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8 15: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擎着苍鹰, 带着一千余人如风一般走过一个大山岗,大家想知道他是谁 吗 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 · 密州出猎》,感悟 词人的豪放情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词。
2.把握词意,赏析出猎的壮阔场面,理解作者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重点 )
3.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难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其文明白 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 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合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擅长行、楷, 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 · 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 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 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 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 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 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
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文学常识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豪放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 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婉约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 以情感为题材。
读出节奏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重点字词
(1)老夫:作者自称。当时苏轼三十九岁。
(2)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太守。
(3)聊: 姑且,暂且。
(4)黄:黄犬。
(5)擎:向上托。
(6)苍:苍鹰。
(7)胸:胸怀。
(8)胆:胆气。
(9)开张: 宽阔豪壮。
(10)持:拿着,握住。
(11)会:定将。
(12)挽: 拉,牵引。
(13)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4)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 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15)天狼:天狼,星名, 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词作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
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 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
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内容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 一首词,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 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之后叙述猎 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 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精读品析
1. “老夫聊发少年狂”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老夫今天要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写出猎之行,抒 兴国安邦之志,表达了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精读品析
2.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什么 “卷”字有
什么表达效果
写太守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像狂风一样飞快地越过小山冈。 也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精读品析
3. “为报倾城随太守”显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显示出 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
精读品析
4.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即孙权,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 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孙权一样有所作为,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 业的壮志。
精读品析
5.描绘一下“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画 面,作者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 “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写 出了作者的豪放之情,更表现出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精读品析
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 么深意
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怀才不 遇的无奈和淡淡的悲哀。
精读品析
7.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了形象的动作描写,同时运用典故,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 的英雄形象,表达自己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精读品析
8.再读本文,从内容上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 豪放之情

精读品析
9. “狂”表现在哪里
左牵黄,右擎苍,其狂一;
出城看而“倾城”,其狂二;
猎必射虎,其狂三;
自比孙郎,其狂四。
词作小结
以“狂”字统摄全词。
上阙记叙:密州出猎的盛况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下阙抒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中心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 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的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典故链接
1.亲射虎,看孙郎: 为“看孙郎,亲 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 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 “二十 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 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 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 里自喻孙权,虽年近四十,仍有少年 狂气,意气奋发。
2 .遣冯唐:《 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
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
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
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
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
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
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
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
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
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
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
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典故链接
典故链接
3.射天狼。天狼:星名, 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楚辞九歌东 君》: “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 “狼一星在东井 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当堂检测
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北 宋(朝代) 的 o
2.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雕裘 3.描写出猎队伍的句
子 千骑卷平冈 O
O
当堂检测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
子 亲射虎,看孙郎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 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