速增大时,电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将减小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图中,探头上方凸起,有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压强大,金属杆上移,滑片P向下移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风速越大,滑片越向下,变阻器的电阻越小,分压越小,R2两端的电压变大,若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R2的两端,故C错误;
D.当风速增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电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电路的电功率越大;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7.(2024九下·宝安模拟)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电火灾时,可用水扑灭
B.更换灯泡时,没有切断电源
C.控制电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地线上
D.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生活用水是导体,容易导电,发生电火灾时,用水扑灭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更换灯泡时,必须先断开控制灯泡的开关,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控制电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开关切断火线与电灯的连接,防止关灯后灯泡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外壳和大地相连,当外壳带电,电流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更换用电器,必须断开开关,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连接在火线一侧;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利用三孔插座,使外壳接地。
8.(2024九下·宝安模拟)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带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的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为防止病毒传播,专家表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在1.5 (填合适的长度单位)左右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多地防疫站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若以车上的司机为参照物时,消毒车是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答案】属于;米;相对
【知识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飞沫极小,但在空气中是可见的,飞沫运动不是分子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飞沫在空气中运动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5m,人与人之间保持1.5m左右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
消毒车匀速前进时,以司机为参照物时,消毒车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消毒车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不同,则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分析】飞沫运动,是机械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9.(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欣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小欣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 ,发现当地都使用高压锅,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液体上方气压增大,沸点 的原理。
【答案】高;升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大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当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是袋内压强大于袋外压强,外界大气压变小了,则原来地区的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高。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很封闭,锅内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分析】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降低。
10.(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此时电路中的三个小灯泡 (选填“串联”或“并联”),若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1,则灯L1和L3电阻之比为 。若将电压表V1、V2改为电流表A1、A2,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
【答案】串联;1:1;1:1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图甲中,开关S闭合时,三个灯泡顺次连接,是串联的,电压表V1测量L1、L2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L3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表V1示数为U1=UL1+UL2,V2的示数U2=UL2+UL3,电压表示数之比为1:1,则L1和L3分压相等,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根据,计算电阻相等;
根据图乙,开关S闭合时,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L2、L3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L2支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可得:,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此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1:1。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电阻分压比等于电阻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1.(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是滑轮组,物重,滑轮质量不计,要求用的力匀速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绳的绕法。
【答案】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根据滑轮上的拉力F与G,计算绳子股数:,应从动滑轮绕起,如图:
【分析】根据拉力和物体重力关系,判断绳子股数,依次绕滑轮。
12.(2024九下·宝安模拟)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并且使之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答案】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连接三孔插时,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分析】连接灯泡时,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间;连接三孔插座时,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13.(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甲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小明将发光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3)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4)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倒立、 的像;
(5)实验结束后,第2小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填“近视”或“远视”);
(6)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答案】10.0;u≤f(三心不同高;光具座不够长);放大;右;右;缩小;凹;近视;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折射后会聚于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2)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或烛焰在焦点 上,不成像。
(3)图乙中,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些;
(4)图乙中,将蜡烛和光屏对调,物距和像距互换,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光屏上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光屏上能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是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光线推迟会聚成像;
(6)图丙中,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能看到的像是图丁中的a。
【分析】(1)光线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
(2)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或焦点内,光屏上不能成像;
(3)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互换时,可以再次成像;
(5)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成像远离凸透镜移动,像变大;
(6)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2024九下·宝安模拟)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红让a、b两个小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由静止滚下,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同一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①小球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 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 来比较动能大小;
②根据甲图和乙图所示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③根据乙图和丙图所示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a、b两个小球哪个质量更大,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而小华认为去掉木块,利用粗糙且足够长的木板,通过比较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也能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于是她据此设计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通过在小车上加砝码来改变质量,得到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情形,她感到很困惑。经过讨论,形成以下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小
B.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能量转化,因此无法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C.小车动能不可以直接比较,只能转化为小车对木块所做的功才能比较
D.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无法根据小车通过路程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3)小磊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戊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 ,若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
【答案】重力势能;被撞击的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能;b小球的速度小动能却反而更大,说明b小球的质量更大;D;不可行;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1)①实验时,小球从高处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实验中,小球推动小木块做功,推动的距离越远,则小球做功越多,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通过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在甲乙两图中,小球相同,下落高度不同,则质量一定,改变了速度,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在乙图和丙图实验,a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小,b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则b球动能大,b下落高度小,b小球的速度小动能却更大,则b小球的质量更大;
(2)A.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故A错误;
BC.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克服摩擦时,小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通过比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故B错误;故C错误;
D.图乙中,在小车上加砝码改变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不能根据小车通过路程比较小车动能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戊,若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出的动能相同,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不能完成实验目的。
【分析】(1)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时,动能变大;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小而动能大,则物体的质量较大;
(2)运动的物体克服摩擦力,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
(3)改变物体受到的压力,可以改变摩擦力。
15.(2024九下·宝安模拟)小吴将水充入一个透明塑料模具中,制成“水凸透镜”,并用此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水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透镜,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测出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若将蜡烛、水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与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3)保持图乙中各物体位置不变,将装水的注射器连接上水凸透镜,如图丙所示,缓慢向透镜中注水,水凸透镜厚度增加,光屏上的像逐渐模糊,为使像变清晰,应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 (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同组的小南认为,如果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而将一个度数适当的老花镜紧贴着放在水凸透镜左侧,也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你认为小南的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10.0;放大;投影仪;左;更小;错误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图甲中,光线平行凸透镜主光轴,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则凸透镜的焦距:
f=60.0cm-50.0cm=10.0cm;
(2)根据图乙,物距为:u=50.0cm-35.0cm=15.0cm,则f(3)图丙中,向透镜中注水,水凸透镜厚度增加,折光能力增强,成像靠近凸透镜,像距减小,应当向左移动光屏,像比之前的像更小。
水透镜的厚度增加,成像靠近凸透镜,应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加以矫正,加老花镜不能使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说法错误。
【分析】(1)根据平行光会聚的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计算焦距;
(2)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应用是投影仪;
(3)凸透镜变厚,折射能力变强,成像靠近凸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生作用,使像远离凸透镜移动,可以矫正近视眼。
16.(2024九下·宝安模拟)请你在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答案】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晶状体的折射能力弱,属于远视眼,应配戴有会聚功能的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如图:
【分析】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矫正。
17.(2024九下·宝安模拟)图甲是小灯泡L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小灯泡L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4V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40Ω。
(1)请画出只闭合开关S和开关S和S1都闭合,电路在两个状态的等效电路图。
(2)求: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
(3)求:开关S和S1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I。
【答案】解:(1)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L工作,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和S1均闭合时,L与R并联,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2)只闭合开关S,只有L工作,根据图像:当U=4V时,IL=0.5A
则:甲图中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UIL=4V×0.5A=2W
(3)开关S和S1都闭合,L与R并联,通过R的电流为
又因为灯L与电阻R并联,所以I=IL+IR
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I=IL+IR=0.5A+0.1A=0.6A
答:(1)只闭合开关S和开关S和S1都闭合,电路在两个状态的等效电路图如上图;
(2)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2W;
(3)开关S和S1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0.6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闭合开关后,电流的路径,判断等效电路图;
(2)根据P=UI,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根据,计算用电器电流的大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总电流。
18.(2024九下·宝安模拟)如图甲所示,材料相同,质地均匀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是0.1m,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ρ水=1.0×103kg/m3)
(1)物体B受到的重力;
(2)当L=2.5cm时,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
(3)如图丙所示,水平地面放着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35m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0.3m深的水。现将B物体(未叠放A物体)沿水平截取一部分,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截取部分的质量最小,求截取部分所受的浮力。
【答案】解:(1)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则B的边长为20cm,即0.2m;当L=0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由可知,物体B受到的重力
(2)当L=10cm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则有
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
根据,
计算A的密度:
A是质地均匀物体,当沿竖直方向切去L=2.5cm时,A物体高度不变,由可知,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3)由于B物体的密度大于水密度,所以截取的放入水中后沉底,当容器中水装满且不溢出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且截取的部分质量最小,如果水溢出,水对容器的压强最大,但不满足截取的部分质量最小。所以当水装满容器时,增加的体积等于截取的物体B的体积,则此时截取的部分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截取的部分所受的浮力
答:(1)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200N;
(2)当L=2.5cm时,物体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3)截取的部分所受的浮力为1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F=pS,计算压力,结合水平面受到的压力和重力相等,计算重力;
(2)根据,计算压强;利用,计算密度;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
(3)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9.(2024九下·宝安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球太阳能电站
“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引起了人们对月球的科学兴趣。随着对月球了解的深入,一些科学家预言:月球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设想,利用月球正面太阳光充足、地域广阔的特点,在月球上建设的大型太阳能电站,可克服在地球上受天气影响、提供的功率小等缺点。在月球上产生的电能经微波转换器将电流转换成微波,并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站通过天线把微波能还原成电能,如图甲所示,这样就解决了电能的输送问题。
我国的“嫦娥”系列登月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当太阳光照射到组成太阳能电池叠在一起的两片不同的半导体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效应。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1)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发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
(2)月球太阳能电站相对于月球表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从月球发出的微波信号经1.28s到达地球,则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约等于 m。(微波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5km/s)
(3)登月车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
(4)若月球电站的总发电功率为6×109kW,利用微波传输电能的输电效率为80%。则地面接收站1h接收到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煤放出的热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
【答案】可再生;核聚变;静止;;电;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能源及其分类;核聚变;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太阳能在短时间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
(2)月球上的太阳能电站,相对于月球表面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计算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为
s=vt=3×108m/s×1.28s=3.84×108m;
(3)太阳能电池消耗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根据发电功率,计算地面接收站1h接收到的电能为
;
计算需要煤的质量为:
。
【分析】(1)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了核聚变释放能量;
(2)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根据s=vt,计算距离;
(3)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根据W=Pt,可以计算电能的多少;根据,可以计算节省的燃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