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8 08: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表明:315位青年中希望自由恋爱并自主决定婚姻的青年竟达273人,比例约为86%。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开展 B.封建帝制的废除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号召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是一场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3.《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4.历史漫画能简明地反映历史现象。如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5.进步报刊是时代进步的生动缩影。下图所示报刊有助于当时的民众了解(  )
A.变法维新思潮 B.民主共和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6.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7.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新式报刊不断涌现,它们报道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是今天我们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来源。以下刊物可作为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是(  )
A.《民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国闻报》
8.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等口号和主张。这一系列口号和主张(  )
A.是资产阶级近代化的探索 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D.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9.如表为某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从中可看出,该同学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  )
1920年8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 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11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秋至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汉、长沙、广州等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A.阶级条件 B.组织条件 C.奋斗目标 D.中心工作
10.“为谋世界悠久之和平,贯彻公理战胜之精神,青岛胶济应直接返还我国,‘二十一条’ 条约亦当然废除,务望诸公力持到底,不获所愿不签和约”,“青岛问题请以死争,否则以头血溅诸公”。上述电文反映的主题是(  )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 C.和平、民主 D.内惩国贼
1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提出了(  )
A.民主革命纲领 B.党的中心工作
C.抗日民主政权 D.工农武装割据
12.“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得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
A.敢于彻底反帝反封建 B.启发他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C.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3.鲁迅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该材料突出反映了(  )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旧文学,反对新文学,反对新道德
1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与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
A.邹容的《革命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5.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D.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16.以下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A.一二 九运动 B.军阀割据
C.新文化运动 D.八一三事变
17.“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运动时期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归纳出“五四精神”,其核心内容是(  )
A.进步 B.民主 C.科学 D.爱国
18.1919年5月4日晚,北大学生领袖许德珩作诗:“山东我国土,寸草何能让?工农兵学商,人民四万万。为何寡欺众,散沙无力量;团结今日始,一往无前干。”这表明当时青年学生认识到(  )
A.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B.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救亡运动成败的关键 D.农民阶级的同盟作用
1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一个“天安门”相关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中国成立
20.下图四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
曾国藩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A.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B.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都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D.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21.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个不能忘却的时间
材料二 一个争议的历史人物
图二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三 一个悲壮的故事。
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材料四 一个时代责任。
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时间轴上①②③处的时间、⑥处战争的影响、⑦处战争名称、⑧处条约名称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举办“洋务”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想一想,梁启超对李鸿章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请说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中这位中学生写的作文,思考中华儿女应承担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感悟篇】
“伟大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35年“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3)19世纪中后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5)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答案解析部分
1.A
2.C
3.B
4.D
5.C
6.B
7.C
8.C
9.B
10.B
11.A
12.A
13.B
14.B
15.B
16.C
17.D
18.C
19.B
20.C
21.(1)①1840年;②1894年;③1900年。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⑧《马关条约》。
(2)口号:“自强”“求富”。原因:李鸿章推动洋务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管带:邓世昌。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的封建制度等。
(4)责任: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
22.(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火烧圆明园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民主与科学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学生运动是什么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又是指哪一学生运动
五四运动:一二 九运动。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立志报国,勇于担当,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等
同课章节目录