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
语文试卷wo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斑级等信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案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书写,写在本斌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4.书写水平(5分)使用稽体宇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第一部分(第1一2题,共10分)
《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在保定易县太行水镇录制。学校举行“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
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
保定市位于中国北方的河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甲(深远深厚)的
古城。太行水镇西傍易水湖,南连太行山,以太行为名,以易水为魂,以小镇为形,独入到乡野
自然中。(chang yang)】
其中,带给人无比的(qièy)
一。琳琅满目的曲阳石
雕、令人惊叹的重达2吨左右的巨型易水砚、千年不坏的定州緙丝、小天地蕴藏大乾坤的衡水
内画、装饰技法丰富多彩的磁州窑、材料各不相同的皮贴画、芦苇画和布糊画…热闹非凡的
街区上,多种非遗让人目不假接,各样奇绝技艺精彩纷呈。这次录制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河北
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乙(传播传承)。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chang yang).
②(gie yi)
(2)从文毁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3)汉语的美也表现在遣词造句上,比如运用匀称整齐或错落有致的句子。结合文段中画横
线的句子,说说它表达的妙处。(3分)
2.下图是小冀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年龄分布图,你从中得出什么信息(至
少写出两条)?请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3分)
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年龄分布
50.0%
41.0%
40.0%
26.5%
30.0%
21.9%
20.0%
9.9%
10.0%
0.6%
0.0%
40岁以下4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
■百分比
七年级语文试卷(WD),第1页,共6页
第二部分(第3一19题,60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诗文默写(共9分)
3.自古至今,人们都善借自然之景来抒发内心涌动的情感。《(论语〉十二章》中写孔子立于川
上,有感而发,
。告诫弟子惜时奋进。曹操的《观
沧海》景色巍峨壮观
在海水与山岛的映衬中,尽
抒壮阔的胸襟。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放园》中,想到故园残垣新壁间的菊花,借
寄托了和平的渴望。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
里,描绘秋天农村晚景,寄托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二)诗词阅读(共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
洛阳边
4.(2分)“青山”“绿水”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请你再写一句含有“山”或“水”字的诗句
5,(3分)一位同学在默写诗句时,不知横线处应写作“燕"”还是“雁”。请你结合全诗内容及其表达
的思想感情,参考下面的材料,帮助这位同学判断一下此处应写作哪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离别的象征意义,常被描绘成高数、孤独、悲壮的形象。
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春天和家庭的象征意义,常被描绘成活泼、灵巧、欢快的形
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王雏《使至塞上》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瞪鸳鸯。”一杜甫《绝句》
横线处应写作“
”字。理由是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来,令熟读
经学,洲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
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①也,各须谨之,册胎①后悔。
《陆游家训》
注:①才锐:才思做捷,②浮薄者:游手好闲轻薄的人。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④贻:留
七年级语文试卷(WD),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