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春风浩浩绿关山,广厦丛丛插碧天。刚刚才赏紫荆艳,举杯又沐白莲香。”以上诗句的创作是为了纪念(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葡萄牙占领下的澳门回归祖国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2.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
A.西部大开发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4.202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这表明( )
A.“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B.我国对外开放政策迎来了重大转变
C.香港不再拥有高度自治权
D.香港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5.“在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问题上,全国必须统一,但要注重研究民族的特殊性和地区的特殊性。在制定具体政策时,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要基于( )
A.民众意志 B.革命形势 C.具体国情 D.国土面积
6.“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材料描述的是( )
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港澳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其解决方针对于台湾问题的意义是( )
A.有利于促进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B.台海形势紧张的根源是国际反华势力
C.增强综合国力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因素
D.人民渴望统一是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
8.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B.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D.国家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10.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粵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的保障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D.民族团结的达成
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反映了我国实行的( )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大三巴牌坊举行的2024年“欢乐春节”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春满濠江”音乐会上表示,回归祖国二十多年以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多元文化更加精彩纷呈。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一国两制”充满生机和活力 D.澳门和祖国大陆同胞的努力
13.下图所示时间轴是历文昌同学的学习笔记。他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外交发展
1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建立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15.分析原因下表来源于《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7%左右
消除返贫风险4467户18597人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74%
A.“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
16.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A.体制改革 B.民族团结 C.国家统一 D.钢铁长城
17.为了厘清“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从左至右排列序号,正确的是( )
卡片: 卡片: 卡片: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199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①对外开放、②“一国两制”、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8.2023年3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马英九此行( )
A.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B.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D.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19.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
B.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
C.1992年,中共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港澳回归祖国,洗刷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20.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二、材料分析题
21.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始终是维系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2015年习近平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提出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峡两岸应坚持的“九二共识”核心原则是什么?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写出一个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有利因款。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摘编自孙应帅《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与总体任务》
(1)将材料一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确立的奋斗目标。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D
2.B
3.C
4.A
5.C
6.B
7.A
8.D
9.C
10.A
11.D
12.A
13.B
14.D
15.C
16.C
17.D
18.A
19.D
20.D
21.(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邓小平
(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统一是两岸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祖国统-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 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言 之有理即可)
22.(1)①邓小平理论②科学发展观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梦”的实践;实现“中国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