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封建时代的欧洲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封建时代的欧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8 07: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一、选择题
1.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城市
C.欧洲大学 D.西欧封建庄园
2.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段材料不能够说明的是(  )
A.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B.佃户如果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C.庄园法庭惩罚佃户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3.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以下探究性学习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欧亚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
4. 从11—12世纪开始,西欧许多自治城市的市民通过特许状拥有了立法和司法的权力,他们扫除阻碍商人经济活动的关卡,废除人身奴役。同时,自治城市的特许状也被珍藏保存在市政厅内。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自治(  )
A.有利于国王权力的加强 B.冲击了封建等级体系
C.完全摆脱领主管理控制 D.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
5.528年,查士丁尼在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其目的是(  )
A.优先确立欧洲法律体系标准 B.团结人民以抵御日耳曼人人侵.
C.获得西欧封建主的政治支持 D.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权力
6.“为发展工商业,私立城市学校纷纷创立。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以教育为职业的塾师阶层形成。他们中的不少人是著名学者,既精通神学,也熟悉法学、古典哲学乃至自然科学。在此基础上,中世纪西欧大学开始兴起。”材料叙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A.目的 B.背景 C.结果 D.影响
7.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地主阶级 B.市民阶层 C.封建领主 D.农民阶级
8.它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万民法》 D.《罗马民法大全》
9.《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庄园佃户 B.庄园领主 C.城市商人 D.行会学徒
10.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下列各项中,能表达当时农奴心声的是(  )
A.“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B.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我的附腐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1.下图为中古时期,西欧“三国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分裂
C.布匿战争胜利 D.查理曼帝国分裂
12.国王期望大学可以培养人才帮助其有效处理国家事务,或建立一个由大学学者组成的智囊团专门用于战胜贵族叛乱。因此,英王极力支持大学的发展。正如学者雅克·韦尔热所说。“好君主的周围有一批出谋划策的哲学家。”据此可知,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国家政治的必然选择 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13.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结构图“?”处应该补充(  )
A.农业的发展 B.庄园的发展 C.城市的兴起 D.商业的兴起
14.“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查士丁尼。”这说明查士丁尼(  )
A.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B.注重法律制度修订
C.兼收并蓄各国文化 D.建立君主独裁统治
15.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庄园法庭(  )
A.设有专门工作人员 B.维护庄园领主利益
C.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D.限制庄园领主特权
16.“《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的是《查士丁尼法典》的(  )
A.产生背景 B.历史地位 C.适用范围 D.编纂过程
17. 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时代 D.走向近代文明
18.某小组在合作学习时,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封君封臣制度、庄园法庭、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等。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走向近代社会
19.它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
C.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D.助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0.13世纪,欧洲许多城市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了“特许状”,从而取得了自由和自治权。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
A.像佃户一样履行庄园义务 B.成为自由人并享有财产权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控制了乡村的行政事务权
二、材料分析题
21.中世纪的欧洲,在传承中发展,在岁月中蜕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见帝国之兴衰】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东、中、西法兰克王国原本同属于哪一国家?它与法兰克王国的关系是什么?
【析庄园之文明】
材料二 庄园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一个庄园的图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维护“庄园”统治秩序的机构是什么?
【观城市之新貌】
材料三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这一目的?
【评教育之新风】
材料四 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等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
(4)依据材料四,指出大学问世的原因。归纳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两点即可)
【悟西欧之发展】
(5)学有所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态度。谈谈你从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22.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法律保障了民主,推动和规范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河流域出土的)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 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 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四:该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罗马 帝国政府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其中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 人们所说的罗马法往往专指私法……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 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
——孟广林《世界中此纪史》
(1)材料一中的文字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它在人类法制建设过程的地位?
(2)材料二中希腊的“内部极盛”和“外部极盛”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中的“宗教”是指什么宗教?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第 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4)材料四中《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时下令汇编的?该法典由四部法律文献构成,清写出他执政时期的法令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D
2.D
3.B
4.B
5.D
6.B
7.B
8.D
9.A
10.C
11.D
12.C
13.C
14.B
15.C
16.B
17.C
18.C
19.D
20.B
21.(1) 国家:查理曼帝国。关系:继承关系(或查理曼帝国是由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的)。
(2) 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机构:庄园法庭。
(3) 目的:获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4) 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美好之处:拥有自治权;多样化的学科设置,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重;学术研究自由,学术氛围浓厚等。
(5) 认识:欧洲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等。(言之有理即可)
22.(1)法律:《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表现: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而亚历山大则积极向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古希腊的文化。
(3)宗教:基督教。理解: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皇帝:查士丁尼。名称:《新法典》。
(5)启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